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從孤竹展翅高飛,穿過厚厚的云層以及一望無際的大地,飛到薊都王宮中。有禁衛(wèi)取下上面的帛書,隨后快速往一處宮殿跑去。有人翻開一本本書冊,根據(jù)上面給予的提示,破譯來至于遠方的消息。
劉聰略微有些煩悶的在宮中漫步,來到這個世界,已經算有段時間了。
最開始每天都以為,一覺醒來就能國破家亡,然后返回現(xiàn)實世界過上千億富豪的美好生活。但后來隨著時間推移,才發(fā)現(xiàn)孤竹不過是紙老虎。他們看起來好像能一口吞下燕國,但事實打臉。
每當以為寡人的江山就要亡了,可每次都發(fā)現(xiàn),臉真的好疼。
于是現(xiàn)在已經不再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不再奢望,第二天就能國破家亡。只能腳踏實地,一點點執(zhí)行滅國策略。既然是持久戰(zhàn),那就好好玩玩。至于眼前數(shù)十萬人的大戰(zhàn),在自己的眼中已經結束。
二十萬預備軍,經過這幾天戰(zhàn)火錘煉。發(fā)生變化的速度,比想象中的還要快。面對五萬薊都大營防守的薊都,他們都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攻下來。如今多了二十萬弩兵,在想攻下不過是癡人說夢。
沒有三年五載,是不可能成功的。
別忘了在他們的身后,還有申屠休十五萬大軍,足以要命。
自己算是看明白了,系統(tǒng)之所以有恃無恐,就是從各方面看。燕國的實力,都完爆孤竹。之所以明面看起來這么危險,不過是國力沒有第一時間變成軍力而已。在大戰(zhàn)的氛圍下,薊都也完成了巨變,動員能力大大提升。
就算申屠休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只要薊都屹立不倒,他們就不可能往前進一步。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各種問題都會爆發(fā),孤竹想要獲取糧食的成本也會大大提升。到時候此消彼長,三十萬孤竹兵馬估計要玩完。
經過這件事情,深深的明白一個道理,內應要比外因重要。
戰(zhàn)爭不過是催化劑,其實在戰(zhàn)爭發(fā)動的前夕,大戰(zhàn)勝負就已經擺在桌面上了。
我的目標是什么?
國破家亡,被系統(tǒng)遣返現(xiàn)代世界,然后過上千億富豪的美好生活。
為達到目標,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以什么樣的方式,執(zhí)行這個策略。既不破壞規(guī)則,不用面對抹殺的風險,還能圓滿完成目標。
三年、五年還是十年,為這個目標,能付出的代價又是什么?。
問題彼此交織,劉聰感覺自己生處于混沌中,企圖從中找到一條可行的路。軍事行動只是結果,盲目做出決斷,就會發(fā)生如同二十萬預備軍一樣的事情。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補足燕國最大的短板。
當不在把所有希望放在這場大戰(zhàn)的時候,似乎感覺前路寬廣了不少。
劉聰逐漸陷入到沉思中。
“大王、申屠大將軍傳來緊急軍情。”
高耀手捧一封書信,急匆匆走來,對著劉聰躬身行禮。雙目中露出濃濃的笑意,好像發(fā)生了天大的喜事。自從申屠大將軍率軍前往山脈后,就失去了聯(lián)系。如今既然收到消息,想必大軍已經出現(xiàn)在孤竹國腹地。
就算沒有兵臨孤竹國都竹城,其兵鋒距離此地應該也相差不遠。誰能想到在孤竹舉兵三十萬攻打我國的同時,十五萬大軍反其道而行。為此不惜散發(fā)很多半真半假的消息,從而順利為申屠大將軍所部做好掩護。
“報?!?p> “啟稟大王,城外孤竹軍撤了。”
還沒有等劉聰把書信拿到手中,就有人急匆匆走來,喜滋滋的回復。
劉聰心中充滿了苦澀,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撤了?雖然我已經不指望你們,但你們撤的也未免太快了吧。你們孤竹到底想做什么?是來練兵的嗎?為二十萬預備軍刷滿經驗值,然后灰溜溜的回去。
“大王。”
見劉聰神色有異,高耀小心翼翼的喊了一聲。
密集的腳步聲響起,一群將領浩浩蕩蕩的走來,紛紛躬身行禮。
“請大王下旨,全軍出城追擊孤竹賊寇。”
“荒唐。”
劉聰大怒。
心中的火焰,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對著眾武將破口大罵。
“孤竹有三十萬大軍,我們拿什么追殺?五萬薊都大營之兵,還是二十萬預備軍。你們難道就沒有聽說過窮寇莫追的道理?弩兵站在城墻上才是弩兵,離開城墻什么都不是。”
“他們要走就走,不準追擊不準攔截,違令者殺無赦。”
眾武將紛紛把頭低了下去,不敢看劉聰?shù)难劬?。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薊都雖然打的有聲有色。其根本原因,但就是二十萬手持弓弩的預備軍。假若失去城墻,在寬闊的平原上,確實沒有多少抵抗之力。
心中暗暗后悔,要不是大王看的明白,差一點就葬送了大好局面。
高耀有少許狐疑,這真的是理由?
不排除敵將孤竹沖布置伏兵,引我軍出城追殺。但不要忘了,孤竹國內有申屠大將軍統(tǒng)率的十五萬大軍。面對國都被圍的嚴峻形勢,身為在外的統(tǒng)兵大將,現(xiàn)在應該最為心急。
并非所有王者都和大王一樣寬宏大量,把主力大軍交給心腹將領,然后對其不聞不問。就算國都被敵軍攻下,也不發(fā)一言。
孤竹王能做到嗎?
假若孤竹沖敢不惜一切代價,繼續(xù)猛攻薊都。就算奪下薊都又能如何?回國之后孤竹王想到這件事情。他想到的會是孤竹沖踏平一國的功績,還是來至于靈魂深處的忌憚。
“遣使議和,寡人不打了。”
“是。”
系統(tǒng)算你狠。
劉聰在心中腹議,大事上確實不敢和系統(tǒng)硬扛。但可以學宋高宗啊,武將能打能怎么樣?我議和行不行。不過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消息,只能暗暗長嘆。
沒有秦檜這樣的得力干將,想要議和達到自己心中的目的,好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燕國人不傻。
他們看得清楚形勢。
就算議和恐怕也會帶來極大的好處,讓燕國的實力壯大不少。至于孤竹國,愛怎么就怎么。連滅國這樣的小事情都辦不到,我還能指望你做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