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可抵一軍!”陳近南心中評價。
這可不是陳近南過夸,從北京城掏出來的一路上,吳乃華雖然出手次數(shù)不多,但是都在要緊的關(guān)頭。
而且,手段簡直就是神鬼莫測,那濃烈的白煙,還有不過幾個呼吸之間,就可以讓一隊騎兵墜馬,視力全無。
若是這種手段可以被臺灣鄭家軍掌握,那么,鄭家軍所行之處,定當無往不利。
陳近南說道:“吳少俠志向遠大,吾不及矣,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再或者說,吳少俠準備學那竊國諸侯,妄圖問鼎天位?”
前半句還微風和煦,后半句就如寒冬冷冽。
雖然十分想要拉攏吳乃華,但是若是吳乃華膽敢承認,他妄圖想做那人上人,陳近南定然放棄拉攏,并且會在報答今日的恩情以后,痛下殺手。
陳近南是英雄,但是英雄也會殺人。
吳乃華似乎沒聽出陳近南語中的警告之意,淡然說道:“陳總舵主太過高看吳某了,吳某可從來都沒有想過坐那龍椅之上?!?p> 陳近南說的隱晦,但是吳乃華卻毫不避諱,直接說出了他們想要問的問題。
“更何況,國無君,就非國焉?”
陳近南皺眉,自古就是國不可一日無君,數(shù)千年來的封建傳統(tǒng)思想早就固化了這些古人的思想。
即使那高坐龍椅上的是個毫無用處的木偶,天下可定。
好像,若是國家沒有皇帝,就不能稱之為國家一般。
吳乃華說道:“陳總舵主應當知道,在這個世界,并非只有我中原大地一塊大陸,在遙遠的西方,曾經(jīng)有一個輝煌璀璨的文明,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叫做神圣羅馬帝國!”
“略有耳聞!”陳近南說道。
當年鄭成功攻下臺灣,百廢待興,由陳近南作為主導,大力開發(fā)臺灣,鼓勵經(jīng)商,并以臺灣為中心,與世界各國的商隊展開貿(mào)易,各國商人陳近南都有接觸。
對于西方國家的歷史,人文雖說不上了解,但是比此時的中國,算是最了解西方國家的人之一了。
若是換了旁人,吳乃華才不會多費唇舌,因為說了他們也不懂。
“那總舵主,可知道,這個神圣羅馬帝國真正的名字?”
“不知!”
吳乃華心中嘿嘿一笑,不知道就好,要不然怎么忽悠。
“這個國家的全名叫做羅馬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沒有皇帝!”
“不可能!”
“沒有皇帝怎么能夠成為一個國家!”
“那不是要亂套了?”
陳近南皺眉,這個國家他也只是和一些商人交流的時候聽到過一些,大多數(shù)的商人,對這個國家無不推崇備至,甚至以自己現(xiàn)在的國家就傳承自這個早就已經(jīng)滅亡的國家為殊榮,推崇備至。
但是,關(guān)于這個國家詳細的信息,這些商人到也沒多少能夠說的清楚的。
吳乃華說道:“這個國家,乃是曾經(jīng)的西方第一帝國,他們沒有皇帝,但是有長老院,由國內(nèi)最富有權(quán)勢和聲望的長者和智者擔任,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每個政策,每條決議都由他們共同決議,目標只有一個,讓這個國家更加強大,富有。最終,這個國家橫跨如同中原一般的三塊大陸,是當時國土最大的國家!”
吳乃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滿嘴胡謅,半真半假的說道。
羅馬帝國是很強大,但是真相卻不是吳乃華口中這般,羅馬帝國本就強大,但是卻是在屋大維掌權(quán),圖拉真皇帝時期,羅馬帝國最到達最強大的時候,羅馬帝國的強大,是依靠獨裁與中央集權(quán)才發(fā)展壯大的,根本不是吳乃華口中。
但是,誰能揭穿他,誰也不能。
陳近南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這樣一個國家,簡直無限接近了儒家天下大同的幻想世界。
這種誘惑對于任何一個讀書人都是無法抵御的。
吳乃華一直在暗中觀察這陳近南的表情,深知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動搖。
吳乃華說道:“只是,由于各種原因,最終還是滅亡了,但是我已經(jīng)深深的研究過這個國家的興衰滅亡,找到了他之所以滅亡的原因,正在編寫一部書,這只是一部分,還請陳總舵主斧正!”
說著,吳乃華就從胸前取過一本書遞到了陳近南的面前。
陳近南突然呼吸都緊張了起來,一個接近天下大同的世界,那是多么大的一個誘惑。
雙手鄭重結(jié)果,陳近南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原本的目的,不過短短幾句話的功夫,就讓陳近南暫時拋之腦后。
其實,羅馬帝國的共和制也只是名字罷了,在吳乃華看來,真正無限接近共和制的,反而是被人們認為是落后于愚昧的印度種姓制。
只是種姓制有著天生無法解決的缺陷,而且毒害甚大,就是吳乃華這種膽大包天的人,都不敢拿出來。
因為人都是有私利的,只要稍微改動一下,種姓制將貽害萬年。
不過,若是能夠?qū)⒎N姓制中等級階級取消,并且按照每個人的才能和性格特點來降下種姓,那么這種社會制度,將無限接近于共和制。
看著陳近南小心的將書收好,吳乃華話鋒一轉(zhuǎn),問道:“雖然有些冒犯,但是吳某還是有個問題想要詢問!”
“吳少俠請說!”
“以陳總舵主的才智,還有天地會神鬼莫測的能力,為什么要選擇這么的……嗯,方式離開京城。我想即使是為了幾位就義的好漢的尸身,吳某相信,你們也應該有更好的方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尸體搶回,然后離開才對!”
吳乃華的話一說完,整個場面都靜了下來。
陳近南也苦澀一笑,說道:“沒什么不好說的,因為此次來京的,不僅僅只有我,還有二公子?!?p> 看到周圍好漢憤恨的樣子,吳乃華哪里還不明白。
望著陳近南,吳乃華心中嘆息,陳近南還是原本的陳近南。
吳乃華想起了歷史對于陳近南的評價,智比諸葛,經(jīng)世之才,然全小義而忘大義,最終使得自己橫死,更讓臺灣也隨之陪葬,最終落在了滿清韃子的手中。
吳乃華很想罵醒他,但是吳乃華知道,從小深受程朱理學教育的陳近南,并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改變的,不過不急,距離陳近南被害,還有十幾年的時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