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對方也會使用疾影分身后的勿慮孤,開始試著改變打法戰(zhàn)術。他打算,從原來的“強鋒對強鋒”和“防守反打流”,以及“疾影連步”這些打法戰(zhàn)術中各取一些實用的地方,來臨時編造一個新的戰(zhàn)術。
勿慮孤以前的時候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戰(zhàn)術家或指揮,至少從感覺上來說,不像是。從記憶上來看,勿慮孤現(xiàn)在回想起來的記憶根本沒有與戰(zhàn)術指揮相關的記憶覺醒,有的只是勿慮孤以前在游戲里干架時的記憶,所以沒有參考價值。
總的來說就是,沒有,不是。
換句話說就是,現(xiàn)在的勿慮孤根本沒有過正經(jīng)的指揮和戰(zhàn)術策劃,回想起來的記憶也沒有任何關于指揮和戰(zhàn)術的,所以結合以往和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勿慮孤不是一個合格的戰(zhàn)術家和指揮。
既然是不合格的戰(zhàn)術家和指揮,那么他的戰(zhàn)術和指揮似乎就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了,因為他的能力不合格,所以他創(chuàng)造的東西理應也是不入流不合格的,沒有用的。既然無用,參考何用?
以上,絕對是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凡是玩戰(zhàn)術的肯定大多數(shù)都這么認為,不玩的也應該是這樣認為的了。畢竟,這聽著不無道理啊。
可是現(xiàn)在的話,如果要在現(xiàn)在的戰(zhàn)斗房間開一個現(xiàn)場辯論會,勿慮孤就會現(xiàn)場用實際行動來打掉那些大多數(shù)人的臉。
勿慮孤第二輪進攻時,沒有選擇技能攻擊或位移找角度尋找破綻,而是筆直地拿著武器沖了過去。奇怪的是,血景丘陵居然沒有趁機用技能打個痛的傷害,也選擇了不用技能沖上。
接近地差不多后,兩人便開始了純物理純技術無技能的近身對拼。雙方都拿著長槍,揮舞著,刺擊著對方,可不是被躲開就是被武器彈開。
兵器間碰撞摩擦產生的火花,使得沒有華麗特效的戰(zhàn)斗,也變得看上去十分激烈。這火花,就是在象征著刺激,PVP戰(zhàn)斗的刺激。
可能有的人在想,為什么這兩人沒有選擇用技能,而是用最樸實樸素的手段去攻擊對手。而遷波逆浪卻很快就知道其中的原因,知道這“為什么”的“因為”,知道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
眼力和反應十足,或是經(jīng)驗老道的玩家,當察覺對手要使用技能時,大多數(shù)都會馬上做出應對。躲避和防御對于PVP玩家來說是下策,以招破招,見招拆招,閃避還擊才是上策。
要說為什么的話,不難理解。
如果正面防御住了技能攻擊,可在打出反擊之前,敵人新的技能攻擊又接二連三地打來的話,那么基本等于被壓制住了。
一味地躲閃,也是有很大可能被對手逼到?jīng)]有后路,然后被壓制到死。這樣的行為,與被動防守期待反擊的做法其實幾乎沒有區(qū)別,不知道主動出擊,只知道求穩(wěn)猥瑣,那么被猛攻壓制是必然的。
主動防守遠不如主動進攻,防守最好是開局的次要選擇。主動進攻就是為了知己知彼,方便百戰(zhàn)不殆。主動防守無異是坐以待斃,所以,防守和躲閃理應是下策甚至是下下之策。
見招拆招、閃避還擊之所以是上策,則是因為這不是在以匹夫之勇主動出擊,而是用理智去揮霍力量,來打擊對手打出來的力量。
對手先出手,或是逼得對手先出招,你再用其他招數(shù)甚至是同樣的技能打回去,這就是見招拆招的最簡單易懂的理解。
其次,閃避還擊,是在對手開始進攻和攻擊時,去躲閃攻擊,然后在幾乎與此同時的時候攻擊對手,以此還擊。
要說這個上下策的區(qū)別,大概就是以上的下策和上策,前者屬于失智等死,后者屬于理智拼搏。
這乍一聽,聽著似乎與勿慮孤和血景丘陵不用技能的緣故無關。實際上,關鍵就在其中。
之前以上的上下策,無一不提到技能,而兩個策略戰(zhàn)術,合并在一塊去理解時,就可以知道這上下策想要表達的,除了以上所說,還有一件事,一個道理。
那就是:要懂得在最好的時機使用技能。
也就是說,要善于使用技能,懂得找到時機而避免被對手先找到時機。而最先開始馬上就用或連續(xù)頻繁去用的話,無異于免費給破綻挨打。
這樣解釋的話應該就能理解了,不是他們不想用,他們只是怕被對手找到漏洞和破綻,所以都開始不用技能打起來。
一攻一守,一進一退,兩人的打法和行動接連變化,只為找到可以用技能打擊的一個片刻、一剎那,甚至一瞬間。
互相進攻,以攻代守,守亦為攻,以攻擊來抵擋攻擊,直到對方先用出技能,先漏出破綻,然后再伺機用技能攻擊漏出的破綻。
這就是勿慮孤想到的戰(zhàn)術,也正好是對方血景丘陵想到的戰(zhàn)術。
遷波逆浪頓時看懂了這些,他一臉的欣賞模樣,看著正在互搏的二人。
“不錯的想法,但是,破綻又要去如何創(chuàng)造呢?”遷波逆浪這時想道。
是啊,他不用技能自己也不用技能,一般普通攻擊雖然對方不會就那么犯規(guī)地直接壓倒自己,可相對的自己也是一樣啊。
既然誰都扳不倒誰,又不能用技能去輕舉妄動,破綻又要怎么去創(chuàng)造出來呢?
對戰(zhàn)的兩人就好像是感覺得到觀戰(zhàn)的某人的想法一樣,下一刻直接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勿慮孤的一次下劈劈向血景丘陵,血景丘陵雙手抬起長槍擋下后馬上抬起右腳,朝著勿慮孤直踢出去。
“哦!光靠武器不行,不能隨心所欲地用技能的話,就直接動用拳腳是嗎?可以的?。 边w波逆浪馬上明白了血景丘陵的意思,獨自在內心說道。表情也是“我懂了”的樣子。
拳腳的直接攻擊,就算不是格斗家或是其他格斗系的職業(yè),只要速度夠快,輸出力度夠大也是能產生受擊判定。
槍術師的被動技能“人槍合一”,在能使部分槍技進行體術變招的同時,更是直接開放了格斗傷害判定,也提升了直接格斗的傷害。所以相對其他非格斗系職業(yè),槍術師直接揮拳踢腿更顯得有效用。所以這也是個不錯的判斷。
不過有一點是血景丘陵和遷波逆浪沒想到的。既然血景丘陵知道這點,難道勿慮孤就不明白這點嗎?
答案是:他知道!
勿慮孤向右前一步,來了個回旋踢,旋轉著避開了踢擊,并一腳反踢開了血景丘陵的左腳,讓其失去重心往后倒去。因為是抓著長槍踢開的腳,所以勿慮孤自身旋轉的時候,長槍也是隨著劃轉了一個半圈,還把彼此的槍桿狠狠磨了一下。
血景丘陵雙腳離地,正是浮空之時,也是大舉進攻的好機會。
順著勿慮孤旋轉而轉了半圈的長槍,被勿慮孤抓著順勢用了一擊“風槍橫掃”,打算用強風把人給打飛。目的不是為了連擊,而是為了讓血景丘陵把他的疾影分身給交咯!
“切!沒想到他也會!沒辦法了動手吧!”血景丘陵果然,還是動手了。
與勿慮孤的分身看上去無異的另一個分身出現(xiàn),分身先是打出了個“風槍橫掃”把勿慮孤的“風槍橫掃”給抵消了。同時本體出現(xiàn)在勿慮孤身后,打出了一擊“龍吟槍”。
勿慮孤馬上轉身試圖用“龍吟掌”抵消。轉身到一半,勿慮孤化成分身打出了“龍吟掌”,抵消了血景丘陵的“龍吟槍”。同時勿慮孤本體出現(xiàn)在其身后,“雷槍連刺”兩槍刺出。
之后,就是彼此之間的“分身繞后游戲”。
一個技能放出的同時放出分身代勞上個技能的使用,同時自己本體用出下一招。這是槍術師的慣用套路。
當兩個會玩的槍術師打在一起時就會出現(xiàn)勿慮孤和血景丘陵的情況。
血景丘陵先用分身,分身用技能,本體同時也再用下一招。
勿慮孤看穿行動,也用分身躲開,同時也用技能,本體也于此同時使用下一招。
之后就是兩人不斷地繞彼此的后,然后不斷地反繞,再反繞,直到一方用不出分身,先停下技能行動。在那之后,就是沒有停下的另一方的最佳最好的反擊時機了。
血景丘陵浮空的瞬間,就把希望寄托在疾影分身上。他自信以為,自己能連續(xù)使用疾影分身的次數(shù)絕對比勿慮孤多,然后在勿慮孤用不出分身的那一刻痛擊他。
無奈的是,血景丘陵就算是內行,那也只是個內行罷了,用出第五次分身時,他就用不下去了。
而勿慮孤的極限可是十次,在疾影分身這方面,勿慮孤可是能自詡是職業(yè)大神級別的人物啊。
于是,別提血景丘陵看到勿慮孤用分身反打他的同時,本體繞到他背后輸出時,那表情有多么地驚訝,多么地不可思議了。
“什么......他的次數(shù)比我多?!”這就是血景丘陵當時的內心想法。
沉痛的一擊即中,讓這逼迫技能和分身繞后的游戲暫時告一段落,勿慮孤贏了這個游戲,并把血景丘陵從上層空曠地打下了下層的酒桶堆放地。好在沒碰到酒桶堆,只是恰好倒在了兩排酒桶之間的空道上,不然可能就是二次傷害了。
勿慮孤自信地站在上層的護欄上,看著血景丘陵宣布道“第一輪比賽我贏了!第二輪,開始!”。
然后,勿慮孤情緒高昂激動地沖了下去,看來是迫不及待地要結束戰(zhàn)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