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宣布他要反告解家以后,眾人都力勸他擺手。
以他前朝遺民之身,這次能以奇計保住性命就是萬幸了,干嘛還去招惹他解家。
親友們輪番上陣,說如果跟解家要債,就是跟惡狗爭食。
更實際一點的原因,是因為各方的利益正好在《忠節(jié)錄》案結案后,達成了平衡,所以都不想再多生事端。
而且顧炎武要置辦田產,何需跟他解家打官司,他的三個外甥全在京中做官,早就給他置辦好了產業(yè),只是他不要。
再比如他的好友李因篤,也愿意在生活上資助他,顧炎武完全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之前被他大罵的戴楓仲,更是修了房子給他住。
所以大家都勸顧炎武,您一個博學鴻儒,何必跟解家一個地頭蛇過不去呢?
顧炎武只有一句話:"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他又不是還不起,欠我多少,就得還多少?。?p> 眾人無奈。
幾乎所有和此案有關的人,都累得不行了,此刻正是偃旗息鼓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顧炎武那么頑固。
這樁案子,還是開審了。
只是解承淵也料到這一步,準備了各種說辭,又加上各方干涉,顧炎武拿回地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他還是拿到地了。
十畝地。
一千畝地只要回了十畝。
顧炎武還是能接受的,在親友的陪同下,大家高高興興的來到了這個地方。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這事總算解決了。顧炎武長嘆一聲,直接躺在了地上。
土地的芳香包圍著他,他終于心滿意足了,以這十畝地為根基,他要再興學術。
顧炎武的親友們,有的面上帶笑,有的搖搖頭。
遠處,商穎覺得頗為不屑,說:"呵,忙了那么久,還把命搭上,就為了十畝地。"
旁邊一個身著官服的人說道:"奇人高士,往往有驚人之舉。"
這個官服者,就是鄭順禮的二哥鄭順川。
聽了他的話,商穎搖搖頭,說:"他不是以前朝遺民自居嗎?那怎么又上大清的衙門告狀去了?都說他是才子,我看是個傻子。"
鄭順禮走了過來,他看了看顧炎武一行,蹲下抓了一把土。
?。I壞了吧。"商穎說。
鄭順禮對她笑了一下,回答說:"欠債還錢,不是應該的嗎?"
"應該是應該,但是解家這錢,你就要不回來。"鄭順川說。
?。⑦@就是世道之病,此病不在哪朝哪代,而是出在人人都營私自利的世道上。顧先生聰明絕頂,只是他抗爭的是這個世道。這樣實在太難了,所以他看起來好像才像傻子一樣。"
?。⑦@種所謂抗爭,有什么意思啊,自古以來世道不就是這樣。"
"人人營私,有一時之利,但長久就會有害。無人抗爭,以后必然發(fā)生人禍。"
鄭順川很驚訝弟弟會說出這種話,他問:"人禍!你是說吳三桂?"
?。侨鹂峙滤悴涣耸裁?,真正的異變,還得看百年以后。"
鄭順禮把土灑在了地上。
顧炎武,他并非沒有經世之才的腐儒,明亡之后他化名經商,掙了很多錢。
他的處世之道也很巧妙,和很多的名士都有緊密的關系,不是不懂人心。
顧炎武的種種堅持,看似不通情理,但其實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有些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堅持。
他的晚年,自力更生,并留下很多音韻和考據的書籍,讓我們今天的人有更多機會去了解我們的祖先。
在陳鏢頭帶領剩余鏢師的保護下,耿小姐順利回到了榆山。
這一次無驚也無險,眾人看到榆山高大的城墻,都倍感安全。
鄭順禮拍拍武光,示意他走了,他們也是要回到書院里的。
武光路上也逃亡了幾天,但之后都住在解家里好吃好喝,所以精氣神比鄭順禮好多了。
鄭順禮往前走去,武光正要跟上時,一個耿家的丫鬟走了過來,攔住了他,然后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⑽涔樱覀兗倚〗阏埬氵^去說話。"
武光覺得這個丫鬟眼熟,好像就是鏢隊剛出發(fā)時,曾經呵斥過自己的人。
她后來沒死嗎?不過自己也記不大清楚了。
武光跟著她,走到耿小姐的馬車窗邊。
雕有朝陽鳳凰的精致車窗被丫鬟揭了起來,紅色布簾后面,就是耿思媛側著的臉。
在逃亡路上,武光曾經很近地看過她。但此時此刻,兩人又回到了原本的身份。
?。⑽涔?。"耿思媛開口,武光看不清她在簾子后面的臉龐,只感覺她好像在看自己。
?。⒛阋怯谐蝗漳苓M士及第,那我們就有再見的一天。"
她的語氣十分平靜,但武光明白了她的意思。
丫鬟放下了窗子,又對武光行了一禮,馬車駛走了,只留下車輪聲。
武光的手,摸到了李萱留給自己的護符,他已經心有所許,耿思媛的期望終究是會落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