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在長葛西南的午鄉(xiāng),鄭忽正在與鄉(xiāng)中的老人、孤寡進行交談,看著眼前的甘棠樹,鄭忽心中不由一蕩。
據(jù)說在成王之時,周召二公分陜而治,周公主東,召公主西,召公巡視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于是時人作《甘棠》以美召公,也就是后世所謂的甘棠遺愛。
鄭忽自然是不敢與召公比肩,但是看到甘棠樹,他不由得想起了召公的功績,聯(lián)系此時自己的處境,鄭忽對召公愈加欽佩。
成王之時,周滅商未久,天下初定,前朝的遺老遺少不甘心失敗,伺機反攻倒算,先有管叔鮮、蔡叔度聯(lián)合殷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叛周,后有徐奄、淮夷蠢蠢欲動,組成陰謀反周集團。
周召二公先是毫不妥協(xié)的撲滅管蔡之亂,然后又通過分化、瓦解、拉攏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解除殷遺民對周朝政權(quán)的威脅,這才有了所謂的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的大治局面。
可以說,周朝能有七百年的天下,一是來自成王定鼎之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的“天命”,二就是周、召二公所確立的政治制度以及他們所遺留的政治遺產(chǎn)。
“世子可是有心事?”午鄉(xiāng)長老看到鄭忽對著一顆甘棠樹發(fā)呆,忍不住上前問道。
“忽無恙,勞煩長老記掛,只是看到甘棠樹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召公?!?p> 眾人聞言,盡皆沉默。
……
良久,也不知由誰帶頭,齊唱起了《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一曲終了,有的老人甚至眼里都泛起了淚花。
鄭國本來是所謂的寰內(nèi)諸侯,即封地在王畿以內(nèi),封地內(nèi)自然也都是周民,后來,桓公東遷至此,他們這些周民也隨之而來。
作為周朝遺民的他們怎么可能不知道召公是誰,甚至在祖祖輩輩的傳唱中,召公早已被神化,成為他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寄托,即所謂唐、虞之時,畫像而民不犯。在他們眼中,召公就是這樣的圣人。
“世子能思召公之政,是我鄭民之福也!”午鄉(xiāng)長老發(fā)自肺腑的道。
在他看來,鄭忽從來到長葛之后就不停的到各鄉(xiāng)走訪,詢問利弊,厚賜長者,撫恤孤寡,這擺明了是要大干一場??!
不然的話,你見過哪國世子能屈尊降貴跑到田間地頭跟他們這些泥腿子聊天。
別搞笑了,雖然現(xiàn)在國人地位不低,能發(fā)起暴動,廢立國君,甚至決定國家政策以及對外戰(zhàn)爭,但那些都是相對于都城里的國人而言的。
他們這些鄉(xiāng)下的國人,其實就相當于給統(tǒng)治階級種地的佃戶。有用的時候就召過來用,沒用的時候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有時候少收點稅就夠他們感恩戴德的了。
像有名的馮爰為孟嘗君市義,就可窺見鄉(xiāng)下國人被剝削的程度。
“忽不敢當長老之贊”鄭忽躬身一禮,又接著道:“蓋聞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又聞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忽受命以治長葛,見細民憂苦,常為之怛惕不安,未嘗一日忘于心,其令復其民,世世無所與!”
鄭忽剛說完,就看到嘩啦啦的跪到了一片,鄭忽趕忙向前兩步,想把跪在最前面的午鄉(xiāng)長老扶起來,沒想到老人卻倔強掙扎著身子不讓鄭忽扶,鄭忽無奈只能往后走,想把后面的老人給扶起來,可是扶了一圈,卻沒有一個老人愿意起身。
鄭忽無奈,一邊腹誹現(xiàn)在的老人力氣怎么都這么大,一邊訕訕的直起身回到眾人前面。
道:“吾聞為人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又聞凡事要好,須問三老,諸位皆是鄉(xiāng)中長者,年齒長于忽,上明于禮下達于義,今不因忽年淺識鄙,諄諄以教忽,是忽之幸也!而行如此大禮,是折煞忽也!”
其實,鄭忽早料到會有此局面,畢竟像這種在自家食邑內(nèi)將所有的賦稅免掉,在此時來說絕對是開天辟地頭一回,即便是儒家拼命吹捧的三代社會,也沒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
不過,為了收買人心,鄭忽還是決定要玩就玩一把大的,因為鄭忽知道食邑中的民心向背才是他真正的根基所在。
像馮爰為孟嘗君市義之后,孟嘗君被免回薛,民眾扶老攜幼去迎孟嘗君。
還有鄭忽他老爹,當年為什么敢放任共叔段胡作非為,不就是因為京在未封給共叔段以前是他自己的食邑,要不然,你真以為他能掐會算??!
鄭忽的這個免稅想法是他思考了許久作出的決定,雖然現(xiàn)在是井田制,免稅以后會導致公田無人耕種,但是,別忘了現(xiàn)在是奴隸社會,他完全可以搞奴隸貿(mào)易,而且通過奴隸貿(mào)易他可以掠奪大量的人口。
或許現(xiàn)在的奴隸制看起來似乎依舊是堅不可摧,但是只有鄭忽知道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奴隸制一定會退出歷史舞臺,并且這一天還不會太遠,戰(zhàn)國時期列國紛紛廢除奴隸制就是明證。
故此,鄭忽決定提前布局。
看著依舊長跪不起的眾人,鄭忽現(xiàn)在不僅是無奈了,更多的是渾身難受,想想一群老人長跪在你面前,這是折壽啊!
鄭忽正欲開口再勸,卻聽到午鄉(xiāng)長老道:“世子厚恩,吾等無以為報??!無以為報啊……”
老人也沒有多少文化,只能不斷的重復著無以為報還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
鄭忽知道有這句話就夠了,有時候越是花言巧語越是不可信,反而像這種表達不出來的感激更實在,讓人感覺心中踏實。因為這些人會把這份恩情牢牢記在心里,甚至傳給他們的后代,未來只要鄭忽有需要,他們的子孫后代絕對是最忠實的子弟兵。
于是,鄭忽扶著老人道:“人常說既入其鄉(xiāng)則隨其俗,忽既封于長葛,早已將自己當成長葛人,忽不求回報,只求父老能過上好日子,長老此跪,是令忽無顏再見父老啊!”
終于,鄭忽的這句話令午鄉(xiāng)長老有點微微動搖,鄭忽見狀,趁機趕緊將其扶起來,接著,在午鄉(xiāng)長老的幫助下,眾人這才一一起身。
鄭忽緩緩出了一口氣,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太折磨人了這是?!边@是鄭忽此時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