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跳躍的金色光流,全功率運作的演算設備和快將秩序場所蘊含的頻率與世界屏障本身的頻率統(tǒng)一。
在艦隊面前,原本模糊但有形的光影瞬間便擴散成為漫天的星海。從宇宙邊緣放射出的資訊脈沖波很快勾勒出了整個宇宙的星圖與環(huán)境標識。
一切都顯示,這是一個初生的、造星活動還異常猛烈、甚至太空中的質量還沒有完成穩(wěn)態(tài)扭曲的新宇宙。
……
在萬年流亡的過程中,數(shù)學率主機歷經(jīng)數(shù)代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jīng)臻于成熟,像是匹配頻率進行秩序場融合,或者是較大的虛空信息偏移計算這種原本需要整個聯(lián)邦網(wǎng)絡動輒無數(shù)年的龐大計算任務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降到了可被接受的范圍之內。
很幸運,即使是在那長久的迷惘探索之中,帝國經(jīng)歷了很多,也遇到了很多或許會在虛空中隨處可見,但卻由于自己那逼仄的認知而始料未及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最終這支艦隊的一切仍然算是穩(wěn)定。
維斯瑞凡體內的“世界之魂”自從完成融合之后似乎就一直在極力壓制自身的存在,因此在這長久的時間中,以及在各個較為關鍵的、會受到世界頻率因素影響的各個項目或者事件中,這個仿佛影子一般的世界之魂沒有帶來任何的影響或者困擾。
……
屏幕中淡金色的艦隊秩序場與代表原生宇宙的白色秩序場在相當快的時間里就完成了融合,當艦隊躍入秩序空間之后,縱貫整個空間的幽藍色浩瀚星河轉瞬間便在每一個關注著此事的人面前展開,沒有光學延遲,沒有畸變遮擋。在生成的宇宙星圖中,每一個光點,都是那些星星此時此刻星冕之外最真實的形態(tài)。
不是光影模擬,不是星圖快照。展現(xiàn)在每一個人眼前的這些,都是真真正正有物質形態(tài)的,可以點亮夜空,可以在認知之中亙古長存的輝煌星河。
……
艦隊整備完成后,宇宙邊緣,復興紀年元年1月1日。
“這個宇宙......很年輕?!痹诰S多維爾面前,一枚小巧精美的探針正在向艦橋的控制室中打出大幅的全息投影,“看來似氫元素仍然存在,這個宇宙的許多基礎資訊模型與我們的故鄉(xiāng)相似度極高,很多物理結構都還可以順延……光速的變化雖然會影響電磁力在一些敏感節(jié)點上的體現(xiàn),但是還不至于把最基礎元素的結構摧毀掉?!?p> 通過精神感應,探針的機載計算機迅速鎖定了當前所拍攝的星圖之中最明亮的星河并讓它的影像迅速占據(jù)了畫面的主體,一些參數(shù)也隨之浮現(xiàn)了出來,在詳細觀測了這些畫面之后,維多維爾發(fā)現(xiàn),這個宇宙似乎處于比他所想象的時間還要早的演化時段。
“這些碩大的超級恒星基本上表面溫度都在七萬度左右......卡文瑞爾,把之前采集到的那張我們的故鄉(xiāng)世界的圖片拿來對比一下......”
“…核對完成,從光學角度來估測的話,這個宇宙的恒星要更巨大更明亮,或許是這里的光速稍微高一些,而引力常數(shù)同時也更偏大的原因。在質能轉化的時候,為了抵抗重力,這些恒星的聚變反應可以輸出更高的能量——這也意味著,它們可以在質量更大的情況下?lián)碛凶銐虻妮椛鋲??!?p> 卡文瑞爾在腦中稍微對比了一下便立刻得出了結論,“這個宇宙年輕的程度超過了我們所有人的想象,在探針的不斷掃描中發(fā)現(xiàn),恒星附近幾乎都沒有行星,恒星表面的重元素也少的出奇。而在那些明亮的、超高度松散的星團內部,還有很多規(guī)模巨大的旋渦正在不斷吐出數(shù)光年之長的氫射流,那應該是正在進行的大規(guī)模造星運動——恐怕就連第一代恒星還在形成當中,而重元素都還沒有開始生成,而且第一代恒星由于燃料極端豐富,在迅速揮霍的時候它們也會急劇衰敗,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做到盡快直接從宏觀上影響這個宇宙,否則很可能有相當長的一段經(jīng)歷中我們需要數(shù)著超新星爆炸來過日子了。”
“……等到靜下來之后,我們或許就該思考一些問題了……虛空中的世界分布環(huán)境應當如此嗎?”
“……目前我們并沒有多少資料,陛下,對此我們無法回答這個的問題?!钡钥ㄏ枔u了搖頭,“不過如果是猜想的話,我個人認為,不應該如此,在我們的宇宙遭受災害的時候,很有可能那股恐怖的死潮天災通過某種方式跨越了虛空,并將相當大范圍內的宇宙全部毀掉了。而死潮造成破壞的形式,就是物質崩解,秩序崩潰等等,損壞的世界屏障無法抵抗虛空侵蝕,它們很快就會被吞噬并消散干凈,或者被某樣東西壓制并富集,現(xiàn)有的微弱線索或許可以對應這樣的語言表述......然后,出現(xiàn)了那次虛空信息海潮,而現(xiàn)在所出現(xiàn)的這些世界......都是全新的?!?p> “對于那次信息海潮......有思路嗎?”維多維爾問道。
“沒有,它剛剛爆發(fā)的時候我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和知識能對其進行分析,而在擁有新的數(shù)學率主機陣列之后,與之有關的痕跡早就被消抹殆盡了,目前我們對它有關的研究,還是止步于信息量很高,強度很大,而來源的“方向測定”所得出的則是一個相當寬泛的集合?!?p> “看來短期內在此投入過量的精力是沒有意義的了......”
“維多維爾,說起投入精力,我個人認為,還是多在意一下曾經(jīng)第十六方舟所遭遇的“虛空分界”現(xiàn)象吧?!?p> 維斯瑞凡忽然提示道,“第十六方舟迷航的時候,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航行軌跡畸變,但是通訊卻幾乎被徹底遮斷了。在遭遇了那次事件之后,我們的艦隊已經(jīng)向“反方向”跑出了這么久,雖然沒有再發(fā)現(xiàn)類似事件,但是不保證那很有可能就是虛空的某種“自然現(xiàn)象”,而翟卡希爾似乎還有過更精確認真的提示,如果在以后,我們的文明疆域開始擴張,并能同時存在于多個宇宙的話,與其有關的現(xiàn)象我們就不得不認真考慮一下了。另外,如果需要跨越多個宇宙,時間軸的問題也是需要認真解決一下的?!?p> “嗯……確實如此?!?p> “等探針再多將宇宙掃描幾次,確認目前宇宙中沒有太過歪曲的法則畸變區(qū)域或者是任何認知之外而且無法被晶能解決的問題之后,殖民計劃應該就可以啟動了?!?p> 維斯瑞凡抱著胳膊,欣賞著在多重視角中展現(xiàn)出來的,遠遠比單一光學觀測更立體,更詳細,更宏偉厚重的龐大宇宙結構體,“這個宇宙幾乎還沒有行星,考慮到我們所認識的生命形式,我們應該是這個宇宙之中的第一批智慧?!?p> “那么,接下來只需要稍微再付出一點耐心就好了。”維多維爾輕松地點點頭。
……
由于這些全新的探針建立在晶能科技的基礎上,一層薄薄的晶能護盾就可以讓它比世界內部的萬事萬物完全高出一級從而擺脫任何物理限制還有光速壁壘等束縛,因此不必依靠任何像是高維空間折躍或者翹曲世界泡平行移動等“鉆空子”的手段,僅僅是常規(guī)的驅動就可以達到躍遷引擎的效果,就能讓探針在相當短的時間里飛躍廣闊的星河并將所獲得的訊息送回母艦。
在無數(shù)探針的縱橫交織中,一張金色的大網(wǎng)逐漸掃過整片宇宙無比浩瀚的空間,而越來越多的情報,也開始展現(xiàn)在旗艦控制室中眾人的腦海里。
“已經(jīng)確定,恒星沒有異常,沒有發(fā)現(xiàn)內部有自洽存在的,可被當前認識判定為靈魂的信息組,空間結構穩(wěn)定,宇宙基礎常數(shù)均勻?!笨ㄎ娜馉柨偨Y道。
“那么可以說,除去以后可能不斷遇到的超新星爆發(fā)之外,這個宇宙可以說相當安全了?!本S多維爾捏著下巴,在腦海中掃視著那些因為注解而冗長的報告,“這一條是怎么回事?宇宙背景輻射怎么了?”
“該輻射還處于微波頻段,但是頻率要略微高一點。宇宙殘溫度為-259.5度,這一點倒是不存在什么問題,畢竟這個宇宙要是按內部空間來判定的話暴漲期還沒有完全結束,這個有些高的溫度是正常的,有問題的部分,是在這個宇宙的背景環(huán)境中,彌漫著一股非常,非常,非常微弱的輻射,微弱到幾乎無法被篩選出來,但是探針陣列發(fā)現(xiàn)了它們,而與之有關的問題,則是......無法解析,那些輻射似乎與晶能是平級的存在——如果按照曾經(jīng)已經(jīng)確認的推測,可以高度懷疑,這些輻射是奧術的直接體或者衰變體?!?p> “……可能出現(xiàn)過,但現(xiàn)在還未完全確定的第一力嗎?”雖然還不確定,但是如果整個宇宙的背景輻射中要是都彌漫著對生命具有破壞能力的“虛空第一力”的話,那么對星明文明而言很可能是一項新的挑戰(zhàn),雖然晶能設備和建立在晶能層面上的軀體和靈魂已經(jīng)大大加強了星明人的生命強度,但是如果說真的要與整個宇宙的奧術環(huán)境對抗,那恐怕是不夠的,畢竟無論猜想如何,真的到面對實際情況時,作為文明的統(tǒng)治者他也必然會緊張——不過翟卡希爾接下來的回應,則讓他對此有所放松:
“在星圖中有紫色恒星存在......即使是光速更高,應該也不足以支持這種程度的恒星,但是恒星本身的結構還是穩(wěn)定的——奧術環(huán)境作用于宇宙本身的方式或許就像場一樣,疊加在基本法則之上而不是直接穿插在一起,那么,或許只要我們找到場源,就可以解決足夠多的問題?!?p> “嗯……你的真視之眼和身體基礎的奧術能量結構與眾不同,而且在這些方面你也有很獨到的研究。在這一方面,目前你是獨一無二的。這一部分全權交給你去處理,翟卡希爾?!?p>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找到奧術的虛空衰變映射公式,并找出它的使用方法,如果可以,最好能開始著手建立與之有關的技術與知識體系?!?p> “明白?!?p> ……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在實際檢測的時候,這樣實際出現(xiàn)的變化最終仍然算是一個插曲。
因此,維斯瑞凡命令加強了對整個宇宙的掃描強度,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項目。
在確認一切情況都很安全之后,三艘方舟開始加速飛向總星團中的空曠區(qū)域,并在飛行過程中不斷拋出了幾十上百個紡錘形的,與飛船體積三分之一差不了多少的巨大吊艙狀結構體。
這些結構體在脫離母艦之后很快便穩(wěn)住了身形,在自帶的晶能引擎驅動之下,它們開始按照預設航路飛向宇宙各處,并開始建立殖民點。
這些體積巨大,仿佛吊艙一樣的飛行船并不是飛船外掛的,在被啟用之前,它們一直處于飛船的艦體之內,作為帝國的城市結構而存在。
雖然這看起來似乎徹底違反了飛船的空間結構規(guī)則,但是在空間數(shù)學拓展技術的幫助之下,晶能可以直接合成出一片相當廣闊的空間,并且可以對內,對外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結構。
晶能環(huán)境內部,空間的尺寸其實更偏向于一個常規(guī)參數(shù),一個可以被設定的數(shù)字,在方舟跨越虛空的過程中,這樣的過程就在船內不斷進行著,而這些體積龐大的吊艙,就存儲在主方舟內部被空間技術拓展開來的巨大格納庫中,而在不斷的疊加之中,飛船內部的空間則大到匪夷所思,已經(jīng)完全不是簡單的幾何還有空間理論能夠解釋,而是需要更復雜的數(shù)學轉化關系才能對此進行描述了。
而在每一個吊艙中,這樣的技術也一定程度上發(fā)揮著作用,殖民吊艙本身還是由城市結構修改而來的殖民地基底,可以在太空中錨定并展開,而更多的復雜設施也可以以此為基底建設起來,就像神女蜂級一樣。而每一個吊艙中所搭載的人口,則都是不多不少的——一億人。
“如果疊加空間的程度太大,其本身可能會自我坍塌……,經(jīng)過協(xié)調,一億人的規(guī)模,或許是最合適的?!?p> 在飛船的行進過程中,上百的吊艙被釋放出去,而每一個吊艙之中,都有著標準的一億人口,這是在殖民計劃之前所分割出來的,每一個吊艙中,各類不同職業(yè)的人口所形成的最終合集。
“……比起從前,人口職業(yè)“類”的數(shù)量要少了許多,甚至可以被直接分列出職能了?!?p> 文明相關,研究相關,軍事相關三種,文明工作者負責整理、開發(fā)并維持帝國的文化、語言、文字、還有各類藝術,而科研者則負責各類研究,各種程度,各個方面,而最后的,就是軍人,或者說——基礎的公民。
按照后來進行的部分論證與基礎實驗,舊聯(lián)邦時代冗雜的政治類個體,還有那些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團體以及“用處不大”的職業(yè)已經(jīng)被徹底淘汰,靈魂基底的修改決定了建立在各類需要對同胞轉心眼挖空子的做法將不復存在,因而與之有關的律條只需要在部分大是大非上明確勾勒即可。
而無盡的資源,也大大打消了建立在物質有限基礎上所產生的糾紛與爭奪。而軍人徹底替換原本平民階級的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死潮。
對兩次大規(guī)模死潮侵入時的資料研究可以大致得出一個結論:當死潮爆發(fā)時,意志堅韌的人往往能比無所事事,內心麻木的人堅持得更久。
在幾千年內大規(guī)模的提升高素質人口的基礎,就是全新的生命制造方法。制造一詞,維多維爾和維斯瑞凡在審閱的時候都已確定它很合適。
由于文明的不斷進步,還有組成文明的智慧生命壽命的不斷延長,在舊聯(lián)邦末期,家庭單位就早已名存實亡,很多人在漫長的生活中幾乎不會再通過兩性相交的方式來生育后代,而在漫長的年月中,親戚關系也可以說變得極為疏遠,如果不是聯(lián)邦法律還在約束著有關概念的存在,很有可能在兩百億年之前,全新的社會基礎就應該取代這種以婚姻為基礎的社會人口結構了。
而全新的方法,則是靈魂培養(yǎng),就像利用培養(yǎng)基去養(yǎng)活微生物一樣,現(xiàn)在,與之有關的生產線早已成熟,首先,構筑基礎的靈魂模板,并在其中導入后來穩(wěn)固下來的底層協(xié)議與必須的品格,隨后推進演化速度,使得這一靈魂的顯意識達到平均水平,在這幾個步驟妥當之后,導入兩個皇帝,四個首席科學家還有一位將軍所修訂的基礎知識之后,就可以對其進行晶能軀體封裝并誕生一個全新的個體了。
雖然是量產靈魂,但是這些靈魂所被導入的,只有所有人都具備的基礎,每一個人的境遇,自身面對事件的處理,還有思想其實都有著較大的差距,維斯瑞凡曾經(jīng)還擔心過是否會造出來一幫毫無生機,只有整齊劃一的,發(fā)出命令給出回執(zhí)的低智慧個體,不過很快,這個擔憂就沒有價值了:
“”陛下,這里的靈魂并非直接合成,而是直接通過連接于“試煉獨立世界”的培養(yǎng)基,在模擬的環(huán)境之中由初始靈魂自發(fā)形成認識與人格而最終成熟——靈魂的發(fā)展軌跡不會恒定,即使廣域條件非常相似,這些靈魂中最終的細節(jié)也千差萬別?!?p> “另外,新的個體比起還未完全修正自身結構的舊個體而言,帝國生命組成體最大的變化,就是不再只擁有常規(guī)生殖能力,這些新個體的體型雖然保留著一定的性別特征,但是實際上,這一區(qū)別只是為了區(qū)分其所承載的靈魂區(qū)別。”
“現(xiàn)在的人口生殖,更多的條件是貼近于靈魂的,換言之,如果感情對應,或者有切實需要,兩個人,甚至是更多的個體仍然可以組建共同生活的環(huán)境并利用靈魂培養(yǎng)等方式創(chuàng)造新的個體,畢竟,超脫常規(guī)生物水平之后,選擇的范圍,只有更廣。”
“已經(jīng)記錄并確認?!?p> 在幽藍色的星辰大海深處,一座座燦爛輝煌的太空設施開始不斷成型,這些恢弘的金色結構體表面充盈著澎湃的能量,彰顯著自己的生機與活力。
相對于整片宇宙而言,它們太小太小,小到幾乎不值得給予任何被觀察的必要。但是,它們蘊含的晶能的光芒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宇宙中無延遲的展示著自己的存在。
伴隨著點點金芒的不斷點亮,越來越多的龐大空間建筑幾乎可以說是在瞬間落成,一條條無形的線將它們交織起來,所形成的,是一張足以囊括宇宙的文明恢弘“天網(wǎng)”,在這一股股足以點亮星空,溫暖宇宙的金色暖流的汩汩流動之中,規(guī)模龐大的基礎設施集群正以驚人的速度鋪展開來。
而在宇宙之外,廣袤的無盡星海釋放出的光芒也無法照亮的虛空中,更多的探測器和傳感器組成的網(wǎng)開始被建造——一部分是新的,一部分,干脆就是曾經(jīng)艦體中的結構,或者是艦體中的一部分。
“當這里的警報響起……我們不一定還能存活下去,甚至……我們不一定能觀測得到它的反應?!?p> “希望我們“用不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