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心的面條快速濾過冰水,以便于面條變得勁道爽滑,因為還要下鍋翻炒,若是不多這么一道手,炒出來的面條就會變成油膩膩的一坨。
肉絲,青椒絲,筍絲,蔥和調料分先后下鍋,炒出香味后下入面條,加一點點白糖提味,醬油中勾入一點高湯,湯汁一下鍋便被翻炒中的面條吸收,適當?shù)乃孔屆鏃l根根順滑,不干不膩。
周昊對吃的不挑,加上陳馨的手藝的確很好,一大盤面條配上紫菜蝦皮湯放在他面前,裊裊白氣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
他先試著挑了幾根入口,咸香恰到好處,面條勁道嚼實,配菜和面條的口感層次分明,每一樣都適得其位。
又喝了一口紫菜蝦皮湯,淡淡的海鮮獨有的香味混合在濾過浮油的高湯中,中和了高湯的油脂,又讓原本寡淡的海菜多了幾絲柔滑。
“這手藝真棒,難怪人家說你該去開餐廳,這咖啡廳簡直埋沒了你的技術?!?p> “其實我煮的咖啡也很不錯,要不要試試?”
可惜的是周昊跟易百對咖啡完全無感,他們寧愿喝老鷹茶都不想嘗試咖啡的苦澀。
宋軼舉著杯朝陳馨示意兩人喝咖啡無異于牛嚼牡丹,得來易百狠狠的一巴掌拍在宋軼背上。
“兄弟,你這樣就不厚道了啊。咱們是中國人,喝什么咖啡,這都洋鬼子的玩意兒?!?p> “易警官這話就不對了。我們國家也有咖啡出產(chǎn)的,這就是一種飲料,跟愛國思想可掛不上邊兒?!标愜绊斄艘装僖痪?,“我們店里的咖啡豆有從國外進口的,也有本國自產(chǎn)的,都是非常不錯的咖啡豆,只不過在口感上有不同而已,最多就是烘焙豆子的技術有高有低,這個是需要學習改進的?!?p> “得,大學生,我說不過你?!币装俟笆质救酰膊幌刖瓦@個苦啦吧唧的東西跟陳馨來一場辯論。
“算了,便宜你們了。”陳馨抿嘴笑,上樓去拿了一盒茶葉下來,還讓店里的妹子幫忙把她樓上休息室里的茶具也拿了下來。
“喜歡喝茶是不?我這里的茶葉是南邊的朋友專門給寄過來的,雖然趕不上特供的品質,但是市場上也很難見到,這是他們老家村子的自產(chǎn),每年量不多,給了上面的以后就剩不了多少了。平時我都舍不得給人喝的?!?p> 她一邊說一邊動手燒水,熟練的燙壺洗杯,一套動作做得行云流水似的,別具美感。
“我說你一天累不累啊,喝個茶而已,這么多規(guī)矩?”
陳馨白了易百一眼,有點不想跟他說話。
“這是茶道?”
“茶什么道啊?!标愜胺至瞬瑁紤械迷倥?,直接讓店里小姑娘上,“這是泡這種紅茶的流程。我就是學了個皮毛,看著像那么回事而已,但在內行人眼里,我這個根本就不堪入目,所以你也別說啥茶道了,人茶藝師看了絕對能噴死我。”
易百一向粗枝大葉慣了,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破案抓捕犯人身上,這些生活中的小情小趣他壓根兒懶得去弄。喝茶就喝茶唄,那么一小杯一小杯的,他一口氣能喝個十幾杯,倒茶都累死人。
陳馨也看出這點了,干脆直接拿了紫砂茶杯給他單獨泡了一杯讓他自個兒喝去,她則跟周昊交流起了茶經(jīng)來。
這一點上,周昊就要比易百強,畢竟周媽媽是混商界的,免不了要接觸這些場合,耳濡目染的,周昊也能知道一些。
宋軼是鐵打的西化人士,喝茶都喝英式奶茶,對于國內的茶葉了解僅限于他家那邊的綠茶,還是很不出名的那種。
陳馨喝茶喜歡喝綠茶,毛峰一類的,價格不算高,但是香氣很濃郁。龍井、銀針一類的對她來說顯得淡了些。
四人就著混搭的茶和咖啡,不中不西的吃了飯,聊了好一陣,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天都要黑了。
“對了,上次你問我有沒有關于烈士家屬的扶貧政策,我去幫你問過了,目前國家只有補貼類的優(yōu)待,其他的政策好像沒有,不過你們可以試著去申請一下政策優(yōu)先,這個應該沒有問題。到時候需要軍區(qū)這邊出證明的話,你直接給我說就行?!?p> 一旁的易百插了句嘴,知道是因為張璋的大伯想要申請養(yǎng)殖補助后,直接給了她一個電話號碼,說是他以前警校的同學,現(xiàn)在就在張家所在的縣公安局當副局長,人很不錯的,如果有需要幫助的話可以去找對方。
陳馨記了下來,但是沒打算動用這個號碼,畢竟人家是公安系統(tǒng)的,他們也沒啥違法犯紀方面的問題需要求助。更何況雷邦已經(jīng)說了找人幫忙,這些事情上最忌諱一事托多主。
送走了易百他們,宋軼直接下班去了酒吧,他最近認識了兩個小伙伴,晚上會約到一起玩,也不咋喝酒,就是去迪吧酒吧混上幾個小時,然后各回各家。
還帶著孩子的陳馨是不可能跟著他們一起浪的,加上陳馨也不喜歡迪吧的氛圍,與其耳膜都要炸裂的浪一晚,還不如在家看本書,陪著張璋讀點詩歌來得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為易百的原因,反正這段時間陳馨過得還算平靜。毛曉洪已經(jīng)被他爸媽警告過了,不許他再去糾纏那件事,但是對于曾增這個女孩子,毛曉洪的媽很是厭惡,還把曾增的輔導員狠狠的噴了一通。
大家都知道事情有內幕,但是也沒有誰有證據(jù)證明是曾增指使的,加上曾增以實習為幌子直接請了長假,只回來參加考試和畢業(yè)答辯,連她的輔導員都很難找到她,這事兒鬧一陣之后也就慢慢被人淡忘了。
陳馨也很忙,忙著幫張家大哥收集資料,他們已經(jīng)決定要建一個養(yǎng)殖場了,張大哥和張二姐還專門去個鄰省的養(yǎng)殖基地參觀學習了一段時間,對方也答應如果他們真的建起來養(yǎng)殖場,就派個技術員過去教他們,為期兩個月,不過技術員的來回路費和吃住都要張家解決。
這點完全沒有問題,而且人家養(yǎng)殖場老板還答應幫他們出具資料去申請優(yōu)待政策,這要是能辦下來,節(jié)約出來的錢遠遠高于給技術老師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