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八年(公元1837年),東邊方顯露出一抹乳色的朝霞。在黎明下,有一間用簡陋木板搭建而成的屋宇;在那個屋中,有一個男人,正坐在案首,從緊鎖的顰蹙中可以看出他即將言出一些不可名狀的文章。
在男人背后,是千千萬萬的男人(實際上只有幾十個人),他們正趁著摸黑的夜色在滾燙的鍛爐前,揮灑著自己的汗水,舞動著自己磅礴的胸肌,一錘又一錘的敲打下去。他們不是在練打地鼠,而是秘密的鍛鐵造槍炮。
案臺的墨水即將干涸,這個神一般的男人終于執(zhí)筆完成,霎時間,天空中打了一聲悶雷,一封農(nóng)奴翻身反政府的檄文(歷史上也確實沒個正經(jīng)名字)應時而生,這個帶領著幾百弟兄、打響農(nóng)民反封建的日本第一人名為——大鹽平八郎。
而他所劍指、磨刀霍霍向的政府名為——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何許物也?
這就要追溯到它是如何誕生的了。
戰(zhàn)國時代的起源
日本,從奈良至平安時代就有兩個統(tǒng)治者,一個為西國部落名義首領天皇先生,一個為東國部落實際執(zhí)行官將軍大人。
從南北朝(此非中國之南北朝)時期到室町幕府時期,勉勉強強結束了今天我天皇帶兵殺到將軍家門前,明天將軍騎馬砍到天皇家門下的淳樸時代。因為將軍干脆就在天皇的腳下扎了個窩,這樣子還可以省下一大筆交通費來用更宏大的場面與天皇對干。慢慢地,在越來越省下的錢的力量下,天皇逐漸干不過將軍了,于是將軍就聯(lián)通了東西兩個部落,建立了足利家的室町幕府這個大巢。
在偉大的將軍大人的帶領下,日本人民會獲得越來越安穩(wěn)的生活嗎?
不,實際上,他還捅了更大的簍子,甚至把將軍自己都捅下去了。這個簍子就是神圣日本帝國(相比于西方同時期神圣羅馬帝國)的形成——應仁之亂。
什么是應仁之亂?打個比方,你有一個碗,把它狠狠的砸碎到地上,原本是碗底起支撐作用,但碎掉后每一個碎片都有自己獨立的支點,除了碗底以外,所有的碎片都很鋒利。而日本當時的階級可大致分為天皇家(虛的)——將軍家——大名、藩家——農(nóng)民家的等級,所以把碗底比作足利將軍,把碎片比作大名、藩就一目了然了。
應仁之亂從應仁元年(1467年)一直碎到文明九年(1477)才完全碎干凈,碎的原因是因為將軍家想篡自己的位置了。這次十一年的派對最大的功績是把發(fā)起人將軍家的嘴巴給堵上了,從此以后誰也沒法聽比較正統(tǒng)一點的將軍說話了。底下的大名和藩士聽不見人講話很難受,所以他們嘗試讓其他人聽見自己的聲音,于是關東的北條氏、北陸的越后氏、東海的織田與今川氏、中國與九州的毛利與島津氏就互相展開了長達10年的“友好交流”。
因為日本的人口基數(shù)很少,又分出了成千上萬、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大名割據(jù),因此小勢力行軍能超過3000人就已經(jīng)算是很龐大的數(shù)量了。因此我們可以親切的稱日本的戰(zhàn)國時代為村長起義時代(因為能使戰(zhàn)爭規(guī)模上萬的機構已經(jīng)不存在了),而每一場戰(zhàn)役就是村長村民帶刀槍與鄰村的村長村民進行深入的交流,中途偶爾會出現(xiàn)一些村官、武士、浪人出來調(diào)解或者干脆一起融入歡快的氛圍,這就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大致情況。
東海王今川
在各位村長們廝殺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日本這片戰(zhàn)國“樂土”上,最矚目的擂臺當屬東海地區(qū)的今川家和織田家了??椞锛遗c今川家同屬此地的世家豪門,前者本部于尾張后者位于駿河??雌饋淼脑?,因為織田用計奪取了今川的那古野城,以前今川很信任織田家的老大信秀,現(xiàn)在城池被占了,今川家很傷心,就不跟織田天下第一好了。又因北面與甲斐武田激戰(zhàn)正酣,右面北條氏覬覦,所以今川家只能隱忍著給織田家打下了一張白條(盡管人家也不承認)。我想,今川家應該在心里留下了這句話: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無間道2》
又過了不久,現(xiàn)在是今川義元的時代。
今川義元,出生于永正十六年(公元1519年)的駿河國安倍郡駿府城。他不但善于內(nèi)政與擴張,還精通歌賦。據(jù)《續(xù)叢書類叢》載其“愛讀宋景濂之富士詩”,留下詩歌眾多。被世人所譽為“東海道第一弓取,為東日本最強大名”。這鋪天蓋地的贊譽,如果說當時他說:“日本是我的,你們誰也別跟我搶。”估計這事也就成了。
但是最近今川大人心情有些郁悶。
因為今川采取了親北家武田家的政策,所以對于武田家有世仇的東部霸主北條家就有一點點不爽了,根據(jù)敵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敵人的思維,就越看這個鄰居越不爽,然后就使出全身解數(shù)想揍鄰居——結果被鄰居今川義元給反揍服了。
剛剛說過了,義元是難得的治國之才,加上心情煩躁,這個時候忘性的北條家只能命苦挨打了。收拾完東邊的北條之后,一個叫松平家服的二五仔也主動宣稱加入今川,今川義元就握著駿河、遠江、三河三塊領地成了東海最強悍的大名。
現(xiàn)在義元大人的心情好一點了,輪到西邊織田家對這位半宗主表示不爽了?,F(xiàn)在織田家的老大織田信秀在一次流行病的傳播中被流行到了天國(正史中也對此眾說紛紜),現(xiàn)在織田家當家的家伙是一個叫信長的嫡長子。
織田信長,大和族,公元1534年6月23日出生于日本尾張那古野城,父親爛攤子的接手者,俗稱第六天魔王。他是不是真的魔王不知道,但是他的確對于今川來說的確是一個地獄魔王般的存在。因為他的出奇謀略,讓今川這個種子選手在萌芽階段就化為了泡影。
1560年5月10日,種子選手今川義元在冥冥之中奮起,突然胡言道:對呀,我可以上洛京都把天皇大人綁架過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呀!(盡管當時天皇和東漢末年天子地位也差不多)誰稀罕只做這個小小的東海道之大名?于是他期待的搓了搓手,展開了地圖。開始規(guī)劃他的綁架旅游的路線:
駿河——尾張——京都
“慢著...尾張是什么東西?哦,原來是以前打白條的織田家呀,沒事,旅游的途中就順便把它滅了吧?!苯翊ǜ疫@樣妄自斷言,一是因為當時的尾張真的很小,沒錢沒地,扔進戰(zhàn)國戰(zhàn)斗力垃圾堆里都找不著的那種;二是他在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和甲斐國守護武田晴信(武田信玄),以及相模國小田原城主北條氏康組成“甲駿相三國同盟”,并做了全動員,集結了20000到25000的兵力。這么豪華的陣容,真不知道怎么輸。
他真的快成功了。
如果沒有織田信長的話。
在下信長,暴雨將軍
今川的軍隊一直在浩浩湯湯的向尾張前進,仿佛在打一場毫無懸念的必贏戰(zhàn)。走到哪兒都是好光景,通往京都的大道正暢通無阻的朝著他開放。
信長這邊卻十分的痛苦,每次派出的游擊隊都被今川向趕鴨子一般的擊潰,除了送給敵人輜重作為賀禮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收獲。信長周圍的參謀們都炸開了鍋,要么勸說信長去跟今川投降,甚至有一些不道德的人已經(jīng)在收拾行李準備跑路了。全軍陷入了極度絕望的情緒中。
可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和一件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
永祿三年(1560年)5月19日,“前面的地方名叫桶狹間?!薄昂芎?,我們就在這兒稍作休息,下一步,就是那古野城了!”這是今川義元與通報兵的對話。
只可惜,他永遠到達不了那古野城,更到不了京都了。因為這里,就是他最后的旅程。
《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今川義元驕傲到什么地步呢?桶狹間本為盆地地形,他在近乎盆地中心的地方扎上了自己舉世矚目的營地,然后還把最明顯的軍旗插在了營帳的旁邊,有一股“本爺爺就是今川義元,誰敢殺我”的架勢,與三國時期的魏延有異曲同工之妙。
神奇的事情是在這一天,天空突然陰云密布,下起了詭異的大暴雨。今川大喜,看來信長不會發(fā)現(xiàn)我駐扎在這里了(那營帳這么顯眼的理由是什么);信長這邊也大喜,“這是熱田大明神在保佑我們?。 彪S即信長決定在讓小平太春安,毛利新介良勝兩員大將帶著50人騎兵隊于雨中迂回地從太子根山向桶狹間奇襲。在霧氣茫茫中,誰也不知道對方在下什么棋。
勝敗在此一役!
兩位大將首先尋到了今川義元的帳幕(沒辦法,明明白白的標志),這時,五十騎戰(zhàn)馬如雷霆般迅速向今川300人的護衛(wèi)旗本隊發(fā)起了沖鋒,未幾,直接在眾目睽睽之下襲入了金川軍的心臟地帶。今川這邊所有人還沒辦法處理這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們的信息,當然就全軍死機了,亂成熱鍋上的螞蟻,在蒙蒙大霧中互相為戰(zhàn),根本無暇顧及今川義元。
“義元討死了!”兩員大將僅僅花了兩顆手指和一條右腿的代價成功取下了今川義元的首級。金川軍殘部亦樹倒猢猻散,被織田五十余騎追趕與奔逃于四野,今川家也因為今川的逝去而變得一闋不振。桶狹間合戰(zhàn)以織田軍的5000人完勝今川軍的25000人,讓我們恭喜今川義元喜提驕兵必敗的歷史成就!也恭喜織田信長獲得天助我也的緣分成就。
至于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說“桶狹間合戰(zhàn)”的決定性因素是一場恰到好處的暴雨。如果沒有這場暴雨,織田信長的行動絕對難以成功。
合戰(zhàn)結束后,有幾點是對后續(xù)影響很大的:
1.織田信長用極少的兵力擒賊先擒王,最終奠定了自己的霸業(yè),開始“天下布武”與“擁足上洛”,最終成為了日本戰(zhàn)國時代最強霸主。
2.今川氏的后繼者今川氏真以其神仙般的執(zhí)政能力讓今川政權也慢慢步入了天堂,戰(zhàn)國中期被周圍各勢力逐漸吞并。
3.桶狹間之戰(zhàn)后,有個叫松平元康的小勢力借機脫離了今川的控制,與西邊的信長簽訂了決定日本命運的“清州同盟”,從此,他將在此地為信長東御強敵,西穩(wěn)政權,成為未來安土桃山時代日本中央政權的核心。
這個小勢力后來改了個名字——德川家康,德川幕府的創(chuàng)立者。
天下,如何落于他,這個二五仔之手的?
日本大統(tǒng)一時代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