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帶著率土之濱混三國

第四百章王玢的應對

帶著率土之濱混三國 太原王某 2124 2019-07-22 20:02:00

  冀縣城外,渭水河畔。

  數(shù)年前羌亂開始,渭水河畔鋪滿皚皚白骨,自今年王玢入涼州,冀縣才恢復些生機,源源不斷的流民進駐,在冀縣附近開出大量荒地,種上冬小麥。

  此刻的冀縣城外一片青蔥,初平元年的第一場雪已下,蓋在小麥上別有一番銀裝素裹風味。

  雪下的很大,許多野生動物從山里跑出來,這也讓許多獵戶大顯身手。

  一隊彪悍的鐵甲騎兵沿著官道一路狂奔,直到渭水旁,只見前方甲士密集,沿官道兩旁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直到數(shù)百步開外。

  這隊鐵甲騎兵擁簇著一身穿大氅深袍的中年男子,除了那男子外,甲士們都被攔阻下來,只有那中年男子大步向前。

  朔并涼地的士族都認識此男子乃閻忠,新任涼州牧長史,是朔方集團內冉冉升起的一大巨頭。

  “忠見過明公。”

  閻忠腳步平緩走到河邊的一座涼亭前,涼亭內一男子正穿著笠帽蓑衣垂釣,不遠處還有幾個侍女正在烹茶。

  男子轉身,摘下笠帽赫然是王玢,王玢看到閻忠也有些驚訝,自董卓擅自廢立以來,諸侯陸續(xù)崛起,一時間朔并涼成了諸侯們的常客,誰叫朔方甲械甲天下。

  諸侯們或以糧草、金銀、人口換之。

  還有許多故舊前來游說王玢舉旗反董,王玢不堪其擾才逃出冀縣,對外言:外出打獵。

  閻忠為首的州牧府屬吏處理政務,每日由主薄華歆送來奏章,交由秘書處張既等人挑選后,再由王玢過目。

  青天白日,閻忠私自前來,必然是有大事發(fā)生。

  王玢轉過頭繼續(xù)盯著魚浮,平靜的問道:“何事?”

  閻忠回道:“朝廷欲封明公為秦公,復雍州刺史部,以明公兼領雍州牧,督雍、涼、并三州軍政,使者已在路上?!?p>  “哦!”

  王玢微頷首,眼卻見魚浮動了一下,趕緊收竿,一條肥美的大魚就此被釣上來。

  自有下人去處理,王玢將手中魚竿遞給一個小胖墩少年,少年面目稚嫩卻身高七尺、腰圍三尺,怕不下300斤。

  “令明,好好看著魚浮?!?p>  “喏!”

  小胖墩龐德恭敬的答道。

  馬騰為表忠義,將其子馬超、其侄馬岱送至王玢麾下為質,美其名為貼身侍從。

  王玢的貼身侍從不少,如典韋、張飛、甘寧、關羽等,都成為一代悍將。

  馬騰半路投靠王玢,自然要拿出更多的誠意,而王玢身邊大儒、名將頗多,這樣對馬超、馬岱也是一種鍛煉。

  王玢又在南安附近尋到龐德兄弟,誰能想到馬超、馬岱長得俊郎,龐德卻是實實在在的小胖墩,面相憨厚。

  王玢本想將其送到朔方講武堂學習,后來一想自己都已經(jīng)很久沒回朔方,朔方講武堂的學子還會對自己無比忠誠嗎?

  干脆在冀縣再開一個講武堂,將諸郡送至朔講武堂的精英中歷史名人如徐晃、賈逵、郝昭、孫禮、太史慈、呂蒙、文聘等都招至身邊做親卒,一來諸人水平不一,可以開小灶,二來培養(yǎng)他們對王玢的忠誠度。

  寒門學子如龐柔、楊阜、張既、常林、杜畿、程畿、是儀等則入秘書處鍛煉。

  “長史,請用茶?!?p>  任紅昌親自端來茶盞,閻忠謝過。

  “董仲穎真是舍得下本錢,秦公,雍州,呵呵!”

  王玢飲了口茶,其實軍中不少人都希望王玢自立,稱公封王。

  董卓這一招,正符合他們的心意,由不得王玢不接,否則必人心離散。

  “下本錢?”

  閻忠已經(jīng)習慣王玢口出新詞,領悟一會兒道:“忠常聽聞明公用肉蛆釣魚,才是真正的下本錢。”

  王玢目光一凝,聞言朝龐德看去,小胖子正在處理那條肥魚,身體雖肥胖,手中動作如飛,剖腹開肚,肥胖手指在魚腹內一夾,魚腸等雜物就被夾出,而后龐德將肥魚按在案板上開始飛快刮除魚鱗,而后切刀下鍋。

  “長史的意思是這秦公乃肉蛆,我為肥魚,一旦接任便任人宰割。”

  王玢怎不知閻忠是在委婉的勸諫自己。

  手握涼、并鐵騎,又有系統(tǒng)相助,王玢這段時間的確膨脹不少,而且地盤過大,州牧行政已經(jīng)有些阻礙涼州、西域、并州、草原、遼東的發(fā)展,以朔并涼為主體的集團需要更高的行政等級——國。

  “非也!”

  閻忠搖頭道:“吾意是說此肉蛆有鉤,明公當謹慎,如果不吃此美食,下回不知要到什么時候?何況河東、河內、司隸、弘農(nóng)等地皆有風言風語,容不得明公不接,諸郡太守必來相詢?!?p>  其實許多人都意識到王玢如今的地位配不上他的實力,麾下將領亦感到憋悶。

  這是陽謀、陰謀一起。

  如果王玢不接,無法對下面的人交代,除非自立,而自立還不如接了。

  非劉氏不可王,這數(shù)百年來的口號早已深入人心,王玢一旦稱公加九錫,其實跟稱王沒兩樣,必然會被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

  而王玢又是朝廷欽命,天下諸侯若想攻打王玢,就得奉雒陽朝廷為正朔,尤其是在少帝被暴斃的情況下,劉協(xié)成為唯一正朔。

  董卓這一手玩的漂亮。

  “長史何以教我?”

  王玢面對如此復雜的局勢,覺得自己的智商有點不夠,沒謀士他的選擇必然是上鉤后大開殺戒。

  閻忠一捋胡須道:“明公不如先辭之,董卓必力請,說不定長安也有士族出請,主公再移兵長安,萬不可發(fā)兵取長安?!?p>  “有什么不同嗎?”

  王玢摩挲著短須問道:“這三輔之地還有人敢阻攔我的大軍?!?p>  “自然沒有?!?p>  閻忠道:“明公更應該穩(wěn)坐釣魚臺,不僅等朝廷來催,長安士族來催,還要等天下諸侯來催。”

  “哦?”

  天下諸侯還會來催?王玢不解的看向閻忠,不應該是來討伐嗎?

  閻忠微微一笑很奸詐的道:“雒陽突起一個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這童謠王玢知道,乃是董卓為遷都所散發(fā)的。

  “這童謠是隱喻明公有故秦崛起之勢,可也有董仲穎欲遷都之意,一旦董卓入長安,天下諸侯誰還能掌控朝廷,彼時必有諸侯請主公入長安?!?p>  閻忠自信的說道。

  “善。”

  王玢點頭:“既然董仲穎想玩火,那就讓奉孝幫他一把,讓這火勢燒的旺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