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進入別人的家門時,首先要問一聲:有人在家嗎。
準備上堂屋時,聲音要平和大聲。
當(dāng)別人問是誰時,就要將自己的姓名告訴對方。
如果只回答“是我”、“是吾”,對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誰。
使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當(dāng)面提請求,以征得別人同意。
假如不問一聲就拿去用,這就是偷竊。
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在約定的時間里歸還。
別人向你借東西,只要自己有的話就應(yīng)當(dāng)答應(yīng),不要小氣不借。
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yīng)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yīng)。
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說話多,不如少說,因為言多必失。
說的話只要切題恰當(dāng),切忌花言巧語。
尖酸刻薄的話,下流不干凈的話,千萬不能說。
粗俗的市儈習(xí)氣,要徹底戒除。
對于自己沒有完全看清楚的事,不要隨便亂說。
對于自己沒有明確了解的事,不要輕易散布出去。
對于不妥當(dāng)?shù)氖虑椋荒茈S便答應(yīng)別人。
假如你輕易許諾,就會處在做也是錯不做也是錯的兩難境地。
凡是說話的時候,吐字要清楚而且流暢。
說話時不能講得太快,不能講得含糊不清。
有人說別人的長處,有人也會說被人的短處。
如果別人說的這些事情與己無關(guān),就不要去多管閑事。
看見他人的優(yōu)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xué)習(xí)看齊。
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每一個人都應(yīng)當(dāng)重視自己的品德,學(xué)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yǎng)。
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yīng)當(dāng)自我警惕,勉勵自己要奮發(fā)圖強。
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
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
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恭維自己就高興。
那么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
反之,如果聽到他人的稱贊,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會自省,唯恐做得不夠好,繼續(xù)努力,當(dāng)別人批評自己的缺失時,不但不生氣,還能歡喜接受。
那么正直誠信的人,就會漸漸喜歡和我們親近了。
如果無意中做了壞事,這就叫“錯”。
如果是有意地為非作歹,這就叫“惡”。
犯了錯誤卻能夠改正錯誤,就等于沒有做過錯事一樣。
假如犯了錯還要加以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
只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
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一個行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會高。
人們所重視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一個才學(xué)豐富的人,他的名聲自然會大。
人們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謀利。
別人有才能,不能輕易地詆毀別人。
不要去討好巴結(jié)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或者輕視他們。
不要喜新厭舊,對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貪戀新朋友或新事物。
對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擾他。
當(dāng)別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閑言閑語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
別人的短處,不要去揭穿。
對于他人的隱私,切忌去宣揚。
贊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
當(dāng)對方聽到你的稱贊之后,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
宣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作了一件壞事。
如果指責(zé)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zāi)禍。
朋友之間應(yīng)該互相規(guī)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
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guī)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
給予別人的應(yīng)該多些,獲取別人的應(yīng)該少些。
準備要求別人去做的事,首先要問一句自己愿不愿意去做。
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就應(yīng)當(dāng)立即停止。
對別人的恩惠要思報答,對別人的怨恨要忘記。
對別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對別人報恩要越長越好。
對待家中的婢女與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則。
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大更可貴。
如果仗勢強逼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
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沒有怨言。
同樣是人,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卻是良莠不齊。
受社會潮流風(fēng)氣影響的人多,仁慈博愛的人少。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xiàn),大家自然敬畏他。
因為他說話公正無私?jīng)]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所以大家才會起敬畏之心。
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xué)習(xí),真是再好不過了。
因為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著減少。
如果不肯親近仁人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
因為不肖的小人會趁虛而入,跑來親近我們,日積月累,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影響,導(dǎo)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本分,一味死讀書。
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xí)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
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讀書學(xué)習(xí)。
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對的。
讀書的方法,有三點要做到。
即心到、眼到、口到,這三者確實都很重要。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要心里又想讀那本書。
這本書還未讀完,不要去開始讀那本書。
不妨把學(xué)習(xí)的期限放寬些,但在學(xué)習(xí)時要抓緊時間用功。
學(xué)習(xí)只要功夫到家,不懂的地方就會自然弄通。
如果心中有疑問,要隨時做好記錄。
虛心向別人請教,求得準確的意義。
書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墻壁要保持干凈。
書桌要保持整潔,筆硯要放端正。
如果把墨磨偏了,說明心不在焉。
字寫得潦草不整齊,說明思想不集中。
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
讀完一本書,一定要歸還到原來的地方。
即使有急事不看書了,也要把書本整理好。
如果書本有缺損,應(yīng)當(dāng)修補完整。
不是圣賢經(jīng)書,應(yīng)該放棄不看。
不好的書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壞人的心志。
一個人不能自甘墮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
圣人和賢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過自身努力逐漸達到的。
……
……
蘇荊怎么樣,我秋寒詩客的翻譯,是不是正確的?秋寒詩客翻譯完成了之后,就問蘇荊說道。
“詩客前輩,不愧是一代,大儒之賢能,你說的一點都沒錯,這弟子規(guī)的翻譯,就是這樣子的?!碧K荊說道!
哈哈……蘇荊,你過獎了在你的面前,我可不敢自稱大儒啊,秋寒詩客說道。
“詩客前輩,無論如何你都是,大家公認的大儒,這一點是不會有錯的!”蘇荊說道。
哦,是嗎?那我就謝謝蘇荊的美言了,秋寒詩客說道。
韓嬌紅道:聽了秋寒詩客的翻譯,我才算是徹底明白了,蘇大哥弟子規(guī)的意思,真的很博大精深啊。
是啊,蘇荊小友的,這弟子規(guī),也是讓老朽非常的受益啊!金水道人說道。
“謝謝!謝謝金水前輩的夸獎,謝謝大家對蘇某的夸獎!”蘇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