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與狼共生

瓦器制作

與狼共生 狼丶瞳 2573 2020-07-29 20:00:00

  從今天起,應(yīng)該算是我來到山谷第二年的第八個月了。

  時間過得是真快啊。

  我抻了個懶腰,從七棵樹醒過來。這一天,我沒有看到神樹周圍再有獵物尸體。我驚訝地瞪大了眼,難道是我打開方式不對?

  我閉上眼睛,重新躺下來,然后睜開眼,看著天空。停止了一會兒,我猛地坐起,發(fā)現(xiàn)真的恢復(fù)了最初的樣子。

  是神樹地下已經(jīng)沒有獵物了么。

  我站起來,向七棵樹吐露疑惑??蛇@棵破樹懶得理我,祂好像只會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和其他平凡生命溝通。

  我算了算時間。神樹曾經(jīng)給我的定義是,如果每天堅持給獵食者送去食物,給所有動物送去干凈的水源,那么大約半個月瘟疫就可以被全面擊退。上一次十天左右出現(xiàn)了疏忽,使得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而又過了差不多十天,按理說還有五天左右就可以讓山谷成功地恢復(fù)如初。可是這才十天啊,神樹此時沒了獵物,我該怎樣給各處的獵食者帶去安全的食物呢?

  不會是神樹原本就儲存了半個月的食物量,但是由于我一個人的錯誤,使恢復(fù)的過程加長,所以食物不夠了?

  到頭來居然還是我害了整座山谷。

  我愁眉苦臉,愁得直撓頭。我的罪過真的彌補不了嗎?

  靜坐了大概一個鐘頭,我想我怎樣也要做最后的掙扎。就算沒了食物,我也不能讓水源斷了,瘟疫的源頭是水質(zhì)問題,現(xiàn)在還未被瘟疫殺死的動物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雖然捕食會存在風險,但是總比喝到不干凈的水要安全。

  誰也不知道河水凈化得怎么樣了,只能再觀察幾天,同時繼續(xù)輸送干凈的水。

  就這樣,我堅持用木桶舀入神樹中心的清水,給山谷各地送去。到了雪原林區(qū),雪豹們果然還在等待著我給它們帶來食物,可是見我空著雙手而來,只倒了一坑子的水,頓時就愣住了。

  這個畫面真是太尷尬了,我把木桶翻過來,轉(zhuǎn)身抬腿就跑,我不想在這個畫面里停留。

  沼澤一直都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因為這里的獵食者——鱷魚需要長時間呆在水里??墒菗?jù)我觀察,攜帶瘟疫的水雖然帶走了無數(shù)生命,但還沒有見到河里有大批的魚死亡,這也就說明如果經(jīng)常在水里生存的動物,受到的影響是很小的,換句話說,在病毒悄然擴散時,它們已經(jīng)慢慢適應(yīng)并長出了抗體。所以即使一開始有老弱病殘被殺死,但最后水生動物也完全不受影響了。

  病毒就是這樣的,如果感染了第一次大難不死,那么下一次感染的幾率就會降低很多;還有就是病毒只有在第一代是強有力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同一種病毒已經(jīng)不足以再殺死動物們了。

  所以在我猜測,二十天的“隔離期”,病毒早就沒有那么大威力了吧。就算不滿半個月,山谷也恢復(fù)得差不多了。

  當我從沼澤出來,來到麥田時,我驚愕地發(fā)現(xiàn)那條細小的河流旁變得干干凈凈!

  哪里去了?河邊的尸體哪里去了??堆成山的病尸哪里去了???

  我疑惑但驚喜,因為這的的確確不是一個好風景。我認為大概率是被神樹拖走了。你看,在同一天,神樹不再為山谷提供食物,同時也把這些病死的動物帶走了。這說明這個山谷已經(jīng)不用再抵御瘟疫了!

  壓抑了我長達四個月之久的心情在這一刻終于釋放了。我仰天長吼,這個世界終于不再是充滿災(zāi)難的了。

  我喊罷,彎著腰拄著膝蓋,喘了兩口粗氣。我走到清澈的河邊,看著河里的自己,臉上寫滿了疲憊和興奮。我笑了笑,這是我第二次對著自己笑了。

  我甩了甩我打綹的頭發(fā),看樣子過些日子再剪也來得及。我想先回領(lǐng)地看看,每天只和狼們相見半個鐘頭屬實不像話。

  來到了綠野仙蹤,果然大河流岸上礙眼的尸體也都消失了。我頓時感覺舒暢了不少,眼清心明。遠方的刀角鹿已經(jīng)成群地喝水了,這里算是大河的中游,水既清澈又不湍急。我也洗了把臉,清爽了一下。

  我把手掌埋在河底,細致的沙土從指縫間流過。我把多余的石頭搬開,挖了挖沙土,然后指間的感覺忽然就涼爽了。我看到沙土下方是純粹的淤泥,和沙土一樣細致,不摻雜任何小石子或雜物。我狠狠抓了一把泥,帶出水面時穩(wěn)固成型,是相當干凈的粘土。

  我不由得浮現(xiàn)了一個想法:這些泥土是不是可以利用起來呢?比如……燒制成瓦器?

  人們生活中用到的器皿拋去金屬材料的,也只有陶器和瓦器了,而前者居多數(shù),因為陶瓷光滑不易裂。陶瓷是陶土燒制的,這種東西多存在于小山嶺之間,那么河底的泥土則能夠給我?guī)砹硪环N——瓦器。

  瓦是純泥土燒出來的,雖然不去陶瓷精美,但是實用性卻是極高。不曾想我的玩心大起居然讓我發(fā)現(xiàn)了這種優(yōu)質(zhì)泥土,進而給我?guī)硪恍嵱玫钠髅蟆?p>  早知道,除了竹杯,我能夠盛東西的只有那個已經(jīng)半癟了的鐵盆。鐵盆喂過狼也裝過汽油,一直都是不干凈的存在,有時迫不得已才會用它來盛食物。如果真的能做出瓦器,那對我來說在生活上是質(zhì)的飛躍。

  我還是先回了領(lǐng)地,和狼們挨個打好招呼,這回我可是要永遠留在這里了。我特殊見過了斷尾,因為它已經(jīng)毫無精氣神兒,呆滯地看著我。我希望我的回歸也能為照顧他出一份力。

  和狼群碰過面,我告訴它們現(xiàn)在可以自己去捕食了。在大自然的獵食者眼里,捕獵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坐吃等死”這種活法是非常不自然的。我指了指河邊,示意獵物在那邊居多,黑條便組織了一下狼群,然后打算開始自給自足。

  等狼群忙起來以后,我也開始了我的瓦器制作。我迅速來到河邊,用鍬挖開鵝卵石、碎石和沙土,直到河底泥土上不再有任何雜質(zhì),我才挖了一大坨泥土上來,心想著怎么樣捏造瓦器的形狀。

  雖然我是一個天生的藝術(shù)家,從小就擅長藝術(shù)方面的設(shè)計和創(chuàng)造,但是這不是比誰心靈手巧,也沒有誰和我比,最重要的就是實用。所以做一個碗要比做一個花瓶來的更真實。

  于是我就用靈巧的雙手在一團泥球上左一下右一下,漸漸捏出了碗的大體形狀。然后我用手掌貼在碗的外壁,另一只手固定,開始旋轉(zhuǎn)“刀削”,碗的圓形外表大致出現(xiàn)了,我又開始打理碗口,用同樣的方法將手掌貼在內(nèi)壁,反復(fù)摩擦,把碗口的圓形打磨出來。

  我捧著泥碗螃蟹步走開,因為我太害怕他變形了。緊接著鉆木取火,用冶煉金屬的方法去燒制泥土。只有這種密閉空間的燒制方法才能使熱量達到最大化。

  掀開石板,我晾了一會兒,才用樹葉包著手把碗拿出來。在燒制的過程中,瓦出現(xiàn)了開裂,而且形狀也越來越走形。我對我的第一個成品不太滿意,于是投入到了下一個作品。

  一直到天黑,我都陶醉于瓦器的制作。這東西太像陶藝了,很容易勾起我的興趣。最后,我也成功地燒制出兩個碗和一個盤子。因為杯子有竹制的,更加親近自然,所以也沒有制作杯子。我知道瓦器剛制作出來不宜沾水,所以還是用水桶打了一桶水回去。

  回到領(lǐng)地時,黑條也不負眾望,帶回來了一只老羚羊。這是二十多天以來我和狼們的第一次聚餐,我也準備得格外豐盛,葷素搭配,滿足地飽餐了一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