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熱血三國之水龍吟

第五十章 尾聲(沒結束,不要誤會)

熱血三國之水龍吟 庚新 3706 2018-09-22 17:25:00

  荀彧,字文若,潁川人氏,年二十七歲。

  他出身于潁川四姓之一的荀氏家族,祖父荀淑知名當世,號為神君。

  荀淑有八個兒子,也都聞名于當世,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就是八龍之一的荀緄,而他的叔父,則是曾為司空的荀爽,而今被董卓強行征辟,在丞相府中效力。

  永漢元年,漢帝劉辨登基。

  荀彧被舉孝廉,任守宮令,就是掌管皇帝筆墨紙張等物品的官員。

  不成想九月,十常侍為禍朝綱,董卓入京,廢漢帝劉辨。荀彧立刻就覺察到局勢不妙,二話不說便棄官歸鄉(xiāng)。

  回到老家之后,他就找到了家中父老,言:“潁川是四戰(zhàn)之地,今恐天下有變,潁川勢必會有波及。所以,還請盡早離去,千萬不可在這里久留。”

  然則,鄉(xiāng)人懷念故土,不愿離開。

  無奈之下,荀彧只好帶著宗族,前往冀州避難。

  不久,董卓討伐戰(zhàn)就拉開了序幕……

  從一開始,荀彧就不看好這所謂的聯(lián)軍,認為難有作為。

  但他還是決定,隨袁紹在暗地里觀察。

  經(jīng)過這半年多的戰(zhàn)事,荀彧發(fā)現(xiàn),袁紹不是成就大事的人。他正準備返回冀州,卻偶遇同鄉(xiāng)郭嘉。并且在郭嘉的勸說下,荀彧繼續(xù)留下,觀察曹操,并頗為贊同。

  今日諸侯議事結束,荀彧已作出了決定。

  他找到了郭嘉,對郭嘉說,我想和曹公見一面。

  郭嘉對此自然不會拒絕,甚至他覺得,荀彧才學遠勝與他,更想要把他留在曹操身邊。

  而曹操,對荀彧也不陌生。

  在大將軍府的時候,曹操就認識荀彧的叔叔荀爽,并通過荀爽,和荀彧有過交道。

  他非常清楚,荀彧有王佐之才。

  所以當他看到荀彧的時候,整個人都呆愣住了。

  等荀彧說完,他才算是反應過來,哈哈大笑,上前一把拉住荀彧的手道:“若得文若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荀彧,卻笑而不語。

  待激動過后,曹操穩(wěn)住了心神。

  三人分別落座之后,荀彧就問道:“今彧前來,是有疑問,想要請教曹公。”

  “文若休要客氣,但問無妨?!?p>  “今日,袁紹在大帳中所言,彧亦聞之。

  敢問曹公,如此局面下,有何打算?”

  曹操聽聞,不禁苦笑。

  “不瞞文若,你來之前,我正為此苦惱。

  先前,操以天下蒼生為計,不惜妻子涉險,投奔聯(lián)軍??墒沁@些日子下來,卻心灰意冷。諸侯各懷心思,不肯盡力。原以為本初有大志向,卻不想他亦另有圖謀。

  虎牢關一戰(zhàn),群雄止步。

  滎陽城下,八千潁川子弟盡沒,更使得董卓氣焰囂張。

  操聞董卓現(xiàn)正欲遷都長安,洛陽繁華,盡毀于一旦……操,實心痛之。

  然操而今,兵不過三千,將不過數(shù)人。縱有心殺敵,卻苦于無力,故欲退出聯(lián)軍?!?p>  荀彧聽了這番話,大吃一驚。

  “曹公,萬萬不可!”

  他站起身來,大聲道:“曹公千萬不要在此時退出,否則必前功盡棄?!?p>  “文若此話怎講?”

  荀彧深吸一口氣,道:“董卓殘暴,已超出常理,故而早晚會因禍亂暴斃,難有作為。

  公實力弱小,若與董卓為敵,不異螳臂當車。

  然越是如此,公就越不能退!

  此次諸侯討伐董賊,結果卻徒增笑柄,為天下人所恥笑。袁本初空有名望,然私心太重,根本無法號令群雄。諸侯避戰(zhàn),不肯盡力,方使得董卓接連取勝,氣焰熏天。

  唯有曹公,自投奔以來,不予余力,奮勇爭先。

  扈城亭雖三戰(zhàn)三敗,卻猶自不肯氣餒,而后一戰(zhàn)功成,為天下人所稱贊。此前十里鋪上,又是曹公不顧危險,率部馳援公孫瓚,身先士卒。后斷后壓陣,抵御董卓虎狼之師,乃真豪杰也。而今,成皋諸侯提起曹公,又有哪一個不是交口稱贊?”

  曹操聽罷,心里美美的。

  不過他臉上仍舊是一派淡然之色,輕輕擺手道:“文若,此非我之功也。”

  荀彧卻正色道:“曹公,此時此刻,絕非謙讓之時。

  公不聞:行百步者半九十乎?

  曹公而今,只差一步,就是兵進洛陽,方為有始有終。

  為此,哪怕是兵卒盡沒,只要曹公在,便有復起之時……曹公當知,入洛陽與此時退出,結果截然不同。只要曹公你能入得洛陽,到時候天下英雄必會欣然投奔?!?p>  嘶!

  曹操聽完了荀彧的話,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他閉上眼,反復琢磨荀彧話語中的意思,越想就越覺得,荀彧說的是非常有道理。

  他,必須要展現(xiàn)出全心全意為漢室江山拼殺的忠臣形象。

  要知道,他出身不如袁紹,這是先天的弱點。可這個弱點,如今聽荀彧所言,似乎并不是不能彌補。

  當然了,這里面肯定會有風險。

  可自古以來,富貴險中求,又有什么事情,能不冒險呢?

  子陽不惜背負罵名,留在董卓身邊,保護妻兒。我若不能有所成就,如何對得起子陽?

  想到這里,曹操猛然睜開眼睛。

  “文若所言極是,我亦將奮戰(zhàn)到底!”

  +++++++++++++++++++++++++++++++++++++++++++++

  陽光,熾烈。

  暮夏時節(jié),天氣卻越發(fā)的炎熱起來。

  在通往關中的大路上,一支兵馬正列隊而行。

  丁辰跨坐馬上,神色悠閑。

  在他身后不遠處,只見兩輛馬車參雜在這支隊伍之中,沿著大路,吱呀吱呀的行進。

  “子陽!”

  從馬車上,傳來蒼老的聲音。

  丁辰忙撥馬回轉(zhuǎn),來到馬車旁邊,恭敬道:“先生,有何吩咐嗎?”

  “我想過了?!?p>  “嗯?”

  “到了澠池之后,我先不進長安?!?p>  “為什么?”

  “丞相召我,我亦前來。

  不過,今丞相遷都,想來朝中事務繁多。

  而我在長安也無甚親朋,冒然前去,人生地不熟,萬一遇到麻煩,只怕是無人相助。

  子陽為人忠厚,我亦深信之。

  所以我想先隨子陽在澠池落腳休整,待子陽返還長安時,我一同前去,想必丞相不會怪罪?!?p>  “這個……”

  “難道子陽不愿意嗎?”

  人道人老奸,鬼老滑,大體上便是如此。

  蔡邕蹉跎十余載,如何不懂得這個道理?

  他為人耿直,有的時候甚至比較天真,可不代表他就是傻子。相反,蔡邕很聰明,哪怕是十幾年前在朝中為官時,也非愚蠢之人。不過骨子里有點書生氣,加之當年黨錮之禍正激烈,身為讀書人,蔡邕自然要表明立場,所以和閹人斗得激烈。

  十幾年過去,很多事情就看得開了。

  想當初,那些所謂的至交好友,見他挺身而出時,都表現(xiàn)出鼎力支持。

  可是等他落難之后,只看到落井下石的人,卻不見有人為他說項。后來,還是跑去了江東,在他學生家中避難。那時候,就連他的親家,也就是河東衛(wèi)家都不肯幫忙。

  這次被逼而來,蔡邕其實是有顧慮的。

  如果不是董卓用族人性命威脅他,他未必會向董卓低頭。

  沒錯,他到了長安,董卓絕對會對他待若上賓。

  可又如何呢?

  長安局勢那么復雜,連丁辰都說了,那就是一池渾水。

  蔡邕不是一個人,他還帶著女兒,所以必須要安全一些,能找一個可以依靠之人最好。

  但長安城中,他確無朋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丁辰,讓他眼前一亮。

  曹操這個人,他也有了解。雖然,他對曹操的了解,還止步于當年曹操為雒陽北部尉,設五色棒棒殺蹇叔,而后刺殺張讓的時候,可他卻知道,那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

  丁辰為保護自家阿姐和甥兒,不得不加入董卓軍中,可以理解。

  在旋門關的時候,蔡邕更仔細觀察了丁辰一番。

  在確定丁辰并非好色之徒,對他那寶貝女兒也沒有什么不良居心后,終于做出了決定。

  丁辰在滎陽,立下了戰(zhàn)功。

  而在旋門關時,不管是涼州軍還是并州軍,對丁辰也都持有尊重。

  就連那眼高過頂?shù)膮尾?,也對丁辰非??蜌狻_@就說明,丁辰已經(jīng)有了足夠?qū)嵙Α?p>  有他幫忙,想來在長安的日子也不會太難!

  丁辰卻沒想到蔡邕這么深的考慮,被蔡邕一逼,他連忙道:“先生說的哪里話,你愿意隨我駐守澠池,我求之不得。不過軍營之中吵鬧,我擔心擾了先生的清靜?!?p>  “不擾,不擾!”

  蔡邕呵呵笑道:“子陽可以在軍營旁邊為我安排一個住處,這樣一來,也不會影響子陽?!?p>  得!

  老先生看樣子是纏上自己了!

  對蔡邕,丁辰并不反感。

  這老先生不似以前,他跟隨曹操時拜見的那些老學究,一個個拿著架子,好生厭煩。

  蔡邕為人很風趣,談吐也很隨意。

  至少,這十幾天來,老先生從沒有在丁辰面前擺什么架子,讓丁辰感覺著,非常舒服。

  “既然先生如此決定,小子求之不得?!?p>  他陪著蔡邕又聊了一會兒,這才催馬離去。

  “父親,為何要跟著他呢?”

  蔡琰坐在一旁,露出不滿之色。

  蔡邕笑道:“跟著他有什么不好嗎?

  那董卓,虎狼之性。為父如今已老邁,無力與之相爭。有丁子陽保護,你我也能在長安少些麻煩?!?p>  “憑他?”

  蔡琰有點不太相信。

  蔡邕道:“昭姬莫小看了他,且不說他之前立下了戰(zhàn)功,只看他隨行的兵馬,皆驕兵悍將,卻對他惟命是從;而過往兵馬,則自動退避,不敢與之相爭,就知道他有些手段。昭姬,今時不同往日,你記住,到了長安之后,滿腹經(jīng)綸比不得三尺青鋒。

  只要有丁子陽在,就不會有人來找麻煩。”

  滿腹經(jīng)綸,比不得三尺青鋒?

  聽了蔡邕這句話,蔡琰不禁有些難過。

  也許,這就是讀書人的悲哀吧……在刀劍面前,縱有千般道理,也無法講的清楚。

  不過,也許父親說的不錯!

  有那個一身懶散氣息的家伙在,說不定長安之行,不會如想象中那么艱難吧……

  想到這里,蔡琰對丁辰突然有了一些好奇。

  當晚,丁辰一行人在新安宿營。

  新安守將魏越,出身涼州軍,所以對丁辰非??蜌狻?p>  也許他聽說了,丁辰已經(jīng)接受了李儒的招攬。從某種程度上,丁辰已進入涼州軍的高層。

  加之丁辰在滎陽立下大功,更生擒了潁川太守。

  可想而知,到長安之后,董卓一定會加以封賞……君不見,此次遷都,董卓專門派人護送丁夫人和曹昂,一路上保護非常周全,更顯示出董卓其人,對丁辰的重視。

  對魏越的示好,丁辰自然沒有拒絕。

  他當晚參加了魏越設下的酒宴,一直到半夜才返回營中。

  “洛陽方面,可有什么消息?”

  他坐下之后,從龐德手中結果了一條毛巾,便敷在臉上……那些涼州人,真能喝!

  “剛得到消息,諸侯聯(lián)軍,已兵臨洛陽。

  孫堅進入洛陽城,而曹操……”

  高順話說到這里,有些遲疑。

  丁辰猛然睜開眼,把濕巾拿開,坐直了身子。

  “阿兄怎么了?”

  “曹操未入洛陽城,而是獨自領兵,繼續(xù)西進……在谷城遭遇徐榮伏擊,全軍覆沒,今不知去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