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武德二年八月。
帝都乾清宮后,項熾收到了俞光的請罪折子。
折子里面有兩件事情:第一尼拉王楚浩和王后虞雅已經(jīng)平安抵達了尼拉,并且正式宣布成為大楚的附屬國,海軍分部也在緊密的組建當中,因為楚浩的原因和海賊的兇猛,因此尼拉分部的招兵情況極為迅速,短短時間內(nèi),已經(jīng)超過了六千之數(shù),另外所需的戰(zhàn)船,糧草,也皆由尼拉王室負責。
第二:由于許尤的出手,羋曦和惡鯊郝坤似乎被暫時震懾到了,兩大海賊團完全消失在了沿海一代,就連錦衣衛(wèi)暗諜一時也聯(lián)系不上,因此項熾所令之一個月內(nèi)進行全部剿滅,已然有些困難,所以上書請罪。
項熾看完之后,倒沒有太生氣,羋曦和惡鯊郝坤的實力的確很強,他們?nèi)羰且樱\姶_實難以緝拿,且楚浩平安抵達尼拉,尼拉平穩(wěn)過渡,朝廷的第一任務已經(jīng)完成,尼拉六千多個島嶼,將盡歸大楚。
名義上罰了俞光一年的俸祿后,項熾便不在理會了,海軍已經(jīng)漸漸成長了起來,很多事情不需要時刻提醒,俞光自己就能解決。
這一天,在殿內(nèi),秘書長楊士奇拿著一份奏折,恭敬道:“陛下,這是臣擬的關(guān)于南巡的計劃”
如今朝廷大事有內(nèi)閣五相,六部尚書,陸軍有五軍都督府,海軍有海軍本部,密諜有錦衣衛(wèi),西域有事務所,每個部門皆能嚴密的運轉(zhuǎn),且都是他項熾的嫡系,老一代的除了徐拱,沈叢等外,基本上都退下了,而縱然是留下的,也完全按照他的意志來行事,因此項熾決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北狄的國內(nèi)現(xiàn)在一團糟,高句麗同大楚正在蜜月期,因此北面邊境暫時無礙。
所以他打算先南巡,再考慮北巡,而南巡的終點就是益州,因為如今最有可能給大楚惹麻煩的就是南莽了。
項熾接過一看,南巡的地點,以及陪同的名單一一寫在上面,仔細看了一片后,道:“除了我大楚的重城之外,還要加上一些貧困地區(qū),朕要會見各地的一些代表”
“是,陛下”
“另外陪同的名單里面,把皇家科學院院長畢倫的名字也加上”項熾吩咐道。
“是”
“時間就定在本月八號,不可再拖延了”
“遵旨”
“還有,一定要嚴令各地,絕不能大興土木,除了原有的宮殿之外,帝駕一律落踏選定的富商之家”項熾囑咐道。
“是”
“好,你下去安排吧!”項熾揮手道。
“諾!”
楊士奇走后,鄭三寶帶著魏忠走了進來。
“拜見陛下”
“朕很快就要南巡了,這一次你就不必跟著,好好留在帝都,替朕把控朝局”項熾吩咐道。
“遵旨”
“另外高句麗那邊有消息了嗎?”
“還沒有,不過請陛下放心,白狐已經(jīng)成為王妃了”
“好,太安靜的王國讓人心里不安,時刻都不能放松”項熾吩咐道。
“是”
。。。。。
三天過后,長長的車架叢皇城承天門而出,隨行的有兩千羽林衛(wèi),一千御龍衛(wèi),以及數(shù)十位宮女和太監(jiān)。
陪伴的有,西都督呂飛,御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紀晨,文淵閣大學士解晉,大楚首富沈萬千,以及秘書處三楊,太監(jiān)總管鄭三寶。
至于后宮的諸女,項熾一個都沒有帶,因為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自從登基之后,似乎項熾基因強了,很多都懷孕了,因此干脆都不帶了,免得后宮不寧。
出了洛陽之后,帝攆內(nèi)的項熾微微抬起了車簾,頓時一片片綠油油的田野浮現(xiàn)了出來,此事有些農(nóng)民看到車架后,連忙跪在田內(nèi)當中送行。
如今的項熾威望太高了。
放下之后,項熾對著坐在一旁的楊士奇道:“第一站是長安吧!”
“真是,陛下,長安乃多朝古都,底蘊深厚,且自九色驚鴻之后,長安的發(fā)展速度是最快的,他們是第一個實行了教育制度,第一將將玻璃大規(guī)模擴張,第一運用皇家科學院的水泥,進行高樓搭建,也是第一開辦手搖紡紗機廠的所在,另外長安還是西域與我大楚的絲綢之路總匯聚地,上個月長安百姓平均收入高達十點一兩銀子,這在整個大楚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楊士奇立刻匯報道。
“長安令是狄英吧”項熾問道,長安乃歷朝歷代的重城,因此一般不歸屬與郡,州,而是完全獨立的,而長安令自然就是長安最高職位。
“真是”楊士奇點頭后,道:“狄大人,乃是張相的得意門生,宣宗十三年的進士,厲任豫州判佐、并州法曹、徐州治中后,擔任了長安令,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四年了”
“哈哈,朕在奏折上不止一次的看到他,這個人很有闖進和改革的精神,朕甚至多次有沖動打算調(diào)他入京,但最終覺得讓他管理一方更好,這一次去長安,朕要好好看看,若是可以的話,朕打算給他再挪挪窩”項熾輕輕一笑。
“陛下是打算把滬城的重任交給狄大人嗎?”楊士奇低聲問道。
“這個還要再看看,滬城關(guān)系到來未來大楚聯(lián)通海域諸國的最大門戶,因此沒有真正的本事,沒有廉潔公正,朕是不會用,不過說句實話,若不是你們?nèi)值苜Y歷太淺了,朕很想把你們調(diào)過去”項熾欣賞的說道,楊家三子的確各個英才,尤其是楊士奇,更已經(jīng)成為項熾的貼身人,不管是什么事情,楊士奇都會準備妥妥當當,不管他問什么,楊士奇都能舉一反三。
“陛下,您過獎了,臣等能跟隨陛下身邊學習,比哪里都好”楊士奇崇敬道。
“哈哈,你們總不能一直在朕的身邊,狄英就算合適,一個人也忙不過來,要找其他人幫幫他,你覺得你二弟和三弟,哪個更合適”項熾問道。
一般人聽到項熾這樣問,估計會謙讓,但楊士奇確仔細的思考了起來,很快道:“臣覺得三弟楊傅更合適,他為人最為謹慎,小心,瀘城既然了有了狄大人這樣的開創(chuàng)之才,那就必須要一個小心的平衡,如此滬城的發(fā)展才能快而平穩(wěn)”
“恩”項熾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先去長安看看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