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可惡的王公明喜歡平靜的生活

第十章 元炁

  王公明坐在餐館里,同樣是靠外面的位置,但餐館不是昨天那家,今天他選擇了一個蒸菜館,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很想吃蒸菜。

  蒸菜館就不需要等待太久,通常坐下點了菜不需要一分鐘冒著熱氣的蒸菜就能擺在面前,但缺點是份量和同樣價位的小炒比起來份量就顯得很少了,所以王公明今天點了兩份蒸菜。

  一份牛肉一份肥腸,都是十分下飯的東西。

  看起來十分油光有色澤的米粉包裹著牛肉和肥腸,用筷子攪動一下可以感覺到里面的份量十足,雖然比不上小炒的量,但也算可以了,米粉中牛肉和肥腸的下面是蒸的恰到好處的切成小塊的土豆塊,王公明喜歡軟一點的,那樣的土豆十分入味,只是看著聞著味他的口水就快流出來了,服務員將米飯端上來后他迫不及待的享用了起來,一時間腮幫子都吃的鼓鼓的,這樣的東西在餓了的時候比起什么山珍海味可管飽多了。

  王公明吃的很開心,筷子一刻都沒有停過往嘴里送菜,完全將剛才的事情拋在了腦后,畢竟在吃飯的時候還會苦惱世事的人怎么會過的快樂,即使是他這樣的人也會因為吃到了美食而短暫的忘記了煩惱。

  餐館里一臺老式的電視機正在放映著新聞,現(xiàn)在的人家家里大多數(shù)都是掛在墻上的薄本電視機了,這種顯示屏裝在黑匣子里的厚重的老式電視機現(xiàn)在還挺少見的了,不過看到它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總能感到一種時代感,這可比在墻上掛黑白照片跟能讓他產(chǎn)生共鳴。

  電視里放映著最新的國際形勢,前段時間隔壁國家又出了什么談資啊,人類離探索外太空又近了一步啊。

  和最后一條新聞比,感覺前面幾條新聞都顯得太渺小了,在夜晚抬頭仰望滿天繁星的時候地球的另一邊可能正在發(fā)生戰(zhàn)亂,當那邊夜幕降臨的時候那里的人是否也會仰望星辰感慨白日的斗爭渺小無意義呢?

  王公明覺得他們多半沒那個空閑時間去思考那個問題,星辰畢竟離現(xiàn)實太遙遠,相比之下人離子彈的距離可以說是近在咫尺了。

  在他感慨人生短暫的時候餐館里又進來了幾個人,他們一進門就用大嗓門嚷嚷著“老板老板”,坐在靠門位置的王公明頓時覺得耳邊像有人提著鑼在使勁敲。

  他回頭看了那幾個人一眼,他們大多皮膚黝黑,一頭板寸頭,寬松的灰色襯衫收在褲子里,突出的肚子下系著一副真皮皮帶,一副標準的中年男人模樣,一看就是長期在室外奔波的人,往外看門口停著幾輛摩托,前面的擋泥板上還留著塊干枯的泥點,如今的城市里已經(jīng)很少有能留著這些泥塊的地方了,所以看起來他們是剛從郊區(qū)回來,那里正在規(guī)劃建設。

  這群人從一進門到點完菜一直滔滔不絕的說著話,粗獷的嗓音震的臨桌十分頭疼,王公明倒不是說瞧不起這些基本工作者,只是對有些這些不怎么顧慮他人感受的行為難以認同。

  一時間可口的飯菜都不怎么香了,王公明加快了進食的速度好早點離開。

  大叔們說話間其中一人又掏出了一盒黃鶴樓,挨個分發(fā)給桌上的同伴,隨著火機電打火的聲音咔咔響起,一股濃郁的尼古丁味逐漸占據(jù)了小餐館里的一寸角落,然后隨著空氣的流動四散開來,坐在隔壁的王公明首當其沖,煙味嗆的他直翻白眼,咳嗽了好一會后他匆匆扒了幾口飯菜,接著招呼老板過來結賬。

  老板是一位身材微胖的中年婦女,這家餐館是她和老公一起運營著,她老公在廚房掌廚,她就在外面招待客人,幫忙的還有她老公的父母,兩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兩老雖然看起來年邁但是手腳比起一般的年輕人還是不遜色他們的,王公明結賬的時候老爺爺過來端走了碗疊,老奶奶過來用抹布擦桌子,不一會餐桌又恢復成飯前的模樣。

  老板娘算好了賬,對王公明說,“22,給20算了,也省的找零錢?!?p>  王公明說,“那怎么好意思,我有零錢?!?p>  “哎!不要緊!下次再來多吃幾次!”

  王公明說不過老板娘最后只給了20,雖然只是兩塊錢的事但下次走在這條街上看到這家店不進來都不好意思,兩塊錢招了一個回頭客老板娘覺得不虧,省了兩塊錢顧客覺得很賺,這樣才叫開門做生意嘛。

  穿過尼古丁形成的煙霧時,王公明偶然聽到大叔們在說郊外的殯儀館起火的事情,不由得放慢腳步,傾聽起來。

  “你說這事邪門不邪門!”

  “要我說啊,老黃你這就是封建迷信!”

  “前腳剛進去后腳就起火咯,冰柜都燒沒得咯!”

  “這以后親人們找來了都不認得哪把灰是自己屋里滴!”

  他大致聽出了一點東西,好像是什么東西失火燒沒了,說到親人……灰……他心想不會是停尸間失火了吧。

  一想到停尸間他就想到了張大爺和那陌生的帥哥,算算日期也該從醫(yī)院送到殯儀館去了,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是個什么狀況,爆炸過后還剩什么。

  而殯儀館失火……他打了個寒顫,心想下午那妹子不會真和那帥哥有關系吧!不行他得去看看具體情況。

  王公明快步離開餐館,在街上攔了一輛出租車,上了車他和司機說到殯儀館去,司機說行不過今天得繞個路,王公明問怎么了,司機說你不知道嗎,到殯儀館去的路上出了車禍,現(xiàn)在還堵著呢,王公明聽到這話心里又涼了半截,不過他安慰自己說不要太敏感出車禍嘛每天都有的,不一定和這件事有關。

  不過他還是決定讓司機按原本的路線開,去看看情況再說。

  與此同時另一邊,離事故路段不遠處的公園里,就是王公明之前來過的公園,正在熱火朝天。

  字面上的意思。

  時間放到十分鐘前,這個時間正好是下班放學的高峰期,路上到處堵塞著來接孩子和下班回家的車輛人群,先前王公明遇到的花木蘭與斯巴達也正被堵在車流里。

  車上花木蘭顯得十分焦躁不安,不停的往外觀察龜速挪動的車流行進到哪一步了。

  斯巴達倒不顯急迫,兩條胳膊抱在一起靠在座椅上閉目養(yǎng)神,他的體型并不適合這種狹窄的車型,本來可以容納三人都不會顯得擁擠的后座被他一個人占了三分之二的空間,而且因為太高了頭不得不斜靠在座椅上,不然就會頂在車頂上,不過看到他的人都不會覺得他會磕疼,反而擔心他會不會把車頂頂出一個凸頂。

  二人看起來并不像夫妻,因為并沒有夫妻間的那種親密。也不像一對兄妹,就長相來說二人可謂一個天一個地。斯巴達的身份實際上是旁邊這位和淑女二字完全搭不上邊的小姐的保鏢。

  對外的身份是保鏢,實則亦兄亦友。

  斯巴達名叫方鄲,說起鄲就容易想到一個成語,邯鄲學步,意思是一味模仿別人,不僅沒學到別人的本事,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本事丟了。大概給他取這名的人是希望他以后堅持做自己,不要盲目跟風別人。

  花木蘭名叫方婷,婷字意味著優(yōu)美,雅致,人或者花木美好。但如今的方婷身上看不到一點婷婷裊裊的地方,總是一身男裝,混跡在男兒中間,所行所為有時反比男兒更剛烈,不知道給她取這個字的長輩看到方婷如今的模樣不知是何感想。

  二人這么一個組合在外人看來真的是斯巴達與花木蘭了。

  雖然二人都姓方,但實際二者之間并沒有親戚關系,只是方鄲拜了方婷的叔公為師,二人共同學藝罷了。

  學藝,但學的不是傳統(tǒng)武藝,也不是吹拉彈唱的技藝。

  這個世界上充斥著一種神秘的自然能量,一般人一輩子都不會意識到它們,但是有的人能感覺到這種自然能量,古人將其稱為“元炁”。早在先秦和西漢時期,有不少論述炁的著作如《老子》、《列子》、《莊子》、《管子》、《鹖冠子》、《荀子》、《淮南子》、《黃帝內經(jīng)》等,但“元炁”的存在卻比這些著作還要久遠。

  雖然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人發(fā)表了有關“元炁”的著作,但只有少數(shù)一些人能意識到其中的奧妙,大多數(shù)人無法感知“元炁”,更別說使用“元炁”了。

  能感受到這種特別的能量后,一些人便埋頭其中潛心修煉,希望能將這股力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后來有一些人倒是成功了。

  人類這個物種創(chuàng)造總是比復制簡單,當有了第一個能成功掌握這種能量的人出現(xiàn)后很快同樣能掌握力量的人便跟著出現(xiàn)了,原先只有個位數(shù)的人后來膨脹到了數(shù)千人。

  那么這股能量究竟有什么厲害呢?大家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天空劃過的閃電,憑空而起的狂風,傾盆而下的暴雨、山崩、火焰,這些現(xiàn)象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已經(jīng)有了一個科學的解釋,但在古代這些現(xiàn)象被心智未開的人們認為是天神所為。

  換句話說,掌握了“元炁”的人只要他愿意他便可以做到上述所說的,也就是人為展現(xiàn)神跡。

  當一個人可以憑借自己的意識隨意展現(xiàn)出這些神跡,這種沖擊理所當然的會使人們開始將他作為神明化身一樣開始對他頂禮膜拜,祈求他的庇護。如果這位被膜拜的“天神”心性善良倒還好,如果有與力量相等的價值觀人們崇拜他到也不壞,但如果獲得了力量的是一位曾經(jīng)因社會地位低下而飽受欺凌的人呢?力量是隨機選擇人的,而本身并不會自帶神圣化光環(huán),當這種人在獲得了力量之后如果心性極端變化覺得自己可以大釋前嫌開始用自己的力量造福造民那是最好,但歷史證明大多數(shù)這樣的人在獲得了力量之后極度膨脹的心會驅使他們將所遭受到的加倍返還給了那些曾經(jīng)欺凌和對他冷眼相待的人們,折磨,甚至讓他們失去生命。

  這種力量使其凌駕于人類種族本身的框架,也就是法律。

  當人類自身制定的規(guī)則無法制裁神明,飽受其害的人們會去尋求誰的庇護呢?當然是尋求和惡神擁有對等力量的善神了。

  善與惡,自從人類誕生,直到現(xiàn)代,都一直跟隨著人類,跟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出新的定義,但說其根源,也不過就是哪邊人多那邊就是“對”,這種對立通常會導致沖突,最終演變?yōu)閼?zhàn)爭。

  “元炁”的發(fā)現(xiàn)使得這種沖突變得尤為恐怖,面對掌握了“元炁”的“神明”,常人的力量根本無法與其相提并論,常人還沒近其身便被一把烈火燒成了一把灰,或者大地裂開一條幽谷,落入其中尸骨無存,又或者是平地突然出現(xiàn)了一道狂風,將人帶到外長高空后摔得粉碎。經(jīng)歷過這樣的戰(zhàn)爭的人們開始意識到這股過于巨大的力量對于人類種族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漸漸的無論是善神庇護的人民,還是跟隨惡神的人民,開始消除了間隔,一致對向了他們曾經(jīng)效忠的神明,掌握了“元炁”的“神明”雖然力量強大,但說到底,也僅僅是力量強大罷了,他們也需要吃飯,喝水,普通人的確無法在力量上勝過這些“神明”,但殺一個人并不需要正面對付,萬人敵的猛張飛不也是在睡夢中被兩個兵卒斬下首級不是。

  經(jīng)過一段血腥的歷史,“神明”漸漸的不在出現(xiàn)在世人眼前,普通人再次掌管了歷史的話語權,戰(zhàn)爭也從呼風喚雨變成了冷兵器互毆的時代,但雖然“神明”慢慢淡入了人們的視線,但他們并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偶爾還是能窺見他們的身影,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神明”的血脈一直延續(xù)至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