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散朝之后,訥爾布與王曉云的叔伯等人,便來到御書房求見皇帝。
此時皇帝正在批閱奏折,蘇培盛從門外走來。
“啟稟皇上,庫侖、訥爾布等大人求見?!?p> 皇帝抬起頭看著了他一眼,放下手中的筆,說道。
“宣?!?p> 待幾名大臣進殿之后,紛紛跪地向皇帝行跪拜之禮。
“微臣,參見皇上?!?p> “免了,諸位愛卿尋朕所謂何事???”
訥爾布率先說道:“臣等為小女遠嫁西域一事而來,臣等認為此信使上諾品行一般,若如小女遠嫁過去,唯恐子民不滿?!?p> 伯伯:“臣等來此之前,已經(jīng)聽聞,上諾家中已經(jīng)多名妾侍,且還有不堪入耳的事跡,蕓嫣姑娘長時間以來被認作,大清國泰安康的象征,如若嫁過去作為妾侍或者旁的,當真是不妥。”
叔叔:“關于蕓嫣姑娘遠嫁一事,還請皇上三思?!?p> 站在訥爾布后的一名大臣,他是王曉云二娘的哥哥,此時一同過來也正是為王曉云解困。
“微臣附議訥爾布大人,且臣以為蕓嫣姑娘身世影響甚遠,婚姻大事應該更加甚重?!?p> 皇帝拿起了放在旁邊的杯子,用杯蓋劃了兩下杯口,品茶并且說道。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出一家門,聽到蕓嫣要被嫁到西域,這一家人都來,朕來猜猜這都是些什么人,蕓嫣的生父訥爾布、叔伯,三朝元老庫侖,內(nèi)閣大學士紳書,訥爾布妾侍的長兄陳林潤,現(xiàn)下缺的是訥爾布福晉的家族和貴府老夫家族的大臣吧。簡直是大膽,竟敢勾結黨羽。”
諸位大臣聽到呵斥之后,立馬嚇得爬在地上向皇帝求饒。
庫侖:“臣等不敢,臣肩負朝廷重命,不敢在任何事情上有怠慢,還請皇上明鑒。”
皇帝依舊勃然大怒,繼續(xù)怒斥道。
“庫侖,別以為你是三朝元老,朕就不敢動的,朕早些時候便說過,勾結黨羽,結伙成派,是死罪,而今你們便是?!?p> 庫侖:“老臣冤枉啊,老臣衷心蒼天可見。如若皇上不信微臣等人所言,明日臣將此事在早朝上提出,看看是否有大人提出異議?!?p> 皇帝若有所思地看著他們,開始懷疑這個上諾的人品是否真的有問題了,他將自己的顧慮開始緩緩說來。
“蕓嫣姑娘之事,想必諸位愛卿早已知悉,朕也不愿多說,這個信使上諾前來,明處說著是為了借一席大清的福氣,為西域大旱祈福,實則就是來我朝要人的。西域邊疆收復之戰(zhàn),傷亡嚴重,耗時更是久遠,如若朕不同意,唯恐這西域莽夫又要發(fā)起兵變,而依了他,將蕓嫣丫頭嫁過去,上諾的家室渾濁不堪,簡直是玷污了蕓嫣丫頭的圣譽,對于我朝基底而言,唯恐會有松動之跡。今日,爾等說不要蕓嫣丫頭遠嫁,想必是因想到了周全之計,來,說出來給朕聽聽,如若沒有,那就跪在這里,直到想出來后方可離開。”
訥爾布、庫侖等人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皇帝看出他們的表情變化,搖了搖頭,對蘇培盛說道。
“蘇培盛,將周折整理好,送至養(yǎng)心殿。”
蘇培盛:“奴才遵命?!?p> 在皇帝離開之后,訥爾布開始緊張地看著庫侖,并問道。
“二爹爹,這該如何是好?難不成皇上是想要困住我一族人?!?p> 庫侖:“切莫慌張,你我等人確實大意了,只是心急,將這件事情說出來,卻沒有為其想出解決之道。這個上諾城府定是很深,見到四阿哥這般鬧騰卻面不改色,心中好似要定了這個人一般?!?p> 叔叔:“西域這個不毛之地,當年收復之時便費了很大力氣,如今收復了,我等朝前一等大臣為它還要困在于此,當真是令人氣憤。”
伯伯:“這里是御書房,你說這等話,難不成不想要命了?!?p> 叔叔:“你們這幾家如今過得都是錦衣玉食的,反正我什么都不怕,大不了一死。”
庫侖立馬呵斥道:“快些閉嘴,皇上留我等在此,是來商議事情如何解決的,不是讓爾等來斗嘴的。”
訥爾布:“是,是,二爹爹說的是,可想要這個上諾自動放棄的話,想必是有些難度的?!?p> 叔叔:“這個上諾想要的是王室之女,且最好還是跟神仙有點關系,才方可堵住他的嘴,要我說,我等可以滿足他的這個要求,只需要找個王室姑娘,在這京城之內(nèi)散布一些關于她的神流之說,即可?!?p> 庫侖:“這也是一種方式,但需要先禮之,如若不行才可兵之?!?p> 紳書:“看著這個信使上諾,心若有志,想必也是不易對付之人,我等還是做好口舌之辯的準備吧?!?p> 訥爾布:“這個自然是要有的,只是許配給上諾的女子,應是何人呢?”
陳林潤:“與西域王爺二兒子聯(lián)姻確實是件很頭痛的事情,這個上諾已經(jīng)有了嫡福晉,這嫁過去恐怕是要做妾侍,其次西域偏遠,王室的姑娘家基本上都是無人愿意嫁過去的,前些日子聽聞宮中嬪妃猜測出上諾聯(lián)姻的企圖,便紛紛游說皇上切莫將自己的女兒嫁出去,皇家這般,尋常人家更是如此?!?p> 庫侖:“王侯將相們自然不是會同意的,但我朝不缺犯錯的皇親國戚,讓她們的女兒戴罪立功,想必自然是有人愿意的?!?p> 叔叔:“二爹爹說的對,這樣既能堵住那個信使的嘴,又可以化解皇上的困惑,更能保住我族蕓嫣丫頭的周全,簡直是妙啊。”
訥爾布:“這嫁出去的人是有了,但要為其傳出何種的神流之說呢?”
庫侖:“神流之說,實則都是一些虛構的,沒有何種伎倆的。他西域鬧大旱,那便傳這個女子誕生之內(nèi)化解了大清數(shù)年難得一見的旱災,這樣任由那個上諾何種口才,便都可搪塞住?!?p> 三日之后,皇上賜給那個將要嫁至西域的姑娘公主的名分,他走時臉上寫滿了不情愿,但自己寡不敵眾,完敗在那些文官清流的口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