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南方有鳥
憶慈就這樣在錦帛上穿針引線,時而手心冒出黏糊的汗液,因為就近沒有可以浣手的地方,憶慈便將就著衣襟上別著的絲巾拭去汗液。繡得有些累了,便將針線擱置一旁,斜身依靠在廊上,舉目四望。
恍惚間,憶慈仿佛感覺到身旁似乎有湖水綠的身影閃過??墒窍雭磉@樣偏僻的地方少有人來,四周又這樣安靜,連絲線穿過繡帕得聲音也聽得明明白白,若是有人經(jīng)過的話早就被發(fā)現(xiàn)了,大概是自己多慮了。
“你繡的方式倒是新鮮。”突然冒出來的聲音,將憶慈嚇了一跳,一不留神針已經(jīng)扎入手指,憶慈一吃痛本能地將手縮了一下,蔥白葇荑上沁出滴滴鮮紅色之血珠,仿佛東海中剛挖出的珊瑚一般,發(fā)著紅光。憶慈利落地拔出針,將手指含道嘴里吮吸,有股略帶腥氣的咸咸味道。循聲一看,原來是啟勛,正穿著一位身湖水綠衣服站在自己身后,背靠著雙手,眼神留在憶慈剛才繡了大半的絲帕上。
憶慈定一定神,他不就是剛才那個身影嗎?她下意識地將手上的繡品往身后一藏,仿佛藏起一個公開的秘密一般,然后正一正衣襟起身道:“這么早就下朝了么?”
啟勛看看早已高高懸掛在當(dāng)空的太陽,望著憶慈說道,“還早?走夜路倒是還早著呢?!闭f完不禁“咯咯咯”笑起來。
“背后偷窺別人可不是君子所為?!睉洿染镏鴤€嘴回應(yīng)他。
“本王向來不是君子?!币粋€人一旦耍起無奈來,啟勛承認(rèn)自己并非君子,倒讓憶慈有些意外。
“堂堂大昭國七皇子也有耍賴皮的時候,真是不害臊。”面對啟勛的挑釁,憶慈亦是針尖對麥芒。
“看你絲帕上梧桐繡的栩栩如生,想來你喜歡梧桐么?”繡品雖然已經(jīng)被她藏了起來,但大概是因為她剛才繡得太出神了,并沒有留意到啟勛在一旁悄悄觀看。
想必那絲帛上的梧桐樹已經(jīng)被啟勛看了個大概,再這樣藏著倒是沒意思,索性將繡品往身后抽出,光明正大地給他看。
“咯,拿去看吧?!睉洿葘⑹种械慕z帛遞給啟勛,說道:“我小時侯聽講學(xué)的師傅說過,梧和桐就像鳳和凰,梧桐樹是雌雄同株共生共榮的樹。桐樹樹干光滑,葉大優(yōu)美,因鳳凰“非梧桐不棲”更顯高貴。”
啟勛接話道,“《莊子》秋水篇有云: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子知之乎?夫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世人愛梧桐,大概是愛它的氣勢以及它帶著的祥瑞象征吧。
二人聊得投緣,憶慈仿佛看到知音一般,贊許地點點頭:“原這梧桐,比銀杏更深沉,比紅葉更貴氣。世人多愛菊,而我卻更愛梧桐多一些。本來今日也沒打算繡梧桐的,只是機(jī)緣巧合走到這里,便被這滿園的梧桐樹吸引了,又不忍挪步,沒想到一坐就是一上午。”
憶慈一時來了興致,滔滔不絕道:“從前幼時在慕容府的時候,見滿院吹的落葉飛滿天,擇一席藤椅,躺在樹下,看著陽光在樹葉縫隙間跳躍,猶如星星點點好看極了。那藤蔓燦爛的樹木如火如荼,整個慕容府上都因為它的存在極富生命力。”
“師傅還說過,梧桐還有一個別名叫‘懸玲木’。我更喜歡這個名字。”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梧桐是祥瑞吉祥的樹,最叫人喜歡的是,它由最初的淡綠色漸漸黑暗起來,逐漸變成墨綠;后來又由墨綠色漸漸轉(zhuǎn)為成焦黃色,好像人的一生,由稚嫩慢慢走向成熟。”
“看你繪聲繪色的樣子,想來這梧桐應(yīng)該留給你不少美好的回憶吧?!眴椎哪樕下冻銮逡莸男θ荩柟庀窳魉话闱度胨麧M臉皺紋的溝壑里,泛出波光粼粼的光暈。
此時,陽光灑滿整片樹林,手掌大小的葉子占滿枝頭,那些并不算粗的枝干卻撐起了如傘般大的樹冠,樹枝交叉,參差不齊,樹枝交織在一起,遮天蔽日,為這偏僻的地方搭成了一個綠色的長廊。她記得幼時,與她那”孿生“的姐姐一起在樹下說說笑笑,聊兒女家常,偶爾暢想未來,既不打傘也不刻意遮陰,也不怕曬,在梧桐樹的濃蔭里風(fēng)姿款款。”
“是啊,‘一株青玉綠立,千葉綠云委’。提起梧桐就會想到好多童年趣事。一時神往了,見笑了?!?p> “怎么會呢,我很愿意聽你說這些,常年生活在皇宮之中,偶爾聽聽墻外之音倒是有趣多了。我還得感謝你呢。”啟勛下了朝回來,無案牘之勞形,倒是愿意與憶慈多說幾句?!敝皇沁@梧桐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寧折勿彎。在它承受得起整棵樹冠的重量時,它便竭盡所能,并堅強(qiáng)的傲然挺立著;可是一旦超過那個極限,它寧愿粉身碎骨,也不會彎曲。若是做人像這樣子,在這深宮王府都會是致命的弱點。”
“所以要懂得時移世易?”憶慈問道。
“對啊。你知道嗎,梧桐不但高大魁梧,美麗漂亮而且還有有趣的傳說?”啟勛突然想起曾經(jīng)在禮氏物語里看到過關(guān)于梧桐傳說的描述,此時說來倒是應(yīng)景。
“哦?不妨說來聽聽。”
啟勛許是站得久了,腰間酸痛,并在一旁的廊下,選擇一處干凈的地方,正襟危坐。仿佛這樣的舉動才對得起這樣美麗的傳說,只聽到他清一清嗓子,開口道:“話說那梧桐既能‘知閏’、又能‘知秋’。它有個奇特的現(xiàn)象就是,在它的每條枝上,平年會生十二葉,一邊有六葉,而在閏年則生十三葉,或許只是巧合罷了。至于“知秋”嘛,人們都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我覺得挺有詩意的。”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樣的傳說憶慈也是第一次聽說,只覺得新鮮,說道:“的確,很引人入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