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暗極星夜、這么善良的我、20190428031726160的推薦票。
徐錚把所有人員分成三批:
首批自己、孫承宗以及張禮真和幾個情報隊員;第二批流風、廖玉、高陽老百姓和李三及手下;最后一批孫守志、張全友、盧象升、顧顯、楊陸凱、彪子、虎子等人。
徐錚和孫承宗第一個動身。
等孫守志和張全友營救盧象升的時候,徐錚和孫承宗已經(jīng)沿著長江東下,到了南直隸桃葉渡了。
“義父,這就是南直隸的桃葉渡了,你老慢點。”徐錚小心翼翼的扶著孫承宗,從船上移步下岸。
古傳王獻之曾在此迎接侍妾桃葉,因此而得名。
秦淮河和南溪水道在此合流,因此江面格外寬闊,一眼望上去,頗有煙波浩渺的錯覺。
客船沿著長江,入秦淮河,船家為了節(jié)省時間,整整一夜都在趕路。
好在是順水,更兼輕風送帆。
一夜之間竟然趕了幾十里路。
站在岸邊的孫承宗,望著眼前河面,殘柳,許久嘆息一聲,曼聲吟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徐錚記得這是元末明初詩人唐珙《題龍陽縣青草湖》里面的詩句。
“看樣子義父昨夜睡得并不好?!毙戾P笑著說到。
“這倒不是!老夫只是想起了過往之事,因此有感而發(fā)?!?p> “懷正,接下來如何安排?”孫承宗岔開了話題。
徐錚知道,孫承宗仍然在糾結(jié)隨自己去瓊州府的事情,
“義父,我打算在南直隸留宿一宿,趁機讓您歇歇腳,然后我們換乘大船出海,直奔瓊州?!?p> “也好,老夫也覺得有些乏了,真是年歲大了,聽你安排吧!”孫承宗望了眼河道上幾艘花花綠綠的畫舫,皺著眉頭,把目光轉(zhuǎn)向一邊。
徐錚偷偷笑了笑,自己這個義父還真是道學,竟然這么討厭秦淮河這個紅燈區(qū)。
本來徐錚還想帶著孫承宗去徐安生家里借住的,現(xiàn)在看來,只好住客棧了。
對于徐安生,徐錚是一直記在心里。
當初徐安生贈送的海圖絕對幫了自己大忙了。
這次來南直隸正好順路,如果能把徐安生接回瓊州,安享晚年,也算是報答了恩情。
張禮真早已離開,去安排住宿和聯(lián)絡船只了。
“義父,請!”
桃葉渡岸邊停了不少可以雇傭的轎子,徐錚隨意指了一頂,拉開轎門,請孫承宗上去。
“客人,請問去何處?”轎夫中一個年紀大些的,鞠了鞠腰,文縐縐的問到。
張禮真還沒回來,徐錚一時間竟然被腳夫問住了。
“那個,······!”
“去貢院看看吧!”孫承宗的聲音從轎子里傳來了出來。
徐錚一拍腦袋,就是??!自己一直想去江南貢院參觀參觀的,正好在夫子廟那邊解決午飯!
“好咧!”腳夫響亮的答應到。
徐錚和情報隊員們雇了幾匹馬,作為交通代步工具。
好在貢院距離桃葉渡不遠。
放在后世,貢院屬于秦淮區(qū),位于東南。
西側(cè)是夫子廟學宮。
徐錚自然知道,此時江南貢院還沒有達到鼎盛,一直到清朝同治時期,才是最輝煌時刻,僅僅是號舍就有兩萬零六百四四間。
沒多久就到了江南貢院。
孫承宗下了轎子,站在門口,看著偌大貢院,不無感慨的說到:
“老夫自十七歲中秀才,四十二歲中進士,在這條路上足足花費了二十五年時間。懷正,你可知道這二十五年我是怎么過來的?”
徐錚在后世曾詳細扒過孫承宗的資料,自然知道他的經(jīng)歷,但是此時卻不愿意說破,“懷正洗耳恭聽?!?p> “二十五年間,我半耕半讀,邊游學邊開館授課。有時候回頭想想,科舉這條道路是不是太漫長了些,把最好的年華全部花費在這上面,到底值得不?”
“義父,這就是全民教育和精英教育(當然精英教育和科舉制度區(qū)別很多,筆者這里只是借用其相近之處)的最大區(qū)別?!毙戾P對于古代科舉制度曾經(jīng)進行過一些思考。
“哦?何謂‘全民教育’,又何謂‘精英教育’?”孫承宗一下子被徐錚的話題勾起了興趣。
“顧名思義,全民教育的核心在于‘多而全’;精英教育的宗旨是‘少而精’?!?p> “義父,您聽我詳細解釋:首先是教育用途不同。全民教育的用途是為了給國家建設和發(fā)展提供更多的人才,這是服務整個社會和大眾的;而精英教育也就是科舉制度的用途是為統(tǒng)治者籠絡人才、鞏固統(tǒng)治的。一個是為服務大眾而設立,一個是為鞏固統(tǒng)治而設立,根本永通不同?!?p> “懷正你的意思是‘學而優(yōu)則仕’?”孫承宗反問了一句。
徐錚知道這話的本意不是說學習成績優(yōu)秀了就去做官,而是后人意會成這樣。
“確實,昔年唐太宗曾言‘天下英雄盡入吾彀矣’!正是此意?!?p> “是的,義父!這就牽扯到兩者之間第二個不同:目的不同!全民教育培育出來的人才不以做官為目的,而是通過創(chuàng)造勞動價值、服務社會從而換取薪酬;而精英教育則不同,完全是為‘仕’而讀,說到底就是為了早日進入統(tǒng)治階層?!?p> 孫承宗聽到這里,眉毛一揚,當即反駁到,“懷正你這過于絕對了,官吏中也有為民請命,與民共苦的清官好官,也不見得完全都是站在百姓對立面的!不說別的,本朝的海剛峰就是例子。另外你所說的為社會、百姓服務,又是什么意思?”
“確實如此,我說的只是大部分,而這大部分代表著主流!義父您不反對我這樣說吧?至于為社會和百姓服務,說穿了就是朝廷為社會發(fā)展和百姓生活建立各式各樣的廠礦、企業(yè)車間、以及流通方面的商場超市服裝店酒肆客棧等等,而這些地方正是需要人才的地方?!毙戾P笑著說到。
“如果按照你這樣說,設立這些廠礦、車間所需的銀錢又從何而來?還有流通方面的商場超市服裝店酒肆客棧又有誰來投資?還有朝廷需要的人才又該如何?治理天下總是需要管理人才的!”
“這好辦!朝廷財政收入主要源自商業(yè)、手工制造業(yè)稅收,收上來的款項除去支付各級官吏工資之外剩下的部分,就可以用來進行各種投資,當然所謂的投資還有民間資本的介入。”
“至于統(tǒng)治者需要的人才,可以從這些受教者中選擇,比如說采用類似科舉的考試方式?!毙戾P提倡的方式跟后世差不多。
“但是你可知道想做官的可是絕大多數(shù)人!”孫承宗立刻抓住了其中的重點。
“不錯!自古以來,甚至是自今而后,這種趨勢不會改變!那么誰來控制?當然是由政府也就是朝廷出面,比方說提高在廠礦企業(yè)普通工作者的收入,拓寬晉升空間,讓工作者和做官的收入差距縮小,再比如說各種待遇,總之一句話:不能讓二者之間的差距過大。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限制社會上過多人才流入官場了!”
徐錚的一番話,讓孫承宗久久無語。
要知道徐錚所說的這一切,已經(jīng)和現(xiàn)在的大明朝體質(zhì)有了根本的區(qū)別,簡直就是新的一套機制。
對于孫承宗來說,絕對是聞所未聞,聽所未聽。
就比如說徐錚所提倡的朝廷收入主要是源自商業(yè)、手工制造業(yè)稅收,而現(xiàn)在大明朝最主要的財政來源是農(nóng)業(yè)稅。
再加上徐錚滿嘴新名詞,讓孫承宗在文言和白話之間轉(zhuǎn)來換去,理解起來頗為費勁。
看著孫承宗苦思的樣子,徐錚偷偷的笑了笑,說到:“義父,您現(xiàn)在不用這么費力思考,等到了瓊州之后,您老詳細的考察下瓊州現(xiàn)在的政治、軍事、特別是經(jīng)濟體系的運轉(zhuǎn),就會完全明白我說的一切?!?p> “嗯嗯,懷正你可是天降奇才,老夫一直在奇怪這些治國安邦的學問,你都是從何處學來的?以前你在朝廷搞得預決算制度,再加上今日所言,但凡能精通其中一門者,非圣賢不可,而你年紀輕輕,卻樣樣擅長,真是奇怪也哉!”孫承宗說完,仔細端詳了會徐錚,然后搖頭說到。
徐錚心說您要是在我那個飽受信息轟炸的時代,懂的絕對不比我少!
“義父,咱們別干巴巴站在這里了,都快一個時辰了,您老難道一點都不累?”徐錚裝模作樣的岔開話題。
“啊,有一個時辰了?哎呦,我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