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的周圍,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山下的開闊地花草芊芊。
遠遠望去,就如一座小山坐落在碧綠的地毯式,讓人感覺到濃濃的高原風(fēng)光。
殺戮聲打破這里的寧靜,唐軍開始主導(dǎo)戰(zhàn)場。
從山坡上奔下來的吐蕃士兵,還沒有跑到自己的戰(zhàn)馬前,就被唐軍騎兵用弓矢射倒。
以至于還未沖下的吐蕃士兵不敢再下山。
“我軍士卒一定在山上,可下馬攻山,卑職荔非元禮,愿為先鋒!”
荔非元禮拱手向李光弼請命道。
“開弓沒有回頭箭!事情已經(jīng)到了這一步,容不得再有猶豫!吾準你為先鋒!這一戰(zhàn),也為功名!”
李光弼將帶血的刀入鞘,向荔非元禮命令道。
若不能快速的將山上的吐蕃士兵消滅,吐蕃援兵到來,那就麻煩了。
這里畢竟是吐蕃的地盤!
“卑職定不辱使命!”
荔非元禮倒持橫刀,拱手說道。
“荔非守瑜也愿前往!”
荔非守瑜也拱手說道。
“可!”
李光弼看著一臉無畏的荔非守瑜,點頭允許。
“辛將軍、高押牙!攻山之戰(zhàn),你二人不必參加。你們有更重要的任務(wù)。”
李光弼見高辰和辛云京斗志昂揚,怕二人也沖上山去,遂向二人說道。
“此山不大,但也不小。我等參戰(zhàn),可盡快解決戰(zhàn)斗!”
高辰請求道,迫切的希望參戰(zhàn)。他以為李光弼怕他們受傷,不允許他們參戰(zhàn)。
辛云京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眼神中充斥著和高辰一樣的含義。
“虎口奪食,自當(dāng)速決。我自然懂這個道理。但是二位沒有考慮過吐蕃的援軍嗎?吐蕃已經(jīng)知曉我等來到此地,定會派遣大量騎兵搜索我等。剛才有幾條漏網(wǎng)之魚逃脫,一定會向吐蕃騎兵指出我等方向。辛將軍和高押牙各率領(lǐng)一百騎兵,阻擋準備來此支援的吐蕃騎兵,為將士取勝撤離,贏得時間?!?p> 李光弼慎重的向高辰和辛云京說道。
“末將領(lǐng)命!”
高辰和辛云京對視一眼,拱手領(lǐng)命退去。
二人各率領(lǐng)一百騎兵,奔向西南方。如果吐蕃援軍到來,一定是這個方向。
山下,攻山開始。
荔非元禮挑選數(shù)十名敢從之士,荔非守瑜挑選數(shù)十名善射之士。
荔非元禮下馬橫刀,在荔非守瑜以及弓箭手的掩護之下,沖上山坡。
數(shù)十名敢從之士跟在荔非元禮之后,蜂擁而上前。
守在半山腰大樹后面吐蕃士兵自然不會讓荔非元禮如入無人之境。
數(shù)十名吐蕃士兵張弓搭箭,射向荔非元禮。
由于距離太近,這些吐蕃士兵剛一露頭,就被荔非守瑜和善射的唐軍射中倒地。
射向荔非元禮的箭矢寥寥無幾,都被他用刀擋去。
由于吐蕃士兵臨時決意,沒有準備滾木礌石,所以面對唐軍的猛射猛攻,有些應(yīng)接不暇。
他們只能依靠手中弓箭,希望能阻礙唐軍挺近,等到援軍到來。
然而唐軍身披鐵甲,即便是射中,也殺傷有限。
偶爾射中唐軍要害,殺傷唐軍。但并不妨害其他唐軍挺近。
荔非守瑜在荔非元禮后方,他的弓箭,已經(jīng)射倒了七八人,他身旁善射的弓箭手,一度壓制吐蕃的弓箭手。
“山路雖險惡,難道還能難住我大唐的壯士嗎?雖然我軍兵少,但是古人所說:‘一與一,勇者得前耳’。兄弟們,隨我沖上去,一步上去的事情,機不容失!”
荔非元禮瞅準時機,揚起橫刀,一聲大喊。然后快速彎腰奔爬。
這并不是攻堅戰(zhàn),也不是壁壘,只有勇者才能勝出。
荔非元禮在歷史上能成為驃騎大將軍,并不單單是表面上的那么簡單。
他的豪言壯語,根高辰類似,很能帶動士氣。
荔非元禮身邊的唐軍勇士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緊隨在荔非元禮身后,冒矢沖突。
吐蕃士兵被唐軍士氣所震,剛張弓搭箭一輪,還不待發(fā)射第二輪,荔非元禮便沖了上來。
手舞橫刀,在人群之中翻飛,血肉橫飛。
吐蕃在此僅剩下三十余人,苦戰(zhàn)無果,被荔非元禮和唐軍殺得丟盔棄甲。
“山上的吐蕃士兵不只有這些,接應(yīng)山上的赤水軍,小心林中暗箭,草中刀矛。”
荔非守瑜手執(zhí)硬弓,來到荔非元禮身邊,向他提醒道。
“弟請放心!我自有分寸。派人到山下稟告李將軍,讓李將軍派兵上山,助我等將吐蕃殘兵敗將一網(wǎng)打盡?!?p> 荔非元禮拍了拍胸口,然后向荔非守瑜說道。
李光弼得知荔非元禮和荔非守瑜已經(jīng)攻破了吐蕃在山腰設(shè)下的防守后,大喜!
再次派遣二百名士兵上山,并且下令,只要將山上的士兵救出,就必須撤退。不得貪功戀戰(zhàn)!
山頂?shù)囊粔K巨石之后,叢林之中,有五名赤水軍的士兵匍匐在這里。
他們不時的探頭觀望外面的動向,人人手中握著橫刀,面容警惕。
十名士兵,除了有一名逃回去以外,只剩下五人,戰(zhàn)死四人。
被吐蕃騎兵圍堵,逃離至此,赤水軍騎士本不打算有生還的希望。
他們準備在山上和吐蕃騎兵游擊,抱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的心思。
山下響徹云霄的喊殺聲讓他們熱淚盈眶。他們實在沒有想象到,將軍竟然會冒著風(fēng)險來營救他們。
一瞬間,五人都有拼死的沖動。
恰逢四名吐蕃士兵慌忙來到此地,他們左顧右盼,狼狽不堪。
五名赤水軍士兵一躍從巨石后面跳出,殺向四名吐蕃士兵。
由于五名赤水軍士兵是偷襲,四名吐蕃士兵毫無防備,直接被砍二人。
剩下二人欲反抗,但是已經(jīng)晚了,五人一起合圍,頃刻間就將二人圍殺。
“殺下山去!”
一聲齊呼,五人向山下殺去。他們不想拖后腿。
此時,大量的唐軍攀登上山。
吐蕃士兵如遇猛虎,作鳥獸散,在山上躲藏,不敢與唐軍交鋒。
甚至有許多吐蕃士兵在慌不擇路的情況下,滾下山去,滾入荊棘之中,生死不明。
僅僅一刻鐘,就有唐軍與五名赤水軍士兵相遇。
“鐺鐺鐺……”
這是鳴金收兵的聲音。
聽到聲音的荔非元禮也很無奈,只能隨眾退下山去。
甕中捉鱉,對付山上的吐蕃士兵只是時間問題。但荔非元禮不敢違抗軍令。
擊鼓不進,鳴金不止。是要斬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