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身的位階等同于超凡資訊以及泛概念\強法則,這意味著與世界誕生直接關聯,但最終卻早于世界而出現的“創(chuàng)世輝閃”本身具有的屬性極為特殊。”
“目前已經對世界結構進行諸多研究,但是關于世界本身的位階歸屬性……現有資料確實可以證明,世界結構擁有諸多可以歸納為“位階表征”的信息組——泛概念、強法則以及超凡資訊的確都擁有此類信息表征。但是位階表征與位階本身的關聯與先后關系……還無法利用現有證據完全證明或證偽某一種觀點……對此,還需要更多研究。”
“回到帝國聯合組現在的研究課題上——我們的艦隊在面對Σ腐化艦隊的侵入時,我們難以破壞Σ艦隊擁有的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蛘哒f,我們要想破壞它需要付出的代價非常巨大。”
“根據目前的多次戰(zhàn)役記錄,以及對后續(xù)捕獲的部分樣本進行研究后,我們可以確認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和強現實穩(wěn)定場的秩序位階與絕對生效優(yōu)先程度等同于強法則級——極端完善的結構或許進一步增強了它們的現實生效表現。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利用類似于世界第一層級的模式直接攪動、活化本底秩序環(huán)境,而強現實穩(wěn)定場則在起到“廣播”作用的同時,閉鎖所有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中蘊含的所有微小信息基點的外源賦值可能……”
“可以確認,這一過程中仍然存在難以察覺的漏洞。不過比起耗費大量資源進行搶占性賦值,或許,我們可以使用某些更加直接的手段,將場結構直接破壞掉?!?p> “……應當注意,Σ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對此類外源資訊侵入或許存在某些“先天弱點”,但是考慮到Σ文明可能的歷史與它們的發(fā)展規(guī)模,我們不應將該現象以及與之對應的可能設備的作用預估的太高……理論上,創(chuàng)世紀與世界末日活動都是虛空中極其常見的現象,有能力跨越世界的文明理論上都可以對此類現象進行研究并得出結論。我們不應該對我們的任何發(fā)現抱有“竊喜”的態(tài)度——我們恐怕鉆不了任何空子。”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長久以來可以說一直以可量化與細節(jié)可知的態(tài)度,來處理我們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奧術樞紐艦雖然相對例外,但是由于設計時的認知水平界限,我們并沒有完全開發(fā)出奧術資訊的模糊屬性與可塑屬性。而這次利用創(chuàng)世輝閃,我們應盡可能將注意力權重轉移至輝閃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上——虛空環(huán)境本身不存在先后概念,但是宏秩序與世界秩序環(huán)境會受到它們自身所衍生出的秩序擾動影響……”
“遵循閉環(huán)概念,世界本身的生滅過程實際上可以被看做閉環(huán)結構——創(chuàng)世輝閃或許也是末日之光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有關細節(jié),應當跟隨研發(fā)目標一起,立刻進入實形資訊匹配階段……”
===========
秩序一直在發(fā)展。
更加全面的技術手段加速推進了實際環(huán)境的變化。按照帝國標準文明資訊主軸計算,在過往的躍升、發(fā)展、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與復興階段的疊加過程中,數萬年的時間又已流逝。
由于Σ決戰(zhàn)旗艦隊與大規(guī)模外源艦隊在帝國領土內部與帝國艦隊爆發(fā)了規(guī)模巨大的戰(zhàn)爭,而這些戰(zhàn)爭的本質,就是不同的資訊體之間不斷傾軋不斷粉碎重組的過程。
因此,在那七千多年的戰(zhàn)爭之中,帝國的時間主軸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畸變?,F在的時間如果想要精確對接曾經的文明時間軸已經有些不太可能了——自流亡紀年開始至現在,245730年,這是現有的資訊技術能夠匹配出的、最準確的時間段落。
絕對的高效與絕對精準的執(zhí)行確保了帝國資訊結構即使經歷數次規(guī)模不一程度不同的升級,也仍然能保持穩(wěn)定——在此前的戰(zhàn)爭之中,許多帝國當前的標準會導致的“弊病”已經被現實的力量揭露出來。這些弊病,便是當前帝國技術與思想和現實不匹配的表現。
帝國的戰(zhàn)士已經從心智與軀體上完成了一輪新的統(tǒng)一——舊有的不必要情緒與會軟化意志的感情幾乎全部被刪除或者閉鎖,任何可能使得帝國士兵的態(tài)度變得“柔弱”的行為也被盡數禁止。
同時,雖然在細節(jié)上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艦隊指揮者與天區(qū)皇帝們也同樣經歷了類似的過程。許多曾經的意志,甚至可能是誓言都在這一過程中被扭曲,甚至被忘卻了——帝國永遠只能在自己所能想象到的區(qū)間之內編制計劃,進行準備,但是現實從來都不穩(wěn)定——在現實環(huán)境的傾軋之下,帝國原則與帝國的行動只能改變,改變到能夠應對現實為止。
在做出與歷史中的自己相悖的決定時,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在打自己的臉,在打帝國意志的臉。但是在現實的傾軋之下,就連帝國的原則都在不斷后退,更別提這些似虛似實的衍生內容了——很多時候,只要“穩(wěn)定的生存”還能繼續(xù),那么很多的意志與想法看起來可能是堅不可摧的。但是如果就連穩(wěn)定的生存都不一定夠保證……帝國能夠走到今天這里還沒有因為變化而崩潰,就是因為帝國還能適應,或者強制自己適應不斷出現的變化——哪怕適應的措施可能是超現實的、畸形的。
或許如果帝國未來有一天成功的挺過了這一系列災難并最終在虛空中站穩(wěn)腳跟,在那個時候,帝國開始有精力來回顧,來處理帝國走過的每一步道路。在那個時刻,或許仍然是這一批人,或許是一批新人可能又會宣布豐富的感情可以有效激活資訊的運作與發(fā)展。今天的這一段決定又會被那個時候的帝國成員以新的眼界與行動來解讀,或許是否認,然而那又怎樣呢?
創(chuàng)世輝閃能夠對幾乎所有的尋常秩序結構造成深度難以想象的殺傷,就是因為它誕生于高位階秩序結構誕生之前的某一刻,或者某一段時間——在那可能是無限短而又無限長的時間中,創(chuàng)世輝閃理論上不會支持任何穩(wěn)定的秩序結構的存在與運作,因為它的內部本身就不存在任何穩(wěn)定的秩序法則,甚至也不兼容利用晶能等超凡資訊構筑的實體強法則。
這些屬性所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如果想要在創(chuàng)世輝閃中存活,信息體就必須要有極高的自洽完整性和自洽解釋能力。否則,存在于其中的造物所遭受的壓迫,就遠比調慢光速之后瞬間坍縮的恒星還要大得多,后果也嚴重的多。
帝國則類似——帝國本身就像一個環(huán)境,而帝國的任何目標與任何指令要想自洽就必須順應整個環(huán)境,哪怕環(huán)境本身是畸形的。
如果不順應環(huán)境,不順應由宏觀穩(wěn)定趨勢所推動的潮流,那么許多空想的目標與不現實的做法就必然會成為空中樓閣。環(huán)境與現實總會發(fā)生變化,而在未來,或許已經高度變化的環(huán)境也會否決現在的一系列鐵律——因此,現在與其說挖空心思調整這些內容,還不如想辦法讓帝國變得更加堅固。
在重裝堡壘世界中,淡金色與紫色的霧團不斷聯結起來,將一座座建筑物包裹在由超凡資訊組成的云霧之中。重裝堡壘星的整體結構和聯絡節(jié)點正在被調整,許多功能被進一步增強。晶能恒星和奧術恒星也同樣在經歷這些改造步驟——它們之間的連接網絡節(jié)點正在被增強,但是與此同時,新的“熔斷”屬性也已經被賦予這些在無形中串聯起資訊星網的星鏈。
由于現有的設備組在反應時間與穩(wěn)定性方面上仍然難以適應Σ艦隊所帶來的高強度、高烈度戰(zhàn)爭模式,利用正向感應機制進行運作的設備不可靠的程度也因此而上升——從已經被整理出來的星網運作資料之中,帝國研究人員發(fā)現了大量的關鍵線程重置、超限響應以及部分區(qū)段不回應等異常現象,星網甚至直接被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侵入過:
很多時候,帝國設備的響應速度趕不上現實環(huán)境的變化速度,如果強行令其適應,就很容易導致這種命令與實際操作脫節(jié)的現象——當肢體被砍下,痛覺不一定會立刻襲來。
而包括熔斷在內的部分反觸發(fā)模式將會盡可能避免這些問題。由于反向的單一模式操作比正向的篩選性操作要單一的多,因此整個星網一旦處于危險之中,它的戰(zhàn)時緊急反應速度將大大加快——這些連接映射具有極高的單向強度,但是如果一旦信息流的方向出現了星網整體對外輸出層面上的“反轉”,或者資訊星網的內部出現了區(qū)域性的不可控數據流,那么那些原本強度極高的映射就會立刻崩潰。
很顯然,這樣的做法也仍然存在問題,而且還會帶來新的問題——資訊星網之中的熔斷必然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并且,資訊星網本身的諸多屬性仍然需要正觸發(fā)機制來控制,原有的問題因此無法完全避免。只能先盡可能使得問題之間變得更加協(xié)調,短板變少。等日后帝國掌握了更強的技術,或者認知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之后,對此類問題才能再行調整。
……
虛空之中,越來越繁忙的航路正在徹底將所有世界連接起來。比起技術剛剛開始躍升時,帝國的世界之門單體無論是從規(guī)模上來看,還是從性能上來看都比原來強大了許多。
不過即使是這樣,這些已經高度固定的結構現在也很難再滿足帝國越來越高的通航需求了——一座大門能同時接通的目標和大門本身的通行量都是有限的。
因此,帝國開始進行一種新的處理辦法——世界之門本身的“跳躍功能區(qū)間”難以進行精細化的分區(qū)調頻以及廣域覆蓋性廣播,那就讓它們的功能回歸到較為單一的層面上:它們的所有匹配頻率不再對準哪些常規(guī)世界,而是對準被劃定的區(qū)間中存在的“圣音禮贊”虛空要塞撐起的秩序場。后續(xù)的復雜目標交由有能力完成的設備繼續(xù)執(zhí)行。
“圣音禮贊”要塞可以進行超遠距離的目標頻率標記,而要塞本身的龐大體量與外接接口可以保證要塞本身功能的進一步延展。便于操控、結構單一的人造秩序場更適合進行概率區(qū)間劃分與匹配。如果圣音禮贊要塞能夠在功能延展之后取得良好的成果,那么或許帝國的“下一代”信息轉移系統(tǒng)將會從這里起步。
可以預計的是,這個過程會很漫長,而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帝國必然會不斷發(fā)現現有的流程之中存在的問題與漏洞。
……
艦隊在虛空與世界之間不斷巡航。它們與虛空要塞和天極雷達陣列一起,為整個帝國擔負起“眼睛”與“耳朵”的責任。
上次大規(guī)模的斷裂帶戰(zhàn)爭結束之后,雖然類似強度的戰(zhàn)役沒有再出現過,而虛空相當廣闊的范圍之中目前也沒有再發(fā)現那種無法被看透的黑暗陰影。但是在帝國疆域不斷向外擴張的過程中,大大小小的摩擦卻始終未曾消失過——Σ殘存的邊境世界,正在緩慢腐爛的暗星要塞和難以再做出任何回應的常規(guī)飛船,世界內部的各類設施,以及規(guī)模不一的離散艦隊始終都存在,而它們引發(fā)的戰(zhàn)爭也始終沒有完全消失。在帝國的國境線上,類似的戰(zhàn)火從未徹底停止。
這其中,有許多現在看來的“小戰(zhàn)役”規(guī)模已經可能等同、甚至超過“新帝國”初期時遭遇的、需要舉除總旗艦之外的全國力量來對抗的戰(zhàn)爭。
現在帝國已經遠遠比那時要更加強大,曾經被看作是近乎毀天滅地的戰(zhàn)爭也不再那樣令人恐懼。強大的前線艦隊,更加豐富的戰(zhàn)爭經驗,以及火力強大的超級“后援”,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之后,它們足夠碾碎這些曾經難以面對的困難。而在帝國的高危險試驗場中,許多稱得上是“正牌”的Σ造物殘骸的一部分則被擺進了研究拆解場——相比于那些可能不比探針強多少的微型子機,這些從各類常規(guī)艦船,甚至是從巨型戰(zhàn)艦上掉落的大塊結構顯然更具有研究價值,不過比起那些子機,這些殘骸中也多出了各種各樣的設施保護機制,其中的許多機制甚至堪稱離奇可怖。
這些散布于虛空中的實際困難需要被解決。與此同時,這些艦隊必須時刻監(jiān)視虛空環(huán)境——雖然不知道決戰(zhàn)旗艦的完全性能究竟幾何,但是至少根據總旗艦與它的戰(zhàn)斗可以對此窺知一二。對于帝國而言最可怕的部分,就是這些虛空中可怕的龐然大物擁有幾乎無上限的速度,以及幾乎不可能被攔截的跳躍手段。
目前的帝國艦隊還不能夠對此做出有效的預知或者防范。但是至少,這些強度足夠高的血肉信標應該可以在自己的存在性崩潰之前將異狀出現的消息傳達對應的位置。
而其中有些重要區(qū)間也需要進行重點監(jiān)視——根據總旗艦和皇帝議會的命令,帝國的部分虛空區(qū)間中可能存在足以誘發(fā)斷裂帶的不穩(wěn)定因素,而它們直到現在也仍然還沒有被完全凈化干凈。帝國艦隊必須時時刻刻監(jiān)視這些區(qū)域,遍歷其中的一切因素以期盡可能排除危險爆發(fā)的可能。一條巨大的斷裂帶足以將近百萬計算的世界與世界衍生附屬結構徹底湮滅在黑潮之中,其威脅程度不證自明。
……
像是解除封印,又像是光芒冷卻。在周圍紫金色的濃重光霧散去之后,一艘全新的艦船出現在了帝國內部的資訊操控臺中。在此之前,長足的研究與虛空鍛爐等強勁的設備已經將它出現之前可能遇到的每一處困難抹平。
“在我們進一步擴展自己的視野之后,技術極致推演模塊給出的結果開始趨于平穩(wěn)。我們對此進行的了進一步的深化研究,并進一步掌握了閉環(huán)輪回結構的操控細節(jié)。創(chuàng)世輝閃現在已經進入了武器化運用階段,最終的封裝外殼已經完成加工總裝,開始進行性能測試……”
在關鍵節(jié)點警告流程之后,試驗場環(huán)境幾乎是立刻就凈空了,自那次慘烈的戰(zhàn)爭以來,數萬年中,類似的流程已經被無數次演練,它們早已成熟。
在整個試驗場世界最邊緣處的某一點中,這艘孤零零的試驗艦船靜靜地懸浮在虛無的空間中。新的艦船主體結構簡略程度堪比星啟堡壘,那幾乎就是一把被除去手柄并拉長了的三角形匕首。不過在艦尾的位置,這個三秩投影中的六棱錐的底部被挖出了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圓弧狀缺口。兩道由高強度超凡材料以及一系列極其規(guī)整的水晶矩陣構成的“莫比烏斯環(huán)”以艦體中央那道并不實際存在的軸心為鎖定基準各偏轉了四十五度,在三秩投影之中構成了一個絕對標準的正交整體。而在整個正交整體的中心點位置,一團直接投影直徑超過五千公里的灰白色光團正在有韻律的搏動著,就像是心臟一樣。
而為它提供試驗條件的設施,則是這個世界之中已經完成了更新的整條資訊星網。
點投射、范圍性照射、武器防護性使用等一系列高強度測試開始按照已經確認的超級旗艦固定流程進行。灰白色的光芒照耀之下,星網中蘊含的強現實穩(wěn)定場就像是烈陽照射下的薄霧那樣,幾乎是轉瞬之間便蒸發(fā)殆盡,而光霧散去之后,被攻擊區(qū)域留下的廣闊黑障也不由得使測試人員想到了一些曾經見過的類似場景:信息湮滅導彈引爆之后,會誕生一片難以量化和描述內部,只能依靠外部秩序環(huán)境中的突兀斷口來模糊衡量的“黑空間”。
……
“已經確認,對于資訊集度超越I級實形密度的資訊體,擬創(chuàng)世輝閃能夠造成的破壞將會大幅度下降——I型實形密度足以對應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密度最高的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蘊含的資訊……可以說,它或許已經不再為我們認為的場……”
“對于現有的極限晶能材料與晶能護盾進行的破壞性交互實驗證明,具有高度實形屬性的資訊體本身對輝閃具有極強的拮抗作用??紤]到虛無之矛同樣會遭遇類似問題,或許我們應該進一步研究資訊集度與存在屬性之間的關系。”
“建造該型戰(zhàn)艦的過程中仍有一環(huán)需要使用虛空鍛爐——我們需要將一個處于成長之前的前置世界奇點引爆后凍結,并以此為基礎制造出可以進行閉環(huán)輪回躍升的“永恒光源”并剔除其中的一切不必要資訊發(fā)展流程。艦體本身的制造流程相對簡單,在建造圣音禮贊虛空要塞以及圣裁奧術樞紐艦等大型戰(zhàn)艦或者設施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擁有足夠的經驗來鑄造大型、超大型甚至是特大型的高總度高集度堅固資訊結構……”
“皇帝議會表決已經通過,指揮官統(tǒng)合會議已經通過,超級旗艦SFLG—XM—3“圣芒”場殺傷旗艦已經可以作為“移動的疆土”核心旗艦級艦船進入現役,冗余艦隊塊經重新編組后,已經與新模式相匹配……”
“在提高資訊星網本身冗余與區(qū)域性調度能力的同時,增強場結構的資訊集度的增強手段同樣可以使用,不過這個過程需要一個能夠兼顧各方問題的平衡點,接近實型強度的資訊場會極大壓制場內的可活動程度……”
……
“對存在性偏轉信標的研究出現突破性進展……”
“我們需要一個足夠龐大的載體,那個載體需要承擔起整支艦隊需要面臨的火力……”
……
“他們的日?;顒印呀涀兂闪诉@樣?”在虛空烈陽已經沸騰了數十萬年的表面上,一小片只能容納一人活動的微小區(qū)域幾乎難以察覺。
她輕輕眨眨眼睛,對此感覺有些驚訝——她并不懂這些生物們使用的“技術”,但是她能看出這些生物本身與生物周圍的資訊活動變化狀況。
“家……就好像是在刷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