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璧之魘

八、璧之魘

璧之魘 燈巷曲直 3986 2019-01-21 11:33:34

  礎(chǔ)州在十多年前曾經(jīng)是盜匪肆虐,鄉(xiāng)鄰不寧。先帝本欲令皇二子趙王來此鎮(zhèn)壓匪患,碰巧那時又出了章添財殘殺降兵鄉(xiāng)民之事,趙王嚇得不輕,稱病不愿前去。而皇三子薛王鄭岐生性好武喜戰(zhàn),正想帶回兵一試身手,便趁此時機主動請纓代二哥前去。先帝贊嘆不已,果真把剿匪之責交與薛王。靖豐十五年,薛王即帶兵浩浩蕩蕩從京城開拔,奔赴礎(chǔ)州。?

  薛王鄭岐在靖豐帝三個嫡子中是小幺,自幼得母后寧太后寵溺,有幾分驕縱之氣,京中束縛太多,總覺不自在,此次身負剿匪皇令,一到礎(chǔ)州便在荇澤開府設(shè)署,廣羅能人賢士,募集兵馬,迅速成為事實上的一方藩王,頓覺無拘無束,樂不思蜀。?

  薛王雖則略顯跋扈,倒也才干不俗,膽氣更壯,甚至屢屢親征,麾下聲勢大盛,沒幾年便有了作為,深得先帝贊賞。待盜匪所剩無幾時,靖豐帝本欲令其回京,還不及下旨,竟受風猝死。薛王兵權(quán)是先帝親授,新帝登基后不便急于褫奪,加之剿匪功業(yè)未竟,只好聽由薛王擁兵在外,出鎮(zhèn)一方。?

  薛王自知免不了遭忌憚,永正帝一登基,趕緊大大收斂,諸事謹慎,又極盡臣服恭順,之后的兩年里兄弟之間倒也一派和氣。

  好景不長,很快就有流言說薛王對盜匪招降納叛,肆意壯大自己。永正帝一聽到流言,立即任命近臣詹盛為礎(chǔ)州刺史前去查清流言真相并監(jiān)督其作為。?

  薛王鄭岐清楚知道詹盛來意,勉強客氣了幾日,終于難掩桀驁?zhí)煨?,臉上漸漸有了顏色。上行下效,詹盛剛到礎(chǔ)州的日子受盡排擠,很不好過,甚至于有次幾乎性命不保,為難之下便將兩個少不更事的兒子送入薛王麾下教養(yǎng),名為磨礪,實是把軟肋交與薛王,薛王這才對他有了點表面的和氣。?

  詹盛在礎(chǔ)州數(shù)年,并未察覺薛王有謀逆之心,之所以招降納叛,只因不至于斬盡殺絕罷了——許多盜匪無非是為一口吃的落草為寇,除了章添財匪幫,鮮少聽說有傷人性命的,甚至還偶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仗義之舉。薛王覺得一舉蕩平未免太過殘暴,便將歸降者充編了事。?

  日子久了,詹盛更看出薛王雖生于帝王家,卻生就一副爽直的性子,做他敵人的時候會被他往死里整,一旦成了他自己人,又會得到他掏心掏肺的優(yōu)待——自己的兩個兒子原本身份尷尬,然而一旦成為薛王麾下,薛王對他們不但毫無偏見,反而十分器重,令他兄弟兩個與一眾礎(chǔ)州世家子弟一道念書并習學(xué)拳腳騎射,每有豪俠來訪或武林盛況,也都許他兄弟跟去見識一番,因此詹、郭兩兄弟雖在京城長大,見識卻都是在礎(chǔ)州長的,自然對礎(chǔ)州滿懷眷戀,十五歲上還得了小職,正新鮮著,一心只思報效薛王,更加不愿離開。

  詹盛瞧得出兩個兒子的心思,永正七年得到調(diào)令后便許兄弟二人留在礎(chǔ)州,自己一人回了京。?

  ————————

  詹盛回京后將自己的查證見聞一并上奏,起初一切平靜,未聞皇帝再提及此事,不料過了兩年,正逢太后壽誕,皇帝竟又翻出此事,且上來便是雷霆手段——斬草除根。?

  詹盛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一切竟是源于皇帝的一場幻夢——

  永正九年七月初七,寧太后七十大壽,薛王回京為母祝壽,獻上了一面精工雕琢質(zhì)地瑩潤的碩大玉璧。見者都贊不絕口,連永正帝鄭巒也愛不釋手,笑言叫弟弟回頭使人再雕一個給自己,薛王大笑著爽快答應(yīng)。壽宴上母慈子孝,兄弟和睦,其樂融融,這也是鄭巒記憶中最后一次享天倫之樂。?

  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夜,白日里大出風頭的薛王和玉璧一并出現(xiàn)在鄭巒睡夢之中。夢里只見薛王手捧玉璧,神情縹緲難言。鄭巒正想伸手摸摸這塊玉璧,薛王卻抱在懷里緊緊護著,竟不許哥哥碰一碰。夢總是毫無道理的,見慣好物的皇帝在夢里竟眼巴巴盯著弟弟懷里的玉璧,仿佛從沒見過比那更好的東西一般。也不知看了多久,再一看,薛王早已不見,碩大的玉璧卻兀自懸在半空,鄭巒一驚,夢到這里便醒了。?

  這夢并無驚怖之處,鄭巒卻心頭發(fā)堵,隱隱感到十分不祥,又說不出道理來,本想繼續(xù)睡覺,那股詭異的難受勁卻揮之不去,想到萬舉涉獵廣泛,占星、相面、乃至解夢都知曉一二,便連夜傳召萬舉來問。?

  萬舉聽皇帝講完,伏地大哭:“陛下此夢,微臣實不敢解?!?

  鄭巒聽了更是焦急,赦其無罪,令趕緊解夢。?

  萬舉止住眼淚,上前道:“陛下可否賜紙筆一用。”?

  鄭巒不耐煩地一點頭,萬舉趕忙上前鋪紙拿筆,工工整整寫下“薛”“璧”二字。?

  “陛下請看,薛璧二字,有何不同?”?

  “你快直說,別東問西問的。”鄭巒心煩意亂,只想盡快聽到結(jié)論。?

  “是。薛字草為頭,璧字玉為座。薛王殿下身懷玉璧,而后化為玉璧,寓意即是‘薛’化為‘璧’。薛化為璧,便需脫去草頭,身登玉座……”?

  “別說了!”鄭巒聽出了這夢的可怕之處,旋即打斷萬舉,而他在心里說的卻是另外三個字——說得通。

  說得通,鄭巒越想越覺說得通——薛王尊崇俠義,麾下多草莽出身的僚屬,雖出身皇族卻周身散發(fā)著草莽之氣,這正應(yīng)了那個草頭!脫去草頭,以玉為座,薛化為璧,便是這夢的解,更是上天的警示!?

  鄭巒凝神沉吟半晌,臉色一陰,道:“三弟現(xiàn)如今恰在京城,不妨……”?

  “陛下,”萬舉急忙進言,“微臣只恐薛王在礎(chǔ)州還有一群死忠,為首的周知行尤其是塊硬骨頭,兼之連年剿匪兵強馬壯,若悍然殺其主,恐激起部下嘩變。再說,太后若知道了,恐怕也未必干休?!?

  “那依愛卿之見……”?

  “以微臣愚見……薛王剿滅盜匪數(shù)萬,兩者間必有深仇,興許可以此為契機做一局?!?

  “你是說……嫁禍給盜匪?”鄭巒瞇起眼睛,幽幽說道。?

  “正是,”萬舉依然小聲,而語調(diào)已鏗鏘起來,“一來盜匪與薛王有仇,報復(fù)也在情理之中;二來,既是報復(fù),免不了要多殺幾個泄憤,正可借機剪除潛在禍患,譬如……薛王之子,以防部下?lián)砥湟u爵成為新的薛王。無人襲此爵位,世上便再無‘薛’王,這才算不留后患。”?

  鄭巒聽了,低頭思慮良久,終于一拍桌案:“那此事就交由愛卿處置。你速與蔣相毅議定,將計策報上來。”?

  “陛下,臣斗膽,想請另一人協(xié)同謀劃?!?

  “說。”?

  “門下侍郎詹盛。詹侍郎曾在礎(chǔ)州任職多年,深諳藩務(wù)又熟知王府,且素負智名,思慮縝密。蔣總使武功雖無人能及,卻是白丁出身,又年輕了些,恐慮事不周。”?

  鄭巒略做思量,拍板道:“好,就依你?!?

  之后接連幾日的宴樂,無人覺察到絲毫異樣,事實上,自第三日起,殿上所有侍衛(wèi)已都換成了淄衣侍,他們的任務(wù)只有一個,那就是牢牢記住席上的薛王的樣貌。?

  —————————?

  詹盛獲派如此機密而重大的任務(wù),就等于捏住了皇帝最黑暗的秘密,從那時起,他就預(yù)見了自己的終局——無論成敗都會死于非命,推辭不干只怕活不到第二天。?

  可他不能死,他必須留著這條命好召回兩個身處危境而不自知的兒子,在這之前,他決不能死。于是,詹盛接了這趟差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寫信急召二子回京。?

  令詹盛困惑且驚恐的是,兩個兒子始終沒有丁點回音,而他在書信里可是自稱病危!在連發(fā)六封書信之后,詹盛終于意識到:這些信怕是沒有一封到了該去的地方,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盡在多疑皇帝的掌控之中。此時的他,即便想親身前去礎(chǔ)州將兒子帶回,卻只怕連城都出不去。?

  當年九月間得到的一封信成了詹盛唯一的慰藉。信中,詹沛說自己同郭滿已調(diào)離護衛(wèi)司去了西營。詹盛長出一口氣,感嘆兒子們福大命大,應(yīng)能避過此劫。

  從永正九年七月至永正十一年五月,歷經(jīng)近兩年的精密謀劃,詹盛終于不辱皇命,一舉得手。

  然而事成后僅八天,詹盛突然散盡家財,遣散家人,只留下一個跟隨自己多年的老仆。?

  入夜,堂屋中,詹盛飲下最后一口茶,忽然平靜地笑問仆從:“慈軒,你跟了我快四十年了吧?”

  “今年整四十年。”?

  “看在四十年的情分上,幫我最后一次。”詹盛說著起身走到慈軒面前,“你可記得一年多前我曾連發(fā)六封信給沛兒他們?”?

  慈軒點頭道:“老仆記得?!?

  “信里寫了什么你也許不知道——信里我謊稱病危,令他和阿滿速速回家……”?

  “主人!”慈軒明白了過來,跪倒在地。?

  “他們沒回來…這些信是經(jīng)你手寄出去的,你轉(zhuǎn)手就給了你的新主人吧。我起初絲毫不曾懷疑你,不,我是絲毫沒想到,圣上有膽量把這天大的事交給我,卻沒膽量相信我會守口如瓶?!?p>  詹盛說著說著,不由垂下淚來,搖頭苦笑著自嘲起在官場上度過的大半生:“我這一生,恪守臣子本分,為君分憂,如履薄冰,從不輕言一字,到頭來,竟沒得著一丁點的信任。唉,也罷,自古得著寵信還謀朝篡逆的臣子確也不少,難怪為君者多喜猜忌,只是坑了我這至忠之臣。事情辦完,我已無用,也是我該徹底閉嘴的時候了?!??

  慈軒跪在地上聽著,早已淚流滿面:“主人,他們到底是讓您做什么天大的事啊,非得要老奴監(jiān)視您,老奴不想出賣您,可他們挾了我那小兒子,我騙您說他回鄉(xiāng)下住……”?

  “我不怪你,慈軒,我也是做父親的,我不但不會怪你,還會幫你——我今晚就自盡,我一死,圣上便解脫了,你也無須再監(jiān)視我,你的小兒子自然也會很快回來。”詹盛雙手扶慈軒起身,懇求道,“但在這之前,你幫我一個忙,算是老哥哥我最后求你一次,這個忙,你務(wù)必要幫,這于你無絲毫損傷,興許還有那么一點點好處。”?

  “您請講?!?

  “我剛剛寫的這封信,你看一看?!?

  慈軒接過信看了,疑惑道:“您這是……”?

  “我為主盡忠,死而無怨,更無仇,自然也無需誰為我報仇,我也不愿他弟兄二人把大好頭顱浪費在我這條老命上。這信,他們看了,就算拿不準我的生死,卻也不至于因著真假難辨的事去胡亂報仇。他們不報仇,對你來說總是件好事吧,對你的新主人也是一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對不對?我把信埋到后院,你假裝什么都沒看見,就說發(fā)現(xiàn)我時,我已因誤用了藥酒毒發(fā)身亡,這就是我想讓你幫的忙。慈軒,就當是我生前最后一個懇求,這對你沒有絲毫威脅,你能不能……”詹盛哀哀哭求,說著跪倒在地,對著仆人就要磕頭。?

  一臉淚痕的慈軒趕緊攙扶起主人,哭道:“我照辦,您起來,是我對不住您……”老人說著伏倒在主人腳邊,忘情痛哭。

  當晚,詹盛親手埋下密信,回屋便仰藥自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