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這邊的陣型是散開的。
為了給公孫瓚足夠壓力,劉和故意放開了一面,所要做的圍三闕一。
劉和處,不管是步卒,還是騎兵,都做好了臨戰(zhàn)準備。
然而,準備歸準備,交觸歸交觸,公孫瓚的這支騎兵是從側面而來,幾乎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以為是尾敦回來了,既然圍困住公孫瓚,沒有看到其中有人沖出,也就沒有想過,這些騎兵會是公孫瓚的麾下。
這也是公孫瓚早就設下的伏兵。
便是做出在村中駐營的模樣,公孫瓚早就趁夜,將騎兵中最精銳的士卒,悄然的轉移了出去,為的就是在戰(zhàn)局中,好起好奇兵作用!
將這些騎兵派遣出去,剩下的大抵是傷殘,方才營前涌出的那些士卒,騎兵,根本就是公孫瓚故意為之,想要吸引住劉和的注意力。
從一開始,公孫瓚就沒打算出營盤。
除卻心胸狹隘的毛病,公孫瓚在幽州縱橫多年,能在外族人留下名號,公孫瓚本身,如何沒有些識兵本領?
這一邊。
鮮于輔統(tǒng)領弓箭營,以步卒嚴守,早已與后軍分開了,看這騎兵行軍方向,分明是鮮于輔所在的位置!
弓箭手速來最弱于近戰(zhàn),更何況于優(yōu)勢俯沖的騎兵,若被騎兵沖擊,簡直是毫無還手之力。
“鮮于輔!小心,那是公孫瓚的騎兵!”
小黑高聲呼喊鮮于輔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
積蓄了沖勢的騎兵,沿著弓箭營一側,斜刺著奔襲,片刻間將弓箭營沖散了一半,更有許多弓箭手不能躲閃,被騎兵連番挑殺!
那些守衛(wèi)弓箭手的步卒,手中提著櫓盾,身形更緩慢,根本無法應對騎兵,有些甚至沒有反應過來,便被沖擊掠勢倒下,隨后又被馬蹄踐踏。
轉瞬間,方才還在齊射的弓箭營,只剩下一片哀嚎。
守衛(wèi)著劉和的親衛(wèi),向后縮成一團,將劉和嚴嚴實實的護住。
面對這等突兀情況,劉和臉色變的煞白,口中連連呼喊著:“怎么辦,這可怎么辦!”
小黑不再猶豫,快步走到劉和身前,高聲道:“請主將下馬,讓我騎著主將馬,領人去攔住這騎兵?!?p> 劉和茫然的看著小黑,連連點頭,急促道:“快,快,小黑!給你,給你!別讓他們沖過來了!”
抱著馬兒脖頸,劉和斜著身軀,翻了下來,倉促之間,落地腳掌不穩(wěn),打了個趔趄,險些摔倒在地。
前方,受了尾敦放火,公孫瓚營旁,已經(jīng)不能控制火勢,眼看著公孫瓚營前又涌出了許多步卒騎兵,小黑顧不上理會劉和,扯著韁繩,向后振臂高呼,喊道:“有卵子的,跟我著打他娘的,待到勝了,拿人頭跟我換軍功!”
眾人識得小黑,也識得劉和的坐騎,看到小黑當先沖出,便有騎兵隨著身后,跨過與弓箭營留出的空隙,隨著小黑一同向著公孫瓚騎兵迎去。
正因為小黑反應過于迅速,在弓箭營半處,將這騎兵攔住,使得后面弓箭手沒有被騎兵波及。
鮮于輔引著弓箭營,還有步卒,得了喘息之機,才能向后退卻,終于歸還到軍伍中。
眼看己方的騎兵,已經(jīng)與公孫瓚騎兵糾纏在一起,鮮于輔奔到劉和身旁,看到劉和除了臉色差些,渾然沒有受傷模樣,心中安定許多。
“少主!尾敦燒了公孫瓚營盤,公孫瓚已經(jīng)傾巢出動,屬下想統(tǒng)領步卒,援助小黑,讓公孫瓚不能突圍!”
“??!”
劉和似緩過了神,連連點頭,呼喊道:“快!你去幫小黑,不要管我!此戰(zhàn),我們必須要勝利!鮮于輔,你…你不要讓我失望??!”
“得令!”
鮮于輔左右回轉,口中大聲叫著幾個將領姓名,便是運送糧草的輜重營,也被鮮于輔喚過隨他前行。
雖然擔心劉和安危,但是鮮于輔知道,此戰(zhàn)若是敗了,以公孫瓚心性,加上騎兵驍速,劉和怕是絕難逃出。
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助少主勝了此陣!
公孫瓚沒有想到,尾敦領著騎兵,繞過了村后,以不明的東西,燒了營盤,手拋火引遇火即燃,比火箭威力更大,往往落到一處,變使得火勢更旺。
這等事物,公孫瓚先前根本沒有聽說過。
不過,火勢讓公孫瓚終于改變了主意。
設下的伏兵,一擊得手,公孫瓚當即決議,既然營盤被毀,那就與騎兵一同,沖殺出去,到了此時,仍然沒有看到劉策,高順的軍伍,那說明這兩支精銳,多半沒有在此,極有可能去攔阻援軍去了。
亂軍之中,只要擒殺了劉和,眼下局面,立時便會扭轉。
于是,公孫瓚領著營中的士卒,盡數(shù)沖了出來。
看到小黑與自己的伏擊騎兵近戰(zhàn),公孫瓚本欲繞過,直插入劉和腹地,捉住劉和,隨即便看到,鮮于輔領著幾乎全部的士卒,騎兵,幾乎是破釜沉舟之勢,迎面撲了過來。
這等局面,也讓公孫瓚突襲的想法不能達成。
眼看著騎兵被纏住,自己倉促間聚集的士卒,陣型散亂許多,目色極遠處,仍沒有援兵過來,公孫瓚猶豫著是否要先行撤退。
畢竟,選這村落時,公孫瓚早探明了周圍,定下了撤退的路線。
然而,這猶豫時間,公孫瓚已經(jīng)沒有了最后的時機。
前方,麾下士卒與鮮于輔交接上。
后方,機緣巧合之下,隨同尾敦放火的騎兵,已經(jīng)歸來,儼然是形成了兩面夾擊的態(tài)勢。
將后背放任給敵人,這是騎兵最大的忌諱。
此時,公孫瓚心中涌出莫名絕望,再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舍了麾下,便朝著左側分處。
兵法有云,臨戰(zhàn)不決者,無勝。
這場廝殺,沒有持續(xù)多久。
原本受了幾場敗仗的士卒,在看到公孫瓚逃跑時,爭相跟隨公孫瓚逃竄,這也讓公孫瓚再也無法遁形。
隨著“投降不殺”的喊聲在戰(zhàn)場起伏,多數(shù)的士卒放下武器,跪在地上祈降。
識得公孫瓚,又一直死死盯住公孫瓚的尾敦,根本沒有顧忌其它的士卒,眼中唯有公孫瓚一人,引著騎兵,直向公孫瓚追去。
尾敦押著公孫瓚來到劉和身前時,距離大戰(zhàn)伊始,不過半個時辰。
董蒙
扶我起來,我還能再寫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