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刻充滿溫馨的書房相比,自大將軍何進死后,整個雒陽徹底亂了。
司隸校尉兼中軍校尉的袁紹,以及打著為何進報仇為名義的吳匡、張璋、袁術(shù)等人。陳兵于青瑣門外,揚言盡誅閹宦。張讓等人惶恐不已,先吩咐眾人守好宮門,急忙奔長樂宮尋何太后而去。畢竟如今大將軍何進已死,何太后是大漢名義上的掌舵人。張讓、段圭等人沒有想到的是,大將軍何進在時,何太后的話還有一定的作用,如今何進已死,群臣中愿意聽從何太后的,幾乎沒有。除了那些堅定的?;庶h,其他人對何太后根本不在意。
……………………
酉時剛過,就在劉辯和唐姬用過晚飯時,門外有人求見,言:奉恩師王越之命,來此守護陛下,聽候差遣。劉辯開門迎接,見十余人立于門外,經(jīng)過詢問才知道帶頭之人,正是王越高徒史阿。其余人等,盡是死士。正是王越多年來暗中培養(yǎng)。
劉辯對史阿自然是一番好言安慰。暗自得意:沒想到招攬了王越,還帶來了史阿,真是瞌睡了,有人遞枕頭。如今正是缺人的時候,這史阿將來成就不在王越之下,不但是曹丕的劍術(shù)老師,還是曹魏的一個領(lǐng)兵大將。估計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導(dǎo)曹丕,所以歷史上名聲不顯。
史阿今年十四歲,將來可以做曹丕的劍術(shù)老師,可見其劍術(shù)天賦得天獨厚。不過現(xiàn)在比起王越卻是差些火候,但絕對是個高手,挑戰(zhàn)軍中精銳二三十人,不在話下。其余十人盡是死士高手。
看著史阿等人,劉辯終于放下心來。將眾人在隔壁房間安頓好,好好安慰一番,就回到書房。
先好好溫言一番,勸唐蓉先去里屋安睡,又讓小翠拿來筆墨寫了一封書信,是給典軍校尉曹操曹孟德的。
給曹操寫信是劉辯想了好久才決定的,因為時至今日,劉辯始終相信,天下人絕大多數(shù)仍心向大漢。包括曹操、劉備、孫堅等人。至少在十八路諸侯討懂之前是這樣。
曹操和劉備,劉辯現(xiàn)在不好評論,根據(jù)歷史記載,曹操這個時候應(yīng)該是心向大漢的,因為就在何進聽信袁紹之言,欲招董卓進京誅殺十常侍時曹操對何進曰:“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dāng)假之權(quán)寵,使至于此。若欲治罪,當(dāng)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何進怒曰:“孟德亦懷私意耶?”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p> 通過這些話,至少可以看出此時的曹操已經(jīng)頗有見識,而且竭力的想阻止何進的亂天下之舉。
只除首惡,這一點劉辯和曹操不謀而合,宦官是殺不盡的。宦官手中的權(quán)利來自皇帝,可以說宦官就是皇帝的家奴,基本每個朝代的后期,都會出現(xiàn)宦官干政這樣的事,與其說是因為皇帝昏庸,倒不如說是皇帝的無奈。因為每個朝代后期都會出現(xiàn)官僚階層固化,皇權(quán)受到威脅這種事,是因為朝堂上各種勢力平衡被打破,這個時候多少聰明一點的皇帝都會想辦法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打一派,拉一派,是皇帝的慣用伎倆,用已延續(xù)王朝的敗亡時間。然而,當(dāng)朝堂之上一家獨大時,無疑,在深宮中長大,不了解朝堂之中到底該相信何人的時候,宦官就成了皇帝唯一的選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明末,魏忠賢在的時候一直都在全力壓制東林黨人,國家還算安定。沒想到朱由檢登基,自作聰明,在沒有準(zhǔn)備的情況下,直接誅殺魏忠賢,重用東林黨人,結(jié)果造成東林黨一家獨大,縱使朱由檢還算賢明,也是無力回天,直到死前才明白魏忠賢的作用,也為時已晚。臨死前,曹化淳還對崇禎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崇禎深以為然,甚至還秘密派人收斂魏忠賢尸骨,專門祭奠了一番。
劉辯相信一直想做個“平西大將軍”的曹操,此時一定是心向大漢的。人都是這樣,如果沒有幾會,就想辦法混更高的位置,能名留青史自然最好。如果一旦有了機會,就一定會有各種想法,因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曹操也是如此。劉辯現(xiàn)在就是在想一個不給曹操這個機會的辦法。對于結(jié)果如何,只能盡人力聽天命。
至于劉備,劉辯想的就要復(fù)雜的多,因為劉備始終以漢室宗親自居,這一點劉辯沒有懷疑,因為這是當(dāng)著滿朝文武的面,劉協(xié)親自承認(rèn)的,雖然中間有劉協(xié)想找個依靠的原因,但是也證明劉備應(yīng)該是漢室宗親無疑。哪怕是已經(jīng)過了十幾代,哪怕是當(dāng)時天下姓劉的隨便拉一個就很有可能是漢室宗親。
對于劉備,后世的評價截然相反,一直在仁義和虛偽之間相互撕扯。仁義就不說了,虛偽這一點劉辯表示懷疑。劉備一生以仁義自居“仁義之名布與海內(nèi)”可謂是天下皆知,不管再怎樣落魄,走到哪里都受到高規(guī)格接待。不管是陶謙、袁紹、曹操、劉表等都是如此。雖然大半輩子一直打敗仗,始終有一幫牛人不離不棄。大家熟悉的有關(guān)羽、張飛、孫乾、糜竺等人。想到這里無非是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真仁義,一種就是假仁義。假仁義的話就需要一個字“裝”,還要裝的逼真,因為要瞞過和自己關(guān)系親密的人,這很不容易,還要瞞過天下人,就更不用說了??梢哉f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大部分功勞要歸于劉備的“仁義”上。正是因為仁義,才會有大量的人才慕名來投,才能使他擁有屢敗屢戰(zhàn)的資本。就算是裝的,能裝大半輩子,也不是常人所能及。
至于現(xiàn)在,劉備應(yīng)該在公孫瓚那里。劉辯不相信現(xiàn)在的劉備會想著自立稱帝,成為一代梟雄,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說劉備從小就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边@肯定是戲言。想一下現(xiàn)在的情況,一個擺地攤賣鞋的,突然說我立志要當(dāng)皇帝,你可以看一下有沒有人信。這句話很有可能是后世杜撰。
劉辯從來不小看任何人,在東漢末年那樣英才輩出的亂世,能成為諸侯的任何一個人,都有過人的一面,不可小覷。
既然劉辯選擇相信曹操,就要防止曹操走上原來的梟雄之路,至于怎么做?劉辯還沒有想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過,能招攬最好,如果不能,能避免就盡量避免,實在避免不了,劉辯也不怕,擁有超越兩千年的見識,他不怕任何人。包括曹操、劉備等。
劉辯最得意之處不是他的智慧,因為他相信,任何一個在東漢末年成名之人,都是智慧非凡之人。劉辯最得意之處,在于見識,在于他知道這些人的能力,這個是其他人不具備的。
就是曹操、劉備,現(xiàn)在知道他們有多么與眾不同,將來會成為帝王的人有幾個呢?可以肯定的說:沒有。還有許多目前還籍籍無名之輩,簡直多如牛毛。所以劉辯不怕任何人,先別人一步,了解天下人的能力,就已經(jīng)使得劉辯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