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江東騷亂
長安,秦公府。
王玢晉秦公,朝廷將太原封給王玢,王玢以華歆為太原相,在太原大修城池、宮闕。
華歆、閻忠都是在鎮(zhèn)壓?;逝芍谐鲞^大力的,一口氣殺了那么多?;逝?,這使得不少人開始心思搖動,以為王玢是借?;逝傻拿x大肆屠殺士族。
尤其是在邊境的地帶,連魏攸都借口養(yǎng)病為名欲回家休息。
豫州梁國、沛國等地士族都殺官以降曹操,汝南還有士族作亂,不過很快被關羽所麾下校尉李通鎮(zhèn)壓。
沛國乃是曹操老家,梁國近陳留,曹操派曹仁救援同時請劉備救援沛國,劉備正在圍攻東海糜芳,只能以牽招率部支援沛國。
劉備被王玢挖了墻角,死死拉住小弟牽招,才避免了光桿司令的局面。
牽招一入沛國如魚得水,十日內(nèi)便克全境。
關羽隨即率部抵達汝南,與曹仁、牽招對峙。
黃忠也在鎮(zhèn)壓九江叛亂,蔡谷被調(diào)入京師,吳郡太守王朗轉為揚州牧。
王玢調(diào)江東水師沿海支援東海糜芳,江東水師一走,江東士族便有裹挾王朗反叛之意,同時派人向鄴城朝廷稱臣,鄴城小朝廷大喜,當即以王朗為揚州牧兼鎮(zhèn)東將軍、壽春侯。
消息泄出,王朗不得不反叛,驅(qū)逐王玢所制的官員,同時調(diào)張遼回軍,整頓軍備,準備進攻荊州。
王玢不得不將華歆外調(diào),以示自己對?;逝上率郑皇且驗樗麄儏⑴c叛亂,而非借機屠殺士族。
“江東的事,你們都知道了,該怎么收場?”
王玢找來荀彧、張昭等人商議。
華歆出任秦公國相,實際上是替王玢背鍋,如果王玢不將蔡谷調(diào)來長安,江東的局勢根本不會糜爛若斯。
江東學院由蔡邕所創(chuàng),江東學院的門生故吏遍及江東各郡,江東商會由蔡谷挑頭,跟江東商會關系密切的士族不計其數(shù)。
只要蔡谷在,江東士族根本不會有反心,哪怕有也只是小亂子。
江東之亂說到底就是王玢屠殺周忠、黃琬等豪族的后果。
江東學院的弟子不少出身江東士族,江東商會也跟江東士族的關系密切,江東軍在進攻壽春時戰(zhàn)績亮眼,這給了江東士族底氣。
張遼帶著寒門士卒掌控的部隊前往東海,地方兵力空虛,這也給了江東士族造反的野心。
與其被王玢將家族分拆成若干,還不如聯(lián)合袁紹跟王玢血拼一場,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周氏跟黃氏聯(lián)手,江東軍完全可以拿下荊州,再聯(lián)合徐州劉備、兗州曹操進攻豫州,中原戰(zhàn)局將會急轉而下。
說到底天下兩分,已變成寒門與豪族的決戰(zhàn)。
“難不成再讓蔡公返回江東?”
王玢見幾個謀主都不說話不由怒道。
其實王玢也是這么想的,蔡谷在江東威望十足,如果蔡谷回去就能定鼎大局,王玢絕不會吝嗇承認自己的錯誤。
張昭道:“秦公,哪怕蔡公回去也已于事無補。”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荀彧說了句。
“那你到說說該怎么辦?”
王玢暗忖:“總不能等江東軍進攻荊州后,或者等西域之戰(zhàn)后再出兵吧!或者干脆放棄徐州,讓張遼南下?!?p> 荀彧尚未說話,龐統(tǒng)急道:“秦公,南荊州牧張羨素有野心,何不表其為揚州牧,令其進攻叛賊王朗?!?p> 龐統(tǒng)是王玢在荊州時新收的親隨,郭嘉、賈詡、華歆等人的離去,讓張昭、龐統(tǒng)等人迅速上位,成為王玢的心腹謀士。
當初王玢為安撫張羨,表張羨為南荊州牧。
張羨一直有野心,再加上他讓竇瑛回來,又主動暴露出竇輔的身世,張羨在荊揚地區(qū)名聲大震。
張羨又趁機推出自己的著作《傷寒雜病論》,這使得張羨成功成為海內(nèi)名士。
張羨一直想再往上一步,荀彧等人也曾擔憂這位大名士為了權利投靠袁紹,若張羨真投靠了袁紹,荊州真的會得而復失。
讓張羨去打王朗,倒不失為一條妙計。
荀彧也在盤算著得失,道:“恐怕張仲景不是江東軍的對手?!?p> 江東學院培養(yǎng)一大批學子,同樣也培養(yǎng)一大批士族子弟文如周瑜、虞翻、顧雍等,武如孫策、朱桓、董襲等。
張昭道:“江東也未必是鐵板一塊,江東書院不少寒門學子還是心向朝廷的。”
龐統(tǒng)道:“某不才也曾求學于江東書院,秦公若不棄,某可前往江東,串聯(lián)學子,為張公南下做準備。”
龐統(tǒng)乃龐氏子弟,龐氏是僅次于蔡氏于黃氏的士族,而且龐統(tǒng)多才學,在江東學院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
東海不可棄,一旦棄了東海,程昱在東萊孤木難支,真等袁紹再平了董卓,可真就是跟王玢平分天下,中原決勝之戰(zhàn)就要全面開花。
孰勝孰敗,猶未可知。
就會使得更多的士族投注袁紹。
天下勢必還會再晚幾年統(tǒng)一,這是王玢不愿看到的。
“好?!?p> 王玢點頭,道:“聽說襄陽有個諸葛臥龍的,是不是?”
龐統(tǒng)臉色一緊,龐統(tǒng)身兼龐氏及江東學院的才學,諸葛亮卻拜在黃承彥麾下就名聲鵲起,連司馬徽都替其揚名,與龐統(tǒng)齊名,雖然龐統(tǒng)的堂哥娶了諸葛亮的姐姐,龐統(tǒng)依然不服。
王玢想起諸葛亮,就想起司馬懿,可惜司馬懿之父司馬防因王玢屠殺?;逝赏犊苛瞬懿?,連帶著司馬懿也投在曹操麾下。
可惜,真是可惜了。
不過郭嘉在豫州,倒是能看到郭嘉跟司馬懿的交手,在揚州,龐統(tǒng)加諸葛亮對周瑜、孫策,好像看點也頗足。
“明公,還是得給張仲景一支強軍?!?p> “可令張飛率部南下,以張任為前鋒,甘寧為副將,嚴顏接任護氐中郎將?!?p> 張飛在蜀郡苦熬數(shù)年,終于得到進中原的機會。
其實張飛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張羨率部南下后,由張飛接手長沙防務,徹底將南荊州掌握在朝廷手里。
“誰可為南荊州牧?”
“臣舉薦荀攸?!?p> 荀攸隨其叔祖可謂鐵桿?;逝?,王玢大肆屠殺保皇派后,荀攸才在荀爽的授意下投靠王玢。
王玢看在荀彧及其才華的份上讓其接替閻忠的職務之一:雍州牧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