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很機械,也就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本來以為會特別難,但是經歷以后,才發(fā)現不過如此。世間所有的事應該皆是如此,未經歷時擔憂,經歷過平常
當初提前把論文交給審閱老師,原來真的要被審閱。原來提問也就只是提問。學院有規(guī)定,必須要問三個問題。這個可以多,但絕對不能少。
從里面出來的我,在和大家交流,在得到一樣的答案后。我在想,這樣的形式真的有必要嗎?如果真的是認真負責,不應該仔...
答辯很機械,也就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本來以為會特別難,但是經歷以后,才發(fā)現不過如此。世間所有的事應該皆是如此,未經歷時擔憂,經歷過平常
當初提前把論文交給審閱老師,原來真的要被審閱。原來提問也就只是提問。學院有規(guī)定,必須要問三個問題。這個可以多,但絕對不能少。
從里面出來的我,在和大家交流,在得到一樣的答案后。我在想,這樣的形式真的有必要嗎?如果真的是認真負責,不應該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