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青僅用了一招,便讓秦國上萬大軍無功而返。
他們都是久經(jīng)沙場之輩,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役無數(shù),可為百戰(zhàn)之卒,亦是老秦人最為頂尖的部隊。
但今日一戰(zhàn),讓他們實屬感到了窩囊。
與人戰(zhàn)則罷,與仙如何戰(zhàn)?
很快,趙長青一劍退萬甲的故事便在江湖中廣為盛傳。而那些曾經(jīng)瞧不起他的人,此刻皆是羞愧難當(dāng),那一劍…估計與上一任劍圣最后使出的一劍已經(jīng)可以相互媲美了吧?即使有劍陣相助又能如何?這威力,也著實令無數(shù)人心驚膽顫。
萬萬沒有想到,昔日自己嘴中的廢物,竟然是全天下最為頂尖的武者之一,如此風(fēng)流,諾大宗門,誰能及其半分?
剛剛經(jīng)歷了一番險些滅門的大戰(zhàn),蜀山上下百廢俱興,趙長青對那些曾經(jīng)有過失言過錯之人,并沒有睚眥必報,只是淡淡對他們說道:
“劍宗是我的家,更是爾等的家?!?p> 就是這句話,使他們更加慚愧。這不是趙長青了解到的劍宗,缺了太多的人情味了。
讓一女子獨守山門,這些人竟無一位上前一步相助,如此宗門,即使在過強盛又能如何?
趙長青感覺是時候該和自己的那位師弟談一談了,也不知道這天下何時安寧。
西蜀劍圣葉清玄在離宗門之前,對趙長青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天下一日不寧,師弟一日不回?!?p> 在此之前,趙長青只是特別關(guān)心葉清玄何時回家,所以后者才有此一慷慨之言。
劍宗子弟瞬間便將趙長青捧上了神壇,能夠有此實力,自當(dāng)有資格承受大家的敬重。不過即使自己的地位水漲船高,待遇今非昔比,可這在他心中,依然不是自己想要的劍宗。
劍宗第一條門規(guī):凡入我劍宗者,自當(dāng)同甘共苦,茍富貴勿相忘,如有違背祖訓(xùn)者,殺!
他們這些趨炎附勢之輩…可當(dāng)真理解了這條門規(guī)的含義?
趙長青搖了搖頭。
距離大戰(zhàn)不過七日,趙長青下山了。
原因是他得去救自己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師弟。
一個人膽敢殺進十萬大軍!
當(dāng)真是好氣魄?。?p> 可…那也將是十死無生!
但是葉清玄別無選擇,因為漢主便在那里、身陷重圍,無人敢救,所以,他必須得去救,否則這個天下,就救不得了。
在他當(dāng)?shù)弥约簬熜执蟀l(fā)神威,宛若仙人之姿的事情過后,他便就已經(jīng)決定了,此行必須要去。
家里有他,再無顧慮。
小橋流水旁,夕陽如殘血。
有兩道蕭索的身影此時正站在橋上,而橋下溪水中,已經(jīng)橫七豎八躺滿了尸體,其恐怖程度,映照的整條河流都無比血腥,一度與落日天象遙相呼應(yīng)。
此地?zé)o比空曠,然而聽起來密密麻麻的腳步聲已經(jīng)愈行愈重。
一位身著束甲的中年男子頭發(fā)凌亂,手握一柄已經(jīng)有了缺口的鐵劍正目光透露出一抹兇狠之意,盯著遠方不斷奔來的步卒。
“葉先生,抱歉,這次連累的你要與劉某一起赴死了!”
他,便是漢主,日后大漢的開國皇帝!
葉清玄身著一襲白衣,本應(yīng)如雪潔白不染世俗,可此刻白衣已被鮮血沾上些許的斑駁,顯得更加凄涼了起來。他手中的佩劍似乎也感覺出了此刻他的一副求死之心,所以先他而去了。
但即使如此,這柄殘劍依舊殺的敵兵膽寒,令其望而卻步。
可強弩之末僅是強弩之末,任何人也無法改變這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敵人又再次如潮水一般,踴躍了過來。
“無妨,只可惜,看不到舉世清明的那一天了?!比~玄清在此一刻極其淡然,即然已經(jīng)料定最壞的結(jié)果,那么一切都會顯得不足為懼了。
小橋兩岸,敵兵林立,隨著主將一聲令下,喊殺聲頓時回蕩在這片天地。
這是敵人所能發(fā)起的最后一波沖擊,數(shù)萬人馬齊頭并進,威勢驚天動地。
這也可能將是葉清玄最后一次與敵兵廝殺,這一次過后,他想他該去休息一下了。
漢主從容淡定,即然選擇了這條路,那么早已便將生死置之度外,只可惜,在他死后,他能夠預(yù)感到,往后的天下將再無寧日了。
“大丈夫生于世,無非一死爾!葉先生,吾先行一步了!”
漢主決定牢牢握死手中的長劍,主動沖向敵兵,哪怕一去無回,也在所不惜。
自他起兵開始,其實便就已經(jīng)預(yù)料到了這一天的到來,所以他無悔,此生三十余年,不負蒼天不負黎民,如此甚好!
然而就在他步伐剛剛邁起,卻又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腳步,只因耳邊回蕩起了一陣大氣磅礴的聲音。
這道聲音自浩蕩天際響起,寰宇之中,陡然浮現(xiàn)出一條偉岸身影,
“敢傷吾師弟者,天王老子也得死!”
敵方首將,聞聲跨馬而上,劍指蒼穹,大聲道:“來者何人!”
那道似挺立在落日旁的身影極速掠下,氣勢宏大,只見天際之間連成一線,有無數(shù)道‘刀光劍影’閃耀在千軍萬馬之前,
“吾乃西蜀趙長青!”
旋即有道快如流星的身影直奔跨馬將軍而去,一手便將其擒住,于十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當(dāng)真具有仙人之姿。
擒賊先擒王。
趙長青深諳此道,擒住敵方首將之后,朗聲道:“爾等還不速速退兵!”
然那首將竟臨危不亂不懼生死,即可宣布了一生中最后一條軍令:“捉殺賊子,死戰(zhàn)不退!”
那些一眼難以望到盡頭的步卒此刻全然不顧將軍安危,繼續(xù)奮力朝橋邊行進。
趙長青見此,并沒有任何猶豫,快速殺掉將軍之后,御劍來至橋邊,問道:“師弟,還能否御劍乘風(fēng)?”
葉清玄聞言皺眉,無奈道:“體力已經(jīng)透支!”
趙長青沉吟片刻,手指西方敵兵圍集較為薄弱處,道:“我來殺出一條血路,你等先行撤退!”
這一日,趙長青一人一劍殺敵無數(shù),終令漢主逃出生天!
這一日,‘西蜀趙長青’五個大字,再次名震江湖!
而被趙長青殺死的將軍,乃是秦國兵圣皇甫龍奇!
一位真正沒有絲毫武力傍身,只憑借自己才智便問鼎‘兵圣’之位,使敵我雙方皆然心悅誠服的絕世天才!
他在這里,曾設(shè)想過多種可能,但每一種推論到了最后,漢主都難逃一死!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半路殺出一個趙長青,令他壯志未酬身先死,一切計謀,付之東流。
若是沒有趙長青,那么大秦,依舊還是大秦!
但對于趙長青來講,什么家國為先都是屁話,什么萬里江山,都遠遠不及他師弟的性命,僅此而已。
歲月對于趙長青來說,僅僅只能算是還活著,短短幾年,在他眼中,又是匆匆而過。
在這幾年中,他做的唯一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便是聽從了師弟葉清玄的建議,幫助漢主奪得天下。
他曾遇到過生死關(guān)卡,被鬼谷一門縱橫兩位師兄弟設(shè)奇門大陣圍攻,險些喪命,若不是國師諸葛溫冒死相救,他絕無逃生幾率。
他曾遇到過艱難險阻,一人守城,若不是力竭之時,半空中突響一道龍吟,否則,絕無鳳凰涅磐的可能。
也就是那天,他搖搖頭苦笑著仿佛對世人說:“吾不如他多矣。”
他曾一人攻城摧寨,若無劍圣葉清玄與泰山仙師相助死拖縱橫,也難功成身退。
他曾遇到過兩位值得自己一生去敬佩的對手。
一為長生觀觀主,二人大戰(zhàn)六次,互有勝負。
二為大秦劍皇,曾一劍擊退太原劍閣閣主劍神,三劍險些殺死劍圣葉清玄。
最終趙長青與他大戰(zhàn)三天三夜,直打的是日月顛覆,異象層出。
那一戰(zhàn),最終以大秦劍皇一劍開山而去告終。
劍皇的最后一劍,將一座相隔數(shù)百里的青山一劈兩半。
然而趙長青的劍,卻絲毫不差的刺進了他的胸膛內(nèi)。
劍皇盤腿而坐,不顧流血傷勢,抬頭仰天長嘆道:“道生衍萬物,何處謂風(fēng)流?邇來窮人杰,長青之于頂!哈哈,好一個趙長青,師兄倒是收了一個好徒弟!”
這時,趙長青才意識到,那一劍開山而去的風(fēng)采,為何沒有落在自己身上。
這時,趙長青才知曉,原來這位與師傅齊名的強者,名字中,有一個‘凡’字。
后來,趙長青將他的尸骨帶回了蜀山,日夜陪伴在兩位已經(jīng)去世的老人墳前,再也無心過問天下之事,除了期間滿懷憤怒之意的一個人滅了整座天藏教。
而臨上山之前,為報答大漢國師諸葛溫昔日的救命之恩,便將‘山河社稷圖’贈予了他。
時光荏苒,大漢滅秦,百廢待興,民眾休養(yǎng)生息,中原大地,再無兵戈。
期間,曾有過一次外族傾大軍犯邊的事情。
然而,大漢未曾動用一兵一卒便讓外族大軍鎩羽而歸。
世人究其原因,原來是那段時間,大漢國內(nèi)武道宗師盡皆奔赴邊疆,以血肉之軀抗衡異族,由此也譜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三十六位武道宗師,于茫茫邊塞回家的,就只有區(qū)區(qū)九位,且都是負傷之人。
其中,最為壯烈的莫屬長白山觀主與異族一戰(zhàn),光死傷的武道高手,就足足有七位之多,最后,憑借觀主一人之力,使異族終退了兵。
而那一戰(zhàn),本來看著風(fēng)流年輕的觀主,一瞬間變成了一位老頭兒,可世人卻無人膽敢嘲笑這位值得令人尊敬的老人家。
趙長青在山上聽聞,自己多年的好友北荒丐俠為了給已死去的同道之輩報仇,一怒之下殺上了異族。
他不由得擔(dān)心起來了,怎么這乞丐書生越活越回去了?如此沉不下心……難保不會出事??!
年輕丐俠于異族之中,約戰(zhàn)其高手,那一戰(zhàn),也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戰(zhàn)役當(dāng)中,值得世人津津樂道的一戰(zhàn),全滅異族高手!
最后由大漢國內(nèi)無數(shù)強者接引,他才能被異族兵困良久后還全身而退。
也在這期間,趙長青進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通玄境界,一夢蘇醒來后,于華山當(dāng)中,決意約戰(zhàn)九州英杰,問鼎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