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圖雄爭霸

第十五章累不死你

圖雄爭霸 牛奶果茶 2902 2018-09-23 02:15:02

  “趙國人打來了!你確定?”

  對自己親衛(wèi)什長的話,韓將深信不疑,但他怎么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將軍!快些發(fā)兵救援吧,兄弟們都快頂不住了!”

  說到這,三名親衛(wèi)已經(jīng)快要哭出來了。這三人的演技要是放在后世,也就是跑龍?zhí)椎乃?,可架不住關心則亂?。?p>  現(xiàn)在不止是韓將,就連魏軍上下對此都深信不疑。

  就靠姬陽那點人馬,別說攻城拔寨,自保都有些勉強。那在樓邑境內的軍隊,除了韓魏和姬陽的人馬外,就只剩下趙國人了。

  雖然對趙國兵馬如此神出鬼沒眾將都有些疑惑,可這也并非不可能。否則也沒人能拿出兩三千人攻打韓國的營寨。

  沒錯!

  在三名親衛(wèi)的口中,攻打他們營寨的,至少有兩三千人,他們四十名親衛(wèi)殺出來報信,跑出來的就只剩下這三個人了,不可謂不悲壯。

  “鄭兄~!”

  兩員韓將虎目含淚,一起抱拳請求魏國主將發(fā)兵救援。韓魏畢竟是盟友,而韓國之所以出兵樓邑,也是應了魏國之邀,如今趙國攻營,救兵如救火,你不出兵能行嗎?

  四員魏將互相交換眼神后齊齊點頭,除留下魏,蕭二將守寨外,其他四將精銳盡出,率八百人火速進兵救援韓營。

  不到十里的路程,若放在平原上,對列國常備軍而言,最多也就是兩刻鐘的時間。

  可放在溝壑縱橫的樓邑?

  僅僅只是營寨至官道這三里半就花費快一刻多鐘,二十分鐘左右。

  所謂的三里半只是直線距離,可在山區(qū)行軍有直線嗎?

  就這,還沒有計算整軍備戰(zhàn),點齊兵馬的時間,若是全加在一起,距離求援的親衛(wèi)到來,已經(jīng)過去快半個時辰了。

  而所謂的官道,正是樓邑——交關的山路,全長有五六十里路程。這條路不僅連通樓邑與交關,更是魏國上郡和上黨郡唯一的交通路線。

  古代與現(xiàn)代不同,古代城與城,縣與縣之間,基本只有一條道路相連,這也是為什么古代戰(zhàn)爭中,只要守住一地,敵軍就無法越境的原因。

  就拿姬陽如今的封地樓邑來說,扼守東西,貫穿南北。上郡守軍打過來,若無法攻克樓邑,那你就別想再往前一步;反之,河東也同樣無法進軍攻打上郡。

  可這種官道在人口稀疏,溝壑縱橫的樓邑,寬度不超三米,道路上更是坑坑洼洼,甚至很多地方都被山上的落石給封住了,你要想通過,只能自己挖開。

  樓邑境內的官道都這樣,那隱藏在山林間的小路是什么樣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兩員韓將再如何心急如焚,遠處滾滾濃煙依稀在望,也只能忍著。

  至于說丟下郡兵,只帶常備軍和親衛(wèi)輕裝前進?

  虧你說的出口,趙國可有兩三千兵馬,你這幾百人去給人送菜嗎?

  翻了七座山,不知道爬了多少溝的魏軍,前鋒剛剛走出北山進入官道,身后一名騎士已經(jīng)風馳電掣趕來,慌慌張張的大喊:“趙軍襲營,趙軍襲營!”

  “不好,中計了,快撤兵!”

  魏將可不會為了救援韓軍把自己給搭進去,就算兩國是盟友也不行。

  他要撤,可兩員韓將能答應嗎?其中一人一把拉住了他的馬韁哀求道:“鄭兄!救兵如救火??!”

  遠處的濃煙就是瞎子都能看見,戰(zhàn)況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要是把兵全丟了,這兩員韓將即便活著回到韓國,一個“敗軍失兵”的罪名也是跑不掉的。

  魏軍主將此時也是兩難,繼續(xù)前進肯定不行,留守營寨的兵卒大部分是郡兵和整編來的真盜匪,若真是趙國的精銳來奪寨,恐怕連一個沖鋒都擋不住。

  可若不救韓軍營寨也不行,影響了兩國邦交,他這小小的三流武將同樣吃罪不起。

  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魏軍主將一咬牙道:“給你三百兵馬,你二人自去救援!”

  話音剛落,魏軍留下一百常備軍,兩百郡兵,頭也不回的撤了,只留下兩員韓將在風中凌亂。

  六十名精銳親衛(wèi),一百常備軍,兩百郡兵,近四百人看似不少,可真正能野戰(zhàn)的,也只有一百六十人,剩下的二百人在野戰(zhàn)中除了吶喊助威,也就只能打打順風仗。

  就這點人還怎么救援營寨?

  在親衛(wèi)的口中,趙軍圍攻營寨的可是有兩三千人呢!就算這里面只有一半常備軍,也不是如今他們倆能抗衡的。

  可魏軍已經(jīng)撤了,他們能怎么辦?只能硬著頭皮硬闖了。

  回頭再說魏軍主將,他帶著人火急火燎跑回來才發(fā)現(xiàn),除了營寨周圍插著幾支箭矢,連一個所謂的“趙軍”都沒見。

  叫出守城的將領一問才知道,周圍的樹林中煙塵滾滾,幾十名騎兵游弋騎射,像極了趙軍精銳“胡衣衛(wèi)。”

  在趙國的常備軍中,有一支最精銳的部隊號稱“胡衣軍?!?p>  他們的實力與韓國的“材官,”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等同。

  唯一不同的是,韓國的“材官”重弓弩。魏國的“武卒”是重步兵。而趙國的“胡衣軍”則是不折不扣的車騎混編部隊。

  “騎射”是趙國胡衣軍中“胡衣衛(wèi)”的重要標志,列國的軍隊很少能做到。

  而且這支騎軍裝備齊整,一看就不是易與之輩。能在樓邑境內出現(xiàn)成建制的騎兵,除了趙國還能有誰?

  守將的分析是對的。

  可怪就怪在,這支騎軍來去匆匆,等魏軍主將回軍之后,他們已經(jīng)消失在遠方的密林中無影無蹤了。

  “壞了!中計了!”

  反應過來的魏軍主將馬上就看出了不對,這些騎兵的目的明顯是在逼迫他退軍,那趙軍的目的是什么就顯而易見了。

  沒錯!

  如今的魏軍主將已經(jīng)可以肯定,攻打韓營的軍隊就是趙國的正規(guī)軍。

  否則在樓邑境內,別說成建制的騎兵,就是能找出來幾十個都困難。

  就連他的魏營之中,除了武將和一些親衛(wèi),也沒幾個有這樣的實力。

  他可不知道,魏營的守將為了推卸責任,直接將一二十人的騎兵說成了成建制的“胡衣衛(wèi)?!?p>  此時的他來不及解釋,囑咐守將但有不敵馬上求援。并派出親衛(wèi)前往交關報信后,立馬后軍轉前隊,火速出兵追趕韓將。

  可等他千辛萬苦一路急行剛出北山,后面求援的騎兵又來了,而且這次告訴他情況危急,“胡衣衛(wèi)”已經(jīng)迫近營寨一箭之地了。

  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當然是即刻回軍救援營寨了。即便他已經(jīng)能隱約聽到遠處的喊殺之聲,可死道友不死貧道,先解了自家的危險再說吧!

  雖然他隱隱約約感覺到事情不太對勁,可魏軍主將卻不敢賭,萬一攻寨的真是趙軍的主力胡衣軍怎么辦?

  就這樣,魏軍再次走了回頭路。

  一心想和趙軍廝殺一場的魏軍主將回來后差點沒氣岔了氣,別說敵人,連“胡衣衛(wèi)”的毛都沒一根。

  這時候他要是還不知道自己中計了,那他就真是頭豬。

  而魏軍在山中反復轉圈的時候,兩員韓將帶著麾下也一頭扎進了姬陽的伏擊地點“一片峽?!?p>  一片峽距離韓營兩里半左右,一面是陡峭的懸崖,一面是干涸的河床。河床與山崖之間,有一條不足兩米的小路連通兩端,路面與河床的落差小的有數(shù)米,大的有十數(shù)名,是一處天然的險地。

  這樣的地形若放在平時,兩員韓將在行軍途中碰到的話,一定會派遣斥候探路,可現(xiàn)在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

  遠處的滾滾濃煙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們,營寨已經(jīng)到了被攻破的邊緣。

  即便如此,兩員韓將也沒有大意。而是將三百六十人的隊伍一分為二,一人打頭,一人斷后,前軍走出一片峽后,后軍再快速跟進。

  不得不說,這兩人就算不是名將,在普通三流武將中也可以算的上是沙場宿將了。

  可他們這點智謀,與廝殺了一輩子的郝萌和宋憲比,明顯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前軍走出一片峽,眼前是一條蜿蜒上山的小路,小山并不陡峭,依稀長著一些荒草,眼前景象一覽無余;這樣的情形,也讓帶隊的韓將放松了下來,帶著隊伍快速前進想要越過小山。

  可就在他們走到一半的時候,姬陽從山背處策馬而出,手握鑌鐵戟直取開路的韓將。

  “列陣~!快列陣!”

  忽然出現(xiàn)的一哨人馬讓韓將大驚,不住的呼喝麾下士卒列陣而守。可一路急行軍而來的士卒隊伍拉的太長了,根本就無法快速展開隊形。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將只能硬著頭皮,帶著身邊的三十名親衛(wèi)策馬迎戰(zhàn)姬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