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湫?跟蘇懷若敘罷舊,便將一本保存存完好,近乎嶄新的劍譜遞給蘇懷若。
蘇懷若接過,看著書封上龍飛鳳舞的“隨心”二字,心頭震動,手輕抖了抖,遂站起來,鄭重其事地朝湫?鞠了個躬:“啊湫,謝謝?!?p> “不得了,”湫?失笑,“有些日子沒見,小三無學(xué)會客套了?!?p> “可不么,”蘇懷若也笑起來,眉眼彎彎,有若冰雪消融的燦爛,“十六年了呀?!?p> “是呀,”湫?用手托著下巴看他,透過他那雙干凈澄澈,涇渭分明的眼眸,仿佛回溯歲月,與一干曾叱咤修仙界,才驚艷絕的友人們對視,“一別十六載……生死茫茫,竟只余你我?!?p> “只余你我……”蘇懷若主動上去,握住他的手,“逆天改命,翻動棋局,足矣?!?p> “哈哈哈,”湫?仰天長笑,七分瀟灑三分悲涼,也站起來,回握住他,“是啊,足矣,足矣!”
說罷他青袖一揮,手握灰色長杖轉(zhuǎn)身離去。
卻被尋三留住腳步:“且慢,湫漻教主,能否同在下借一步說話?”
“你跟我?”湫漻挑了挑眉,戲謔道,“你就不怕小三無吃醋?”
“你閉嘴,死瞎子,”蘇懷若一蹦三尺高,抄起一把破扇子就要敲他的頭,“我肚量哪有這樣小?”
“差不離,誰不知道你小孩兒心性,”湫漻打趣他,遂跟尋三道,“走吧,凈蓮大師,不知你想去哪兒‘借一步說話’?”
藥廬后頭有一座荒山,尋三在前頭帶路,湫漻則拄杖在后頭慢慢走。
到時尋三停下來,有些疑惑地打量湫漻那雙鴉青色的眼睛——形狀雖好,但華光已失,顯然是瞎了的。
“不必打量我,我天生眼盲,瞎慣了,自然行動自如,”湫漻像是有所料一般,笑說,“我聽周圍已無人聲,應(yīng)該到仙師要帶我去的地方了罷,不知道你想同我說什么?”
“聞?wù)f非常教主湫漻可預(yù)知天機(jī),通曉未來之事,”尋三問道,“不知能否告知我,啊無的未來?”
“你對小三無還真是一往情深吶,”湫漻拍了拍后背,遂一屁股坐到地上,一身昂貴的綾羅綢緞,舉止卻毫無形象可言,“我勸你還是收了這份癡心罷,他沒有未來可言?!?p> “沒有未來?”尋三聽罷,凝眉,“不知他會因何而亡,有法子逆轉(zhuǎn)么?”
“沒有法子,”湫漻聳聳肩,散漫道,“沒有未來的原因,是他已經(jīng)死了?!?p> 聞言,尋三向來自若的眸中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故作鎮(zhèn)定道:“教主莫要與我說笑……”
“我沒有跟你說笑,”湫漻正色道,“他的肉身有昆侖神木的氣息,想必跟昆侖九思那堆傀儡木偶人一樣,是由能承載生機(jī)的昆侖神木雕琢而成,他的生機(jī)又跟大荒山圣昆侖居別無二致,想來,當(dāng)年是被昆侖神君所救?!?p> 怪不得他時常會心跳脈搏驟停,怪不得無論多熱的地方,他的身體永遠(yuǎn)冰冷。
“那為何沒有未來?照理說,只要生機(jī)不散,他便能活?!睂と櫭妓妓鞯?。
“可要如何保證生機(jī)不滅?他體內(nèi)沒有魂魄,想來在跳崖那日,便已因使用禁術(shù),強(qiáng)行讓林圖南移魂轉(zhuǎn)生而魂飛魄散,”湫漻平靜道,“若非昆侖君,他早就死了。”
尋三閉上眼睛,許久又睜開:“……若是能尋到昆侖君,可以求昆侖君再賜些生機(jī)么?”
“昆侖君云游九天,豈是你一界凡人想找就找的,”湫漻嘆了聲,“況且重生一事本就忤逆天道,昆侖君隨小三無這樣胡鬧,已是擔(dān)了莫大的風(fēng)險,若再勉強(qiáng),恐怕終會落得跟上古眾多神祇一般的隕落下場?!?p> “那我的生機(jī),能給他么?”尋三仍不死心,繼續(xù)道,“用‘枯木逢生’之術(shù),無論生機(jī)壽數(shù)還是修為,只要能讓他活下來,我都可以給。”
“若他仍是凡胎肉體,枯木逢春的確值得一試,”湫漻答道,“但他如今是昆侖神木,唯神君能續(xù)其生機(jī)?!?p> “這樣說來,他非死不可了?”尋三眉頭緊鎖。
“不是非死不可,是已經(jīng)死了,”湫漻斂了笑容,長嘆一聲,“你說要同我借一步說話的時候,想必他已經(jīng)知道了你要問些什么,他不忍親自同你說實情,便讓我來將情況告訴你,也好讓你有個心理準(zhǔn)備,早日想開?!?p> “你們佛修同我們道修不同,”湫漻意味深長道,“若小三無死后,你能心灰意冷,徹底根除六欲,說不定能再次涅槃,重塑佛身?!?p> 這或許,也是蘇懷若為他安排的,最好的結(jié)局。
“你知道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么?”尋三問他。
“哦?”湫漻挑眉。
“茲就本經(jīng)之經(jīng)題而論,《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系‘法喻因果’并舉,‘理智人法’兼?zhèn)渲Q,一經(jīng)之要旨,皆在此中。大,即包含之義;方,即軌范之義;廣,即周遍之義。亦即總說一心法界之體用,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佛,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即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的因行譬喻;故開演因位之萬行,以嚴(yán)飾佛果之深義,則稱為佛華嚴(yán)??傊?,大方廣佛華嚴(yán)系所詮之義理,而‘經(jīng)’則為能詮之言教,”尋三詳?shù)溃氨窘?jīng)系如來成道后之第二個七日,于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nèi)證法門,此一華嚴(yán)經(jīng)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輪,故稱‘稱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屬頓教法門,故亦稱初頓華嚴(yán)。內(nèi)容記述佛陀之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zé)o盡、事事無礙之妙旨?!度A嚴(yán)經(jīng)》雖出于印度,然尚未發(fā)揮本經(jīng)玄旨,直至我國華嚴(yán)宗成立,才充分發(fā)揚(yáng)其真諦奧義。”
“哦?”湫漻挑眉。
“華嚴(yán)菩薩華嚴(yán)三圣,”尋三道,“華嚴(yán)經(jīng)所
(一)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為遍一切處。謂佛之煩惱體凈,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又稱法身。(二)普賢菩薩,以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故稱普;斷道之后,鄰于極圣,故稱賢。(三)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為妙德。以其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稱妙德。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菩薩主智門,立于毗盧遮那佛之左;普賢菩薩主理門,位于毗盧遮那佛之右。轉(zhuǎn)之則右為智,左為理時,顯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羅?!?
伍有憂
經(jīng)文摘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