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在漢時為西域諸國中的一國,且末屬王都,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后,才讓漢人知曉了西域有且末這么一個國家。
至隋朝大業(yè)五年(609年),隋于且末設(shè)郡,統(tǒng)肅寧、伏戎二縣,并謫天下罪人,發(fā)配戍邊,照道理說大唐承隋,這且末該屬于大唐才是,可事實確并非如此。
走到近處,才看到且末城上打著吐蕃的旗號,這讓王邵大吃了一驚,沒想到那位鄉(xiāng)下干部下手真利索,不,應(yīng)該說是那個人的主意才是。
“祿東贊!”王邵輕輕感嘆了一句。
“大人,您說什么?”元芳歪過頭問了一句。
王邵指著眼前的且末城淡淡道:“當(dāng)年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近乎流放似的將劉邦趕至巴蜀,以為那邊是大秦流放罪人之地,自然寸草不生難以復(fù)起,可他卻想不到巴蜀經(jīng)過幾代人辛苦耕耘早已成了魚米之鄉(xiāng),劉邦靠著這點資本開啟了大興之路,同理,且末也并非唐人想象的是塊不毛之地,甚至富饒的可以,瞧瞧眼前崇墉百雉的且末城,落在吐蕃手里當(dāng)真是件讓人非常不爽的事情?。 ?p> 席君買也是一臉糊涂,不理解王邵口中的意思,撓頭道:“大人的意思是說,且末落入吐蕃手中會對大唐存在威脅?我大唐與吐蕃向來友善,大人是否多慮了?”
“大概吧,希望是我多慮了?!?p> 王邵撇撇嘴,大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慨,畢竟只有他是未來人,總不能屁顛屁顛跑到李二同志面前指著他鼻子說吐蕃是個大禍患,應(yīng)該早早派兵滅了才是的話。
且不提李世民他信不信,光那些不安分的老臣就得給自己扣個挑撥盟國關(guān)系的大帽子,足夠他王邵死上好幾百回的了。
得知結(jié)果是一回事,有沒有能力扭轉(zhuǎn)乾坤那是另一件事了,王邵自認(rèn)為并不是一個偉大的人,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自然也要一步一步走,在沒有足夠?qū)嵙ΡWC自己小命的前提下,他絕對不會多一句嘴。
幾人剛到城門口,城上的守將便隔著城垛喊了起來,嘰里呱啦一陣,反正王邵一句都沒聽懂。好在阿合奇木及時翻譯道:“大人,那守將在喊我們止步,并問唐軍來此有何目的?!?p> “阿合奇木,跟他說下我們這邊的情況,吐蕃既然與我們大唐交好,我想這點忙應(yīng)該是會幫的,對了,你跟他說咱們不會帶兵入城,只求借點糧草即可?!蓖跎巯肓讼敕愿赖?。
阿合奇木與守將交流了一盞茶時間,且末城門才緩緩打開,一隊吐蕃的駱駝騎兵迎了出來。
駱駝騎兵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唐人眼里,席君買等人重點關(guān)注了一下,為首的王邵則是一臉淡然,這里若沒有駱駝騎兵才是怪事兒呢。
且末的守將從駱駝上來下,一臉笑意,向王邵幾人做了一個吐蕃的禮節(jié),然后邀請道:“遠(yuǎn)道而來的盟友,歡迎你們,里面請!”
當(dāng)然這話是出自阿合奇木之口,同步翻譯。
王邵幾人也是趕緊回禮,并隨著守將進入了且末。
這一待就是三天,第三天上午,薛家兄弟帶著大軍終于趕到了,意外的是他們居然沒有召見王邵的意思,而是自顧自選了塊空地駐扎了起來,王邵也樂得清靜,且末城里的葡萄酒不好喝嗎?
直到中午時分,李大亮的大軍也趕了過來,王邵這才窩不下去出城與他們匯合,美其名曰匯報工作,其實就是送個戰(zhàn)報,評定功績罷了。
入了軍中牙帳,李大亮正坐于主位,左右兩位自然是薛萬徹薛萬均兄弟,王邵帶人一過來,李大亮便笑著起身,示意王邵等人入座,嘴上道:“聽聞王都尉屢立奇功啊,哈哈哈……先前不但擒住了天柱王這位吐谷渾首腦人物,這次還一舉俘虜了近兩萬的吐谷渾軍,更厲害的是孤軍深入大漠截下了伏允可汗,此等戰(zhàn)績可謂光彩奪目,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反觀我等這群老家伙……呵呵,快快入座,都坐下說話?!?p> 王邵等人嘴上謙遜了幾句還禮入座,面對李大亮的夸贊,除了王邵,人人皆是喜氣洋洋。
李大亮瞇著眼睛深深看了王邵一眼,心道:“不驕不躁,果然如大總管說的一樣,的確是一塊上等的璞玉,只不過……這些事情這么早讓他面對是不是逼得太急了?大總管就如此肯定王邵他會忍下?”
王邵等人進來前已經(jīng)遞交了戰(zhàn)報,李大亮也是過了目,見王邵幾人坐定,李大亮拍拍手宣布道:“好了,大總管腿腳不便諸位是知道的,臨來前他已經(jīng)囑托某為諸位定功論賞之職,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但憑李副總管定奪?!北娙私缘啦桓摇?p> 李大亮撇了一眼王邵,然后將案幾上的所有戰(zhàn)報挪到了一旁,叉手沉吟了片刻,才開口道:“薛萬均、薛萬徹上前。”
兩人立刻起身出列抱拳道:“卑職聽命!”
李大亮抽出他們的戰(zhàn)報又看了一會兒,放下笑道:“呵呵,這又不是行軍打仗,兩位將軍無需如此鄭重,我李大亮也不過是來宣讀大總管的意思?!?p> 言畢,掏出一紙宣讀道:“薛萬均、薛萬徹于赤水源一戰(zhàn)擔(dān)任先鋒,力克強敵,反敗為勝,記大功一件,又有御下王邵、席君買等諸將配合鐵衛(wèi)契苾何力騎軍千里追擊,招降吐谷渾王子,俘天柱王,截伏允,再記大功三件,合計共四件,現(xiàn)已登記造冊報備兵部,至于具體封賞待班師回朝后由圣上再行定奪,退下吧。”
“是!”兩兄弟對視一眼,起身入座,那是紅光滿面,喜不自禁。
一旁的元芳怒氣上涌,正想上前理論,卻被王邵死死的按在座位上。
“大人,他們……欺人太甚了?!痹嫉吐暤?。
王邵朝元芳搖了搖頭,用眼神示意不可輕舉妄動。
“哎……”元芳一臉的憋屈,將頭扭向帳外,不想看到薛家兄弟嘚瑟的嘴臉。
連席君買也是一臉詫異,隨即露出生人勿近的冰山臉,低下頭去默不作聲,可見他案幾底下那雙被緊緊握著趨于發(fā)白的拳頭,就能知道他的內(nèi)心也不平靜。
誰都知道后面三件大功可皆王邵帶頭干的,與他們薛家兄弟根本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這到手的功勞怎么一轉(zhuǎn)眼就成別人的了,簡直太沒有天理了。
不等王邵幾人反駁,李大亮又拿起了另一張紙宣讀道:“大唐鐵衛(wèi),契苾何力將軍。”
契苾何力撇了撇嘴,他也是替王邵諸人憋屈,但自己的情況跟他們又不一樣,畢竟他契苾何力自成一軍,功績自然也是另外算的。
緩緩出列,沒好氣的說道:“契苾何力在此,請副總管發(fā)話。”
李大亮也知道此刻氣氛很是尷尬,摸著鼻子假笑兩聲才道:“呵呵,契苾何力將軍從西征時就立下大大小小戰(zhàn)功無數(shù),這里就不提了,至西北大營后,攻曼頭、救赤水,越沙磧,奮戰(zhàn)千余里,回朝后可汗可覲見吾皇,到時自有厚賞?!?p> 契苾何力伸手一指王邵,開口道:“某能否問句,王都尉他又有何封賞?”
李大亮硬著頭皮道:“此事自然是按軍中規(guī)矩來辦,契苾何力將軍無需掛懷。”
什么叫按軍中規(guī)矩辦?那就是逐一升遷或者也可說獎勵逐步遞減,王邵的頭功鐵定是沒了,等輪到他頭上也只能排在第三。
契苾何力又一指薛家兄弟大聲道:“李副總管,我們鐵勒人說話向來直爽,遠(yuǎn)沒唐人那種彎彎繞繞的心思,一是一,二就是二,一切憑事實說話……薛家軍之功在赤水源,這點某不反對,但招降吐谷渾王子一軍,還有擒拿天柱王與救下伏允老頭這三件事兒,可都是王都尉帶人做的,戰(zhàn)報上也寫的清楚明了,全軍上萬將士能開口佐證,為何偏偏要將大功記于他倆身上,反而抹去了王都尉的首功,這這這……是哪門子道理,我契苾何力第一個表示不服?!?p> 契苾何力一番話可是捅破了那層窗戶紙,叫帳中空氣都為之一滯,眾人不自覺的將目光落在了當(dāng)事人王邵的臉上。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5-24/5b0659f62d8b6.jpeg)
青衣十三樓
感謝三明通達的推薦票,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