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二年,山東全境除益都外均被察罕收復。
田豐常去察罕軍營議事,見察罕帳中一切設施都不合規(guī)制,而且對待中央派來的使臣也非常簡慢。心生不忿,便與王士誠密謀除掉察罕。
察罕明知他們有反心,卻不顧部下勸阻,帶輕騎十一人至田豐大營,希望能說服他們。不幸為王士誠殺害。朝廷追封其為潁川王,改謚“忠襄”,食邑沈丘縣,立祠每年祭祀。又追封其父阿魯溫為汝陽王,后又進封為梁王。
察罕死后,部下眾將惶惑不安,同僉白瑣住為了顧全大局倡言:總兵奉命討逆,總兵雖死,朝命不可中止,況今總制官王保保為總兵養(yǎng)子,朝廷又賜其名曰擴廓,若立以為主,總兵雖死猶不死也。
白鎖住率先下拜,眾亦皆拜,人心始定。
朝廷起用擴廓帖木兒,拜為銀青榮祿大夫、太尉、中書平章政事、知樞密院事、皇太子詹事,承襲其義父之職。
擴廓帖木兒掌握兵權后,加強對益都的圍攻。官軍從城外挖地道攻入城內(nèi),城破,益都守將陳猱頭被俘,田豐、王士誠戰(zhàn)死。
自此,山東得以平定。但察罕的老部下可不都愿意聽從擴廓帖木兒的指揮。孛羅帖木兒也趁機多次興兵爭奪晉、冀一帶。元廷新一輪的軍閥混戰(zhàn)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