-
大明:系統(tǒng)逼我造反,我還成功了
晴晴醬啊
歷史連載中8.03萬
洪武十五年。 朱懷一朝穿越從亂葬崗醒來,系統(tǒng)都沒有動靜。 直到他意外山上打鳥的時候,打下來一只信鴿。 信鴿上綁了一個小筒,一看就是被人精心飼養(yǎng)的。 原本是想拎回去煮鴿子湯,可在碰到信鴿的剎那,忽然—— 【系統(tǒng)開啟,觸摸到關鍵物品,自動為您開啟皇帝板塊,必須造反!】 朱懷:行,那我配合你的表演! 他寫了一張紙條——【先生可否助我謀權篡位?】 誰知道,這信鴿飛著飛著,飛到了朱元璋那。 可原本朱懷是想配合系統(tǒng)假裝造反,某天,朱元璋竟成功退位了? “大孫!咱決定了,皇帝這個位置退位給你了!咱要跟你攜手當世界霸主!”
-
葛將軍傳
育蘅
歷史已完結7.86萬
明代萬歷中期,天災頻發(fā)、戰(zhàn)爭不斷,國庫入不敷出。萬歷皇帝乾綱獨斷,派太監(jiān)到各地開礦、征商稅。此舉引起群臣不滿,亦遭到地方官僚、鄉(xiāng)紳抵制,由此引發(fā)的民眾變亂層出不窮。萬歷二十九年,蘇州數(shù)千織工在葛成帶領下,殺死稅吏、焚毀稅卡、沖擊稅監(jiān)所在的織造局。而此事的結局頗耐人尋味,按陳繼儒所著《吳葛將軍墓碑》記載:萬歷皇帝罷免了蘇州稅監(jiān)、撤銷了蘇州稅卡,葛成被關押十三年后遇赦得釋。 蘇州民變后二十六年,數(shù)千士民為救周順昌請愿,事態(tài)失控引發(fā)民亂,朝廷震怒。其后五人甘愿領罪被殺,吳人合葬之,是為“五人墓”。 今蘇州山塘街775號為文物保護單位“五人墓、葛成墓”所在。葛成墓門和享堂今與五人墓通用。墓冢坐東朝西,長方形,四周以條石圍護,東距五人墓冢僅2米。因張溥的名篇《五人墓碑記》被收入《古文觀止》,流傳甚廣;葛成事跡雖然早于五人,且是為抗稅之事身陷囹圄,如今卻成附翼之尾。正如陳繼儒所說:五人前死實后勁,將軍后死實前茅。 有感于此,遂查閱史料,敷衍成文,以慰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