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水洞壩村“逢場”的日子,凌晨七點不到,天邊剛剛泛起了魚肚白,村東頭的大槐樹下,僅有的兩百多米長的石板道上,已經(jīng)有人在忙活著了。
“武胖子,你娃兒昨晚‘吃了肉’,今天還能起這么早?”
趙金坤邊悻悻的調(diào)侃道,邊往搭好的架子上擺放著貨物,襪子、袖套、指甲剪、發(fā)夾、蛤蜊油……
見武奎不搭理自己,又提高嗓門說到:“龜兒子精神硬是好得很呢?!闭f完“咳咳”的干笑了幾聲。
“閉上你的臭嘴,大早上的,勞資懶得理你?!?p> 武奎悶哼哼從喉嚨里發(fā)出的聲音。手上也沒有停下來,使勁兒一甩膀子,只聽“砰”的一聲,扛在肩膀上的半拉豬肉就整齊的擺在了搭好的案板中間,他順手一揚又聽“咚”的一聲,剁刀便穩(wěn)穩(wěn)地嵌在了案板右側(cè)。
趙金坤斜眼瞅瞅,再也不敢吱聲,卻又心不甘的腹誹道:“什么東西嘛!可惜了我如花似玉的心蓮嫂子哦,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天色漸漸亮起來,人也陸陸續(xù)續(xù)多起來,卻很少說話打招呼,都自顧自地整理著攤位。
八點左右,一個小規(guī)模的集市就形成了。
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貨品各式各樣百花齊放,有賣肉的,賣菜的,賣百貨的,賣日用品的,賣瓜果干雜的……只要是平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基本都能買到。
慢慢地,大槐樹下的石板集市熱鬧起來了,各種叫賣聲此起披伏。
“回收舊手機,以舊換新……”
“磨剪子呢,鏹菜刀……”
“撿便宜了,撿便宜了,蘋果,香蕉,十元3斤……”
討價聲,還價聲,聲聲不斷。
“號外號外……”,
人稱“大喇叭”的秋菊嬸子小跑著進了集市,音量一點不小卻用右手捂著嘴故作神秘。
“同志們,張樹全帶了幾個人進村來了?!?p> “切,這有啥好奇怪的?我們村又不是莫人來過?!辟u水果的大鳳嬸子白眼珠一翻。
其他聽到的人也都不屑一顧的說“就是,少見多怪”。
“來的可不是一般人,張樹全都點頭哈腰的陪上的哦”,秋菊嬸子不理會他們的白眼,繼續(xù)賣著關(guān)子。
“其中還有個女娃兒,長得好看得很呢,水靈靈的,硬是像個電影兒明星樣的?!?p> 張樹全是水洞壩村的村書記,文化水平不高,但還很是很負責任有威望,他當村書記這幾年里,村子里還是和平的,沒什么大事發(fā)生。
村主任林立華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shè),只顧在外掙錢常年不在村里,有什么好事都先想到自己的舅子老表。
村里還有一個只剩幾根頭發(fā)的會計羅文武,和一個能把死人說成活人的村婦女主任楊小曼,做群眾思想工作那是一套一套的。
村里人常開玩笑說村書記是爹村主任是媽,張樹全是既當?shù)鶃碛之攱尅?p> 大家一個傳一個,都很好奇啥樣的人有這么大的架子?
難道是縣里來的當官的?那有個女娃兒又是啥情況呢?
大家的好奇心成功的被召喚起來,眼睛紛紛瞄向進村方向。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11-27/5bfcc0e8aefa8.jpeg)
春曉泓言
感謝支持,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