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三人走后,陳巖把給林芳菲、段長刀、劉妍、童不平幾人送禮的事交代給了施俊峰去辦,施俊峰也答應(yīng)下來。
眼見又花出去大筆靈石,牧云雪也趕緊駕起丹爐開始了煉丹,這些靈石里有她的一份,可要抓緊煉丹掙錢才行。
把事情都安排好了,陳巖也要開始閉關(guān)修行。
無極宗后山,陳巖來到了上次和縱云鶴一起來過的那片小湖旁。
這里人跡罕至,無人打擾,正適合陳巖修煉。
靈石要賺,也很重要,但修煉一途才是正道,無論掙多少靈石,也只是一種手段,從來不是目的。
靈石越多才能更好更快的修煉,提升自身的境界,現(xiàn)在暫時不缺靈石,是時候該抓緊提升修為了。
自從佛子天心傳給陳巖大雷音圣經(jīng)后,陳巖還沒有好好感悟,現(xiàn)在得空,陳巖來到了這個僻靜的地方,拋開雜事,靜下心思,細細琢磨琢磨大雷音圣經(jīng)。
作為千佛寺的鎮(zhèn)寺功法,威名響徹修行界,大雷音圣經(jīng)必不是枉得虛名,陳巖在腦海中誦讀了數(shù)遍,體會著其中的真意。
上半篇是佛祖口述真言。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行走坐臥,皆在修行。
修行不必刻意,既為渡己,也為渡人。
世間虛妄,修行正為沖破迷途,求得真法。
陳巖看的迷迷糊糊,不得甚解。
下半篇是佛家的一些功法和神通的修煉方法,比如佛家的五眼六通等。
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
天心就曾說過他修煉的是宿命通。
陳巖研究了兩天,有一門功法引起了他的注意,說是功法,其實是一種修煉神念的佛門技巧。
名叫愿力引神法。
愿力是佛家的術(shù)語,眾生皆有意愿,這種意愿可以是一種情緒,也可以是一種愿念。
當(dāng)這種情緒或者愿念外放,就形成愿力,例如張三對李四有愛意,這就是愛的愿力,張三對李四有恨意,這就是恨得愿力,是善意,就是善的愿力。
不過愿力引神法說的愿力多指的是善念功德之力,當(dāng)佛門弟子行走世間,懲惡揚善普渡世人時,被許多人感念后,通過愿力引神的方法,可以把這種愿力變?yōu)樽约旱纳窳Α?p> 神力和神念有些不同,神力更為精純,神念則有些駁雜。
修行者在神念境修出神念,神念里有神力,但是這種神力里包含有駁雜無用的念力,所以才稱為神念。
隨著修為的提升,神念之力越發(fā)精純,神力占比越多,一直到晉升人仙境后,神念就變?yōu)榧兇獾纳窳Α?p> 像這樣的功法下半篇還有別的,所以才有上半篇所說的不刻意修行也是修行。
陳巖想著愿力引神法陷入了深思,普通人可以靠行善舉、做功德來獲得愿力,那漫天諸佛呢,眾生求神拜佛信仰他們,這些神佛是不是也會獲得眾生的愿力呢?
應(yīng)該可以。
眾生也是在感念神佛,真心供奉神佛,希望能獲得神佛庇佑。
那自己能不能獲得大量的愿力呢?
如果讓陳巖自己說自己的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他遇事喜歡深究,喜歡專研,更敢想別人所不敢想。
所以才會有他在大學(xué)時寫出論證神仙存在的論文,敢在碧玉海風(fēng)波后做出那種膽大妄為的舉動。
然而事實都證明陳巖想法是對的。
天玄界的人能夠修煉成神佛,神佛也都確有其人,他們都享受著世人最虔誠的愿力供奉。
眾生,眾生。
陳巖默默念叨著。
對了,地球上的生靈也是眾生啊。
陳巖眼前一亮,能否獲得地球上眾生的愿力呢?
但自己回不了地球,更不是神佛上帝。
怎么辦呢?
陳巖手捻著下巴,不停的苦思冥想。
如果,如果自己可以假扮地球上的神仙的話。
是不是可行呢?能否把這些愿力變?yōu)樽约旱模?p> 地球上的許多神靈都是虛構(gòu)的,就算歷史確有其人,也早已身死神消,不可能像天玄界這樣修成真正的神佛,但還有許多人信奉著,這些愿力都被浪費了。
該怎么假扮呢?
陳巖覺得自己好像琢磨出了一條路,但這條路最后的關(guān)口卻是關(guān)著得,如果打開,說不定這條路真的就通了。
但是最后一點阻礙,陳巖怎么也想不通。
又停了一日,陳巖離開了后山,回到了落霞峰。
牧云雪像上次一樣著迷似的練著丹,施俊峰忙于招收人手,也見不著人影。陳巖索性跑到了藏經(jīng)閣,看能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藏經(jīng)閣是無極宗重地,建的也有些偏僻,平時少有人來,顯得異常冷清。
相比其他諸閣,藏經(jīng)閣很小,只占據(jù)一座山峰,藏經(jīng)閣的閣樓就建立在半山平臺上。
不過藏經(jīng)閣的重要性一點不弱于其他殿閣,無極宗自開宗立派設(shè)立的第一閣就是藏經(jīng)閣。
里面存放有無極宗的所有功法秘籍,煉丹之術(shù),煉器之術(shù),陣法之術(shù),馭獸之術(shù),歷史典藏,地方風(fēng)情,人物傳記等等,分門別類,紛繁復(fù)雜。
掌門甚至都有說過,如果說哪一閣哪一殿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無疑就是藏經(jīng)閣,哪怕無極宗被人滅宗,只要藏經(jīng)閣在,無極宗就還在。
和駐守藏經(jīng)閣的執(zhí)事打了聲招呼,陳巖進入了里面,以陳巖的修為和品階,只能在藏經(jīng)閣的開放部分觀看,不到長老階層或者得掌門允許,更為私密重要的部分都無資格查看。
藏經(jīng)閣開放部分的東西多是歷史典藏、地方風(fēng)情、百草百獸圖譜、人物傳記以及一些收集來的簡單功法秘籍。
陳巖想要尋找的是天下所有已知功法的介紹和藏經(jīng)閣收錄的功法簡介,看能否找到合適的功法,來破解那個關(guān)口。
一連三天,陳巖未出藏經(jīng)閣,都在翻看典籍,看到了幾種有可能對他有用的功法。
陳巖仔細思索著其中的用途,最終圈定了一種他認為最合適的功法,名叫青帝觀想訣。
幸運的是這個功法被藏經(jīng)閣收錄著,陳巖趕緊找出這本功法翻看,越看陳巖心中越欣喜,他趕緊找到藏經(jīng)閣駐守執(zhí)事,辦了下手續(xù),將這本功法借了出來。
又到珍寶閣坊市買了一些施展功法所需的物品,陳巖來到了后山的小湖旁。
青帝是天玄界傳說中的第一個飛升的修行者,是將天玄界帶入修行時代的引領(lǐng)者,一直以來受到很多天玄界的人信奉。
青帝觀想訣是本低級功法,不知道是哪個信奉青帝的小門小派創(chuàng)出來的。
它是通過燃香供奉、念誦咒語、內(nèi)心觀想等步驟,讓青帝降身,把自己化為青帝,然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提升自己的修為。
聽起來很厲害,但陳巖在無極宗這種大宗門也待了一年了,該有的眼光還是有的。
在陳巖看來,這青帝觀想之法就像地球上跳大神一樣,程序繁瑣,提升修為卻有限。
煉體境、養(yǎng)氣境施展青帝觀想訣可以暫時提升自己的一個小境界,比如將煉體境中期修為提升至煉體境后期,養(yǎng)氣境前期修為提升到養(yǎng)氣境中期,到了神念境再施展青帝降身法,作用會越來越小,幾近于無。
陳巖把準(zhǔn)備的東西一一放好,依著功法所言明的程序,先凈手焚香,等青煙燃起后,對天一拜。
之后呼吸吐納放松心靈,手指結(jié)印念起咒法,閉上眼睛在腦海中觀想青帝模樣,運轉(zhuǎn)紫府靈力,而后睜開眼睛,口中喝道:“世間萬法,起于青帝,后輩感恩,特焚香俯拜,求青帝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