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下酒,宋詞伴茶,
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被唐詩宋詞和各種古典名著包圍的我們,
都知:“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卻不知:“少不讀蘇軾,老不讀辛棄疾”
少時讀蘇軾,容易陷入虛無。
老來讀辛棄疾,人生過半?yún)s意難平。
此話并非莫須有,
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
一個家學淵博,一門三學士,
四十三歲前,人生順風順水,
后因“烏臺詩案”仕途受挫,
但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處世態(tài)度,
令其豪放里透著禪意,曠達灑脫。
一個生于亂世,年少即背負國仇家恨,
二十二歲一戰(zhàn)成名,南歸故國,
想著上陣殺敵,卻屢遭冷遇,
眼看山河破碎,一生壯志滿懷,卻報國無門。
稼軒豪放里滿是俠氣,慷慨縱橫,
短弓游俠,孤獨到骨子里,又不可一世。
蘇軾的詞,是大哲人,
是看透人世,豁然無所牽掛的豪放。
辛棄疾的詞,是真英雄,
有不可得又不愿放棄的橫勁。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蘇軾一生,最大的轉(zhuǎn)折源于“烏臺詩案”,
經(jīng)歷了生死之劫,詩詞里豁達許多。
與朋友出游踏青,風雨忽至,
朋友深感狼狽,而他卻泰然自若,緩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