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異變之破碎大陸

第二十三章 凱特

異變之破碎大陸 逐墨xzy 2355 2021-08-04 18:41:38

  夜晚

  尼果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不知道自己躺了多久,只記得那個破鬧鐘滴滴答答的一直吵個沒完。

  月亮出來了,他躺的位置看不到,只見著被染得灰白的云。

  閑的無聊起身望向窗外樓下的小區(qū),他住的樓層不高,從窗臺看下去正好能看清下面的廣場。

  占著大片空地的幾塊草坪,鋪著簡易玫瑰條紋的灰白石板路,不知道按什么規(guī)律分布的垃圾桶,還有立在路旁的太陽能板路燈。

  路燈已經(jīng)亮了,在立柱旁畫著亮白模糊的圓暈。

  廣場人不多,幾個小朋友在玩耍游戲,三兩身影腳步匆匆,還有一對相擁的情侶……應(yīng)該是情侶,兩人坐在兩盞路燈中間的黑暗中分不太清楚。

  他看了眼鬧鐘,以前這個時間點廣場挺多人的,有人遛狗,有人閑逛。大爺大媽們會去廣場上瞎溜達,煩悶一天的藍白領(lǐng)下樓散心,吹吹風(fēng)。

  有時還會有大爺大媽們一起跳跳廣場舞,前面領(lǐng)舞的把舊音響聲音調(diào)到最大,喇叭里傳出土味音樂,吵得人睡不著。

  太陽落下很久了,氣溫卻沒下降太多,悶熱的天氣讓人沒了下去的欲望,不如待在家里吹吹空調(diào)。

  今晚的月亮很圓,躺在棉花質(zhì)感的云層間,皎潔、冷冽、又有些深邃。

  像那個男人的眼睛。

  尼果回憶著他站在高臺上,黑色燕尾服筆直整潔,身形沒有那些苦練多年的大塊頭的威懾感,卻顯得有力而和諧,如匠人精心雕琢出的完美。

  烏黑的頭發(fā)下的面容有著些許異域特色,像是浸水的玉點上異域的美糅合濃縮的色彩,無法觸及的神秘遙遠。

  男人舉手投足總讓人想起如今似乎只存在于名著小說的,那些真正高雅的紳士。比之更多幾分似不屬于人間的冷冽……

  尼果張開手放松身體后仰,任由身體落下,砸在床上,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忘了是哪里看到的一種說法,說人處于熟睡中有時會突然有墜落感,然后清醒。

  他們解釋說那是人類祖先猿人時期為了躲避危險,睡覺會選擇大部分野獸沒法接近的高處。下墜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自我保護,從那時一直記錄在人類的意識中保留到現(xiàn)在。

  尼果挺喜歡這種下墜感的。

  下落時那短暫的只有客觀法則束縛的自由,以及意識中絕對到來的終點,總會帶給他大多時間都無法觸及的真實感……

  先祖遺留的說法,他不知道真假,只是下意識愿意認(rèn)同。至少比起數(shù)據(jù)和理論構(gòu)建出的蒼白的模型,前者更讓人心血沸騰。

  揮舞利爪,露出尖銳的長牙,在蠻荒中與匍匐的野獸對峙。純粹簡單的本能如看不見陰風(fēng)環(huán)繞,在時間中變成生存的詭計,網(wǎng)住猙獰的猛獸。

  鮮血在暴力中四濺飛散,化作火與飛星,在那強壯的軀干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石塊在揮砍的中變作鋒利的石斧,砍下那不可一世的猛獸的骨和肉。

  那粗獷可怖的吼聲在歷史的長河中化作生命的贊歌,蘊含著著原始和蠻荒的美……

  當(dāng)然,這些都是建立那些寫在課本和文章里,依照所知曉的事和物做出的虛假推論,能得到時間之神的肯定。

  而對尼果來說,現(xiàn)在的他連下墜時短暫的真實都不能確定是否存在。

  依照眼前可見可觸摸的,構(gòu)建的大多數(shù)人視為圭臬的所謂自然規(guī)律都存疑的時候。那些主觀臆想中生出的所謂真相,更像是廢土中游蕩的詩人的自我安慰罷了。

  ……

  “所有的你們所知曉的一切,不過是他們想讓你們知道的,僅此而已?!?p>  K

  凱特

  那個男人的名字。

  尼果回想起喧鬧的人群,懷疑、質(zhì)問……那個男人——凱特,他無動于衷站在高臺上宣言。

  說話時聲調(diào)總在一個不大的區(qū)間擺蕩,沒有歇斯底里的吼叫、沒有故作高深的壓低腔調(diào)。卻透著宛若君王的宣言,人們只能服從的無力感。

  他站在高臺上看著喧鬧的人群,好似牧師手按在圣經(jīng)上,看著棺材里尚未腐朽的尸體做著最后的彌撒。

  ……

  借著微弱的月光,尼果認(rèn)出了掛在墻上日歷的那個大大的數(shù)字,他拿起床頭的兩塊小東西——一塊橡皮、一塊小鵝卵石。

  他站在窗前,鵝卵石橡皮被高高拋起,落下……

  夜色中的遠方微弱的月光好似被吞噬,只留下深邃的黑,似是被什么破開了個大窟窿。

  按照凱特的說法,十三天后神跡會再次降臨。

  他們知道凱特說的是不久前出現(xiàn)在A市上空的那些景象。

  有人質(zhì)疑說,那是凱特,或者他的團隊一起弄的高明的“把戲”。哪怕再來一次也是把戲。

  可那晚不止A市,事實上世界各地都出現(xiàn)了,只是和A市夜空的有些許不同。

  和過往那些像是打滿馬賽克的、或者一壓根兒看不出仍何細節(jié),全憑猜測的,所謂不明飛行物、水怪、類人生物不同。

  這次的目擊者成千上萬,高清照片、視頻在網(wǎng)絡(luò)上瘋狂傳播……

  如果那些——應(yīng)該叫海市蜃樓?新的投影技術(shù)?或者別的什么自然現(xiàn)象……隨便他們什么說法——那樣的事能在發(fā)生一次的話,不管是不是他或者他們的高明把戲,也都可以稱作神跡了。

  凱特好像從沒有稱呼過那些為神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稱呼會讓他像個可恥的神棍。

  其實從宴會開始他的言辭表現(xiàn)就挺像中世紀(jì)的神棍。

  委婉點的說法,就是個沉迷神秘學(xué)的瘋子。

  神跡?

  那有什么關(guān)系?

  口袋會因此多出幾百塊錢嗎?幻象再出現(xiàn)一次就不用吃喝拉撒了?就不用上課啦?

  哦,后面這個好像真可能發(fā)生……

  可那真有什么用嗎?

  人們猜測那些幻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試圖解析它們的意義,以此得到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猜論。

  什么滅世災(zāi)難前兆??;

  什么其它世界將要入侵地球?。?p>  更有甚者直接套用網(wǎng)絡(luò)小說里的言論大談地球復(fù)蘇;

  ……

  好像一定會有什么事發(fā)生。

  除了那群忙著找出所謂科學(xué)解釋的官方及相關(guān)人員之外,好像沒有“這只是和我們的世界無關(guān)的一次影像呈現(xiàn)”之類的話。

  也可能只是沒人關(guān)心,所以不存在。

  他們的高談闊論,言辭間仿佛這世界必須發(fā)生點什么,必須有什么改變。

  那高昂的熱情讓人覺得他們都是開拓者、先鋒,是激進的尋求改變的人。

  可事實上沒有多少人喜歡改變。

  人們會克服恐懼,會為了新鮮感、好奇去接受新的事物,但很少會為了平靜的不同而改變自己習(xí)慣的一切。

  世界像是老式放映機燈光前的膠卷一直在往前跳動,聚焦到大多數(shù)人身上卻只有定格的寥寥幾張。

  在對外界事物的認(rèn)知接收廣度足以構(gòu)建自己穩(wěn)定的世界后,很少有人會主動和外界做等量等價的訊息交換。

  那只是沒有意義的置換,并不會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好。

  而大多時候維持現(xiàn)狀好過無意義的改變。

  所以沒有改變的意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