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群人的領(lǐng)頭人——吳連護法,此刻正站在不遠處,他腰板挺直,雙手背后,他眉頭緊皺,面帶憂色地看著眾人。
這些被派遣去管理產(chǎn)業(yè)的盜門銅手們當(dāng)慣了土皇帝,如今齊聚在一起,誰也不服誰,自然顯得一片混亂。
這倒是吳連沒有想到的,在他看來,這些盜門銅手實在不堪,同樣是銅手領(lǐng)事,可論組織性,他們不但遠遠比不上分部中的盜門銅手,甚至連那些鐵手也要強于他們。
雖然他們實力更強,但這些人之間毫無默契,這樣的一伙人聚集在起來,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烏合之眾。
這些人議論許久,嘈雜聲大起,卻始終不停,聽得吳連心中一陣嘆息,就憑這些烏合之眾,如何能夠為逝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突然之間,門外傳來一聲疾呼:“卞黎銅手到!”
眾銅手議論一緩,吳連也急忙向大門看去,他的眼中顯現(xiàn)出了一絲精光。
這個卞黎銅手的年紀不大,據(jù)說只有二八之齡,但他的實力和手段,確是一點也不弱。
在吳連看來,這些人加起來也不如一個卞黎。
畢竟他早就收到了消息,襲擊銀鉤坊的三個捕快居然在銀鉤坊中被盡數(shù)殺死,而且這三人中甚至有一個后天四重的捕快。
能在銀鉤坊中殺死這三人的自然是卞黎了,卞黎既然能殺死這三人,那么他的實力至少在后天五重的程度,比起后天六重的自己也相差不多。
有著如此實力的卞黎若是加入殺牛會,殺牛會自然是實力大漲。
一道衣擺落入了門中,卞黎一腳踏過門檻,落在鐵力木所制的地板上,發(fā)出一聲輕響,可不知為何,這聲輕響竟然久久不絕,越傳越遠,甚至蓋過了這些銅手們的嘈雜聲。
這些銅手們實力不濟,自然不清楚這一道腳步聲的意義,可坐在上座的吳連卻是眼皮一條,心中大吃一驚,這卞銅手好深的內(nèi)力!
這等內(nèi)力,便是他吳連也比不過吧?
他可是后天六重的武者,這卞黎不過十六歲,如何能有如此高深的內(nèi)力?莫不是因為他得了什么神功秘籍?
卞黎倒是不知吳連心中所想,不過他這一腳,也確實有著示威的意思,他雖然想加入殺牛會,但他可不想被當(dāng)槍使,要想獲得最大利益,自然要在殺牛會中占據(jù)一席之地。
對于這樣一個新建立不久而又以報仇為凝聚力核心的組織,實力就是說服力。
踏出顯示內(nèi)力的一步之后,卞黎便收了內(nèi)力,走進大堂,他的身后還跟著桃月和方證。
桃月和方證與自己一同前來,更是自己患難與共之人,他斷然沒有讓他們兩人在門外等待自己的理由,便讓兩人跟在自己身后。
只不過他這一舉動確是犯了眾怒,一眾銅手看見桃月與方證之后,心中卻頗有些不是滋味。
大家都是銅手,我們的部下都待在屋外,你將這些手下帶進議事廳,豈不是太不將我們放在眼里?
他們原本就戾氣深重,如今看見桃月二人,卻是再也無法按捺心中的戾氣,一個銅手當(dāng)即站了出來,對著卞黎怒吼道:
“卞銅手!你將你的部下帶進議事廳是何意思?”
卞黎深深看了那怒吼的銅手一眼,輕聲反問了一句:“是何意思,你看不出嗎?”
桃月是他的親近之人,而方證并非盜門中人,再加上如今銀鉤坊不再,他們兩人與自己患難與共,又豈能是上下關(guān)系?
他一進大門便看出了這些盜門銅手的自由散漫,這些人身為盜門銅手,管理一街之地,如今聚集在一起,自然是互不相服。
不過他既然想在殺牛會中占據(jù)一席之地,自然要立威以懾眾,否則憑他這尚未成丁的年齡,這些老江湖莫說是服自己,就算平等對待自己也不容易。
于是他才頗為傲氣地說出那句話,所謂殺雞儆猴,既然這個銅手站了出來,卞黎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立威的機會。
那銅手聽卞黎之言,心中怒火大盛,昂起胸膛,向前一步踏去,想要教訓(xùn)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那銅手的身高足有八尺,而卞黎不過七尺的身高,這銅手在卞黎面前,就如一個巨人一般。
后方的吳連看著底下兩人的動作,眼睛微微一瞇,卻是不動聲色,靜靜看著卞黎。
他也想看看這卞黎的實力如何,若他真是浪得虛名,自己也好早做打算。
卞黎睥睨了那銅手一眼,身形一晃,在眾目睽睽之下,竟然一瞬之間便挪身到那銅手的身前眾人連他的身形都沒有察覺,便看見他與那銅手的距離僅余一尺。
此刻卞黎左手提著的長劍,長劍上的綁帶依舊顯得十分破舊,劍鞘已老,更顯得這把劍樸實無華。
他劍鞘指向那銅手的喉嚨,劍鞘尖輕輕碰在那銅手的喉結(jié)上,他出手十分迅速,在場眾位銅手,竟沒有一人看清他出招的軌跡。
那銅手面色大駭,他眼睛瞪大,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的喉結(jié)因為咽唾沫而上下起落,碰在劍鞘尖上,讓他的心中生起陣陣寒意。
這一劍,若是沒有劍鞘,他恐怕已經(jīng)死了吧。
他驚恐地捂著脖子退后一步,面色忍不住地發(fā)白,再也不敢挑釁卞黎,只得退后到其他銅手身后。
其余銅手則是一臉錯愕,他們還沒看清卞黎如何出手,兩人的爭斗就這樣結(jié)束了?
據(jù)說這少年殺了三個捕快,那消息莫非是真的?看見卞黎出手的速度,他們便篤定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在他們看來,這卞黎的實力著實恐怖,恐怕他們在場諸人,除了吳連護法,沒有人能接的住卞黎一劍。
吳連護法同樣看著卞黎對那銅手出手,只是與這些銅手不同,吳連的眼里遠超其他人,他捕捉到了卞黎迅捷無比的動作。
可即便如此,吳連也是吃驚地?zé)o言以對,他忖度若是卞黎這一劍朝向自己,他就算接住也要花些力氣,可是卞黎不會只出一劍,若真是生死搏斗,不出三十招,他必敗無疑。
管言
漢尺一尺等于二十三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