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畔,烏沙大漠邊緣,沙亮停下步伐,阻止一路追隨的小白狐。
“返回沙漠老巢吧,跟著我必遭橫禍!”
“唧唧,唧唧,唧唧!”這小小精怪竟是繞地三咋,不愿離去。
“回去!”腳下發(fā)力耍弄神通,沙丘卷起風(fēng)暴將白狐送往遠遠后方。
大漠深處得以落地的小白狐不甘的尖叫,卻再追不上那個身影。風(fēng)漸起,雨將至,唯余法鈴叮咚響個不止,留下一段寂寥不平之氣回蕩于天地之間。
沙家莊故地,殘垣廢墟,野草雜藤蔓延,轉(zhuǎn)世后生于廝長于此,見此景況,不由自主駐足,正要動手清理一番。
忽有個儒生左手攜本竹書,右手指點參讀,背著口寶劍,近到身前,拱手行個禮,口稱:“道兄,小可有禮了?!?p> 沙亮看這突兀出現(xiàn)的書生,心生警惕,自思:“憑空現(xiàn)身,讀書仗劍,‘能游歷四方者,定是路神仙。你雖是來拿我,卻也禮數(shù)恭敬,實乃不凡!我且看他跟腳如何,準(zhǔn)備如何應(yīng)我?”
沙亮道:“賢弟從何處來?”
書生答曰:“小可從正義之地而至?!?p> “正義之地是何處?”
“心懷正氣斬妖魔,意守忠孝鎮(zhèn)東西。”
沙亮如何著不出蹊蹺,便問曰:“正義誰人定,汝從何斷定?”
書生道:“仁心貫日月,忠君衛(wèi)國,尊師重道當(dāng)如是也?!?p> 沙亮聞言,覺得此人是維護傳統(tǒng)的頑固類,雖不認同也贊揚道:“賢弟真國士也,今所答之言,甚是有理,乃通智通慧之大賢也。然則于我何干?”
冷笑高聲反問道:“斬妖除魔,裁定正義!妖魔何來,大道迢迢,誰解善惡?或者是:三界眾生,天條法規(guī),萬物有序,問誰主之?王命降罪,吾獨悲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
那書生收起平和面目,搖身一變,顯出原身,身披雁翎甲、背負黃金锏,方面大口,顧盼之間威嚴深重,正是來自東海流波山的小太師秦用。
這秦用探得沙亮果然不似純良人物,言辭乖戾,遂下定決心出手,大喝道:亂臣賊子,果入魔道!看打!
秦用金睛似閃電,沙亮環(huán)眼似火燈。這一個雙锏鎮(zhèn)東海,那一個降妖逐日勇當(dāng)頭。锏放金霞昏處亮,杖起黃霧夜光華。黃金锏,降妖杖,兩路神兵爭雌雄。一個是上清嫡傳小太師,一個道出昆侖師從玉鼎。那個因維護正義下殺手,這個獨行抗天反玉帝。锏去好似龍伸爪,杖迎渾若鳳穿花。雌雄雙鞭化雙锏,曾與封神顯威名;降妖逐日演武技,斗戰(zhàn)爭雄巫第一。往往來來锏架杖,堪堪戰(zhàn)到七日過,雙方仍是逢敵手。
他兩個自沙家莊廢墟,直斗到流沙河岸邊。綿延百里,仍舊是不分勝負,不得已各自推開,尋找吃食,恢復(fù)力氣。秦用在這河畔看有一座石碣,上書“流沙河”三字,又見河水渾濁弱水深藏,不是個好去處,心卻思量:“這弱水等閑入不得,還是約他岸上比斗,等布下陣法再來捉此怪不遲。”隨同沙亮約期再戰(zhàn),身形化陣風(fēng)而去。
卻說沙亮同敵將定下戰(zhàn)期,停下來后也頗覺饑餓,就打來頭野牛飽餐一頓。然后就在這流沙河碑前盤坐,參悟?qū)持?。收藏起降妖寶杖,尋思起來,道:“這人武藝精熟,同我交戰(zhàn)數(shù)百回合不落下風(fēng)。此番又定下半月后再戰(zhàn),向來是另有法寶或者準(zhǔn)備施展道術(shù),看來我也須得多謝應(yīng)對手段。”于是就分開河水,回到河底的洞府中參悟法術(shù)。
玉鼎道人傳下的三門傳承中,斡旋大法是入道法門,短期內(nèi)難以大成;煉器符道于斗法同樣無益,至于下最后一個法門一氣混元大法。
一氣混元大法乃是闡述修道至理,強調(diào)以自身為本,演化萬道,最終歷經(jīng)千百劫難成就無上大羅法身。此中妙理雖好仍舊是水中月、畫中餅,唯有一個喚作元始天王法體的化身有助于短期內(nèi)增加戰(zhàn)力,渡過劫難。
元始天王法體是需要用元神為材,肉身氣血燒火,先天法寶為載體,刻下三百六十五種大道符種方可練就,大毅力和大機緣缺一不可。
“就煉這個!”
將自在鈴放置在身前,沙亮在識海中運轉(zhuǎn)元神之力猛地將自己的神魂斬下三分之一,飛速投入法鈴之內(nèi)。
“嘶——”無邊劇痛,讓他只吸氣,強忍著抽出自身氣血開始畫道符熔煉法體,三百六十五種大道符文每生成一個都化作道火蓮,各具神妙,隨著越來越高的火焰煅燒,自在鈴漸漸融化開始向法體轉(zhuǎn)變。
“一十,二十,一百,,,,,”隨著道種符文畫出的越多,后期失敗的次數(shù)愈加頻繁。
時間漸漸過去,沙亮的氣血漸漸干枯,原本雄壯的身軀近乎成了具干尸,可惜原始法體仍舊沒有練成。
“三百六十三、三百六十四,,,,。”刻畫到最后關(guān)頭沙亮的血已流干,神魂也漸趨枯萎,仍舊還差最后一個大道符文未得圓滿。
“堅持,我一定要練成元始天王法體!”幾乎處于彌留之際,沙亮神魂還在無意識的刻畫,陡然撈到一物,正是那匯聚了兩個世界的殘破琉璃盞。
琉璃本有匯集氣運效果,更是佛家七寶之一,這盞歲琉璃又是經(jīng)過天庭氣運滋養(yǎng)無數(shù)年,自身沾染了一絲氣數(shù)。
殘破的琉璃被沙亮無意識的刻畫出了道最后的符文道種,融入那將要潰散的法體煉化陣中。自在鈴吸收了沙亮的神魂和氣血、加上三百六十五大道符種匯聚,終于使得周天圓滿,法體現(xiàn)世間。
嗡!五色神光浮現(xiàn),再演化為混元一氣最后于虛空中走出一道法身,但見此身披玄色道袍,腦后五色玄光輪轉(zhuǎn),手執(zhí)個似鐘如鈴的法器,上有無數(shù)道文隱現(xiàn),面目雖是沙亮模樣,卻天生帶著無窮的威嚴!
這法體一生便具有智慧,看了本體一眼,抬手一指,四方便有無數(shù)生機蜂擁而來沒入沙亮身軀之內(nèi)。
沙亮仿佛回到了開天之前,他揮手間大道相隨可以演化萬物,開辟世界,身具無量威能。
叮咚!叮咚!叮咚!法體自行展開斡旋大法,施展中渾然天成,府邸中道音如歌,洗滌靈魂,治愈著沙亮因修煉法體而造成的虧損。
元始天王法體現(xiàn)世的不久,南海紫竹林觀音大士,當(dāng)即有所感應(yīng),口宣佛號道:善哉!善哉!禪心大為震動。
沙亮不知,這元始天王法體即便是闡教十二金仙,也只有昔日的慈航道人如今的觀世音菩薩一人修成,還是因為有大機緣。
他能修成此法身一是因為巫族法體氣血遠勝仙人道體,二是不知此法修持的艱難性而無所畏懼堅持到了最后關(guān)頭,三是載體自在鈴本身所含的鎮(zhèn)魂鐵、先天息壤和琉璃盞等都是萬古難得的神料,如此方才機緣巧合練就,可謂是得到了大機緣、大氣運。正是:
此身成自虛無中,磨琢成工號元始。靈魄骨血親自煉,超越世間一切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