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生會升級:烏龜隊·SU-IT-76坦殲
基本數(shù)據(jù):(因戰(zhàn)車道準許限度魔改,可能與歷史不同)
型號:SU-IT-76坦克殲擊車
長度:6m
寬度:2.32m
高度:1.4m
重量:10t
乘員數(shù):3人
發(fā)動機:2×GAZ-202 6缸水冷汽油機 2×70馬力
車體裝甲:45 / 25 / 25
速度上限:公路45km/h,越野38km/h
主要武器:76.2mmF-22炮,備彈30發(fā)(AP/HE)
SU-IT-76坦克殲擊車歷史:
1942年夏NII13廠首先提出了采用T60和T70輕型坦克底盤的一系列初步方案,其共同特征是安裝ZIS5輕型輸送車的79千瓦發(fā)動機,車體低矮,前裝甲傾斜角非常大,普通型乘員3人,指揮型4人。雖然車體略嫌狹小,但車頂可向兩側(cè)打開,因而增強了側(cè)面防護,比起完全赤裸的ZIS-30已好得多,甚至比以后出現(xiàn)的SU-76也要好。
NII13廠的系列輕型坦克殲擊車包括3種車型:I13.73-SU裝備一門45毫米高速炮,與M42型45毫米反坦克炮性能基本相同;I13.75-SU裝備兩門同型火炮;I13.76-SU裝備一門根據(jù)F22型76毫米炮開發(fā)的50倍徑76毫米炮。1942年10月這些方案通過審查。軍方對其評價很高,特別是側(cè)面防護,還建議安裝可伸縮的炮隊鏡,以提高射擊精度。12月修改后的方案又上報中央,據(jù)說斯大林對其中裝備76毫米炮的車型非常滿意,認為它“非常吸引人”。
1943年1月16日,安裝45毫米和76毫米炮的方案分別被命名為SU-IT-45(包括單、雙聯(lián)型)和SU-IT-76,要求2月15日開始測試。但發(fā)動機的問題再次出現(xiàn):原定采用的加強型ZIS80發(fā)動機供應(yīng)非常困難。
蘇軍在列寧格勒俘獲了一輛德軍“虎”1型坦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反坦克火力不足的形勢更加嚴峻,于是考慮為SU-IT-76安裝簡化的S-1-57型57毫米炮。該炮與ZIS2的彈道效果相同(500米距離上使用BR271M穿甲彈,可穿透115毫米的垂直裝甲),但其后坐距離過大,在SU-IT-76狹窄的戰(zhàn)斗室內(nèi)很難安裝。加上不斷出現(xiàn)的新缺陷,新型坦克殲擊車到1943年底也未問世。未完成的車體最后在莫斯科的NH48分廠用作了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