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陡現轉機
其實在“清心口服液”和“活心丹”的這場斗爭中,誰勝誰敗或許真的不重要。對勞苦大眾而言,沒有減輕一點自身的病痛或是負擔。這些商家眼里所看到的不過是利益而已,又怎么會有菩薩心腸去治病救人呢。
費德心和劉俊輝從上京回來了,同行的還有一位老朋友,在業(yè)界比費德心還要高出幾分威望的張老,張長善。在上京的時候,景如陽見過一面。這次再見面,景如陽很高興,心里知道張長善來了,想必重水發(fā)生的事,費德心都已經講清楚,張長善可不是來游玩散心的。
要說這高人不服不行,一見面,和景如陽握手的時候,張長善神色一變,說:“年輕人,有些日子不見了,你這變化可真是大??!”顯然一眼就看穿景如陽已經是個普通人了。
景如陽心知肚明,呵呵笑道:“沒辦法。有的變化真是讓人意想不到,不面對也不行。”
張長善安慰道:“有這心態(tài)就不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走!帶我去你們的中醫(yī)學院看一看。我聽說這事可是高興的不得了?!?p> 一種驅弛,站在已經頗具規(guī)模的中醫(yī)學院工地上,張長善左觀右看,難掩欣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所中醫(yī)學院不是屬于哪個人或是哪個地方的,而是屬于所有有志于中醫(yī)發(fā)展人士的。這是一個共同的愿望和期許,總以為這條路會很遠很長,而現在,已在眼皮底下悄然實現。
張長善備感欣慰的說:“德心,以后我可是抽出時間來坐診的。到時候會不會歡迎??!”
費德心笑著說:“這是哪里話!張老愿意來,那何止是學院的榮幸,也是患者的莫大造化。”
眾人在中醫(yī)學院里聊了很久才離去。晚上的宴請依舊樸素,也沒驚動地方上和同行之間的人。要不然,以張長善的聲望,找家豪華酒店擺上幾層,那都是不經意間一個電話的事。
費德心向張長善說起重水目前的局面,張長善一直聽著,沒怎么說話。忽然看向景如陽說:“多好的年輕人,一點修為來之不易,還被破壞了,真是太過可惜。這事也得想想辦法才好。德心,你有什么看法?”
費德心嘆口氣道:“雖然如陽一直沒說,可我看在眼里又怎么能不難受呢?如陽現在是被堵死了靈穴,再也無法感知一些冥冥之中的事物和氣息。我知道,可一直沒有找到破解的方法。在張老面前,我也不藏著掖著,如陽的這種情況只是在些醫(yī)學傳記中只言片語的提到過,從醫(yī)這些年來,我都沒見過這種情況,而且很多失傳的古籍也無從尋找。這次請張老來一方面也是出于如陽?!?p> 這番話聽的劉俊輝云里霧里,他在醫(yī)學上的造詣頗為高深,但也遠延伸到醫(yī)學以外的一些東西,尤其是中醫(yī)。中醫(yī)不是單純的一門學問,而一包羅萬象的一門學科。
像張長善和費德心這樣的大家研究的學問早已超出了醫(yī)學的范圍。不過劉俊輝也聽出景如陽并不是單純的學醫(yī)之人,看著景如陽的眼光里透出難解的驚訝。
張長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輕輕的說:“德心,你說的沒錯。如陽是被封死了靈穴,不過也不是治不了,這個過程可能會很費事。不過你把我請來了,咱們之間又有著這么深的情誼,我是不會輕易離去的?!?p> 繼而又說:“事情咱們一步一步來辦。明天先去市面上了解一下你所說的活心丹是怎么回事?!?p> 費德心答應道:“好!明天我陪你一起去?!?p> 景如陽說:“張老,我原本就是一個普通人,偶然的驚喜讓我異于常人,現在又回歸于普通,也算是自然。張老不必操心太多傷了精神?!?p> 景如陽對自己的情況太了解了,連費德心都無能為力的事,想必是極其艱難的。即使張長善出手相助,也極費心神。
張長善和善的笑著說:“如陽,你不是一個普通人。就算你是一個普通人,你年輕輕的就做出了我們這些老一輩都難以做到的事,很值得敬佩。我們這些同行總是要出些力氣的。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中醫(yī)才會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p> 張長善這些看看似場面,實則也是心聲。尤其是前些日子的隆重的醫(yī)學大會結束以后,中醫(yī)的處境更為窘迫。像張長善這些的老專家當然不會受到多少影響??墒鞘澜缟嫌钟袔兹四苓_到費德心,張長善這樣的成就呢?
一些小地方的協(xié)會,組織已經不得不解散了。至于民間的中醫(yī)更是難有好的去處,可以說是餓著肚子在治病救人。
還是老生常談,中醫(yī)是發(fā)現病因,綜合調理治療的過程,因個人醫(yī)術的高明與否而決定了治愈時間的長短。而西醫(yī)不同,不管大病小情,一概各種機器檢查,哪不行了就治哪,快迅便捷的同時,也會留下其他的隱患。另一方面來講,又有幾人能做到醫(yī)者仁心呢!
所以通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這家醫(yī)學就診得出的是這樣的結論,去另一家醫(yī)院診斷,又會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結果。往往搞的患者心神疲累,在不同的醫(yī)學甚至是不同的城市之間奔波,都渴望得到知名專家的定論,可知名專家又有幾個,患者又有多少呢?
這些都是需要從根本上去解決的問題。而中醫(yī)學院的出現就是解決這一根本問題的側影,多培養(yǎng)真材實干的醫(yī)學人材。這一點,也是張長善極為欣賞的地方,在上京聽到費德心提起中醫(yī)學院的事,高興的放下手頭事物,即刻動身。
第二天,張長善和費德心以及劉俊輝出現在重水街頭。各大藥店的“活心丹”和“清心口服液”都是銷售火爆。這種火爆也不單純是靠錢砸出來的。
比如說“活心丹”吧,當初推向市場重點打出的口號是陳采煥研制的,而且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臨床驗證才證明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有極強的功效。
一場世界醫(yī)學大會過后,陳采煥一夜之間成了名人,甚至是神醫(yī)。神醫(yī)做出來的藥怎么可能會沒有功效呢?響亮的名號就是一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