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jiān)迫A與蘇夢棠聞聲從船艙里面走了出來,一起來觀賞這西湖美景。
三潭印月島是西湖中最大的島,與湖心島、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西湖三島;因與神話傳說中的蓬萊三島相類,因此西湖主湖也被稱作“小瀛洲”。剛剛船夫提到的“三潭印月”,便是這“小瀛洲”的點(diǎn)睛之筆。
所謂“三潭印月”其實(shí)是由三座立于水中的石塔而得名,這塔的鑿制頗有雅趣:塔頂呈葫蘆狀,塔腹中空成球狀,球身上鑿著五個(gè)等距的圓洞。
白發(fā)的船夫搖動(dòng)著雙槳,將船身漸漸的靠近了那幾座石塔,秋秋看到那塔心似乎點(diǎn)著燈燭,外面的圓洞罩著薄薄的的紗網(wǎng),將那明光透出,三座石塔在冰冷的湖上,顯得熠熠生輝。燭光的倒影,也就似一個(gè)個(gè)渾圓明亮的滿月,均勻地鋪灑在石塔周圍、漆黑的湖水之上,壯觀而又溫暖。
“小秋,你數(shù)數(shù),湖面上一共有多少個(gè)月亮?”趙清州問秋秋道。秋秋飛快的數(shù)了一下,每個(gè)石塔旁邊有五個(gè),便是十五個(gè),三座塔的正中間還有一個(gè),一共是十六個(gè)。可是,多出來的那一個(gè),是哪里來的呢?
她正疑惑,趙清州笑著說道:“小秋,你看天上?!鼻锴镯樦氖种秆鲱^看去,此刻的月亮剛剛掙脫了云海的束縛,坦露在長空之上,如水般皎潔的月光殷切地灑向地上的山河,可潔靜如水的月亮周圍,一圈的閑云卻因借了些許的白光,而顯出了建盞般晶瑩油亮、璀璨奪目的華彩。
月華翻飛的夜空中,明月冷冷地高懸著,可它那不甘寂寞的影子,卻千里而下,與湖上的十五個(gè)難辨真假的光影,溶溶地平鋪在一起,成了湖上的第十六個(gè)月亮。到了湖上的月亮,借了燭火的溫度,似乎也變得溫暖起來,與四周的無數(shù)光影交相輝映。
船槳越近,越將這些月影攪得波光粼粼,像是被一池秋水煮沸了的月酒,秋秋被這景色給迷醉了,她呆呆看了半晌,才想起來對趙清州說道:“清州伯伯,一共是十六個(gè)月亮,對么?”清州低下頭對秋秋說道:“不對,還應(yīng)該有一輪明月,已經(jīng)映在小秋心里了,是不是?”
秋秋笑了起來,只覺得剛剛在船上的郁結(jié)之氣蕩然無存,天地間只剩下了無數(shù)輪月亮,映照在今夜的西湖上,讓人也變得心曠神怡,通達(dá)靈澈了。正神思搖曳之時(shí),忽聽得老船夫喊道:幾位船客,是否去這北邊島上游覽一番,若是不上岸,咱們就沿著九曲連橋,去湖心亭島了?!?p> 已經(jīng)走出船艙的張?jiān)迫A與趙清州對視了一眼,云華道:“咱們不看戲的,去島上逛逛也無妨。小瀛洲的景致,三潭印月島獨(dú)占了一半。”趙清州哈哈一笑道:“果然云華最懂我,那咱們就上去看看?!碧K夢棠便回頭對船夫說道:“老人家,我們想上島上去看看,約莫半個(gè)時(shí)辰,您看行嗎?”
那劃船的老人,似乎有些猶豫,聲音懇切道:“照理說,我送各位去到湖心亭,就可以回去碼頭,接下一船客人了。一晚上接上幾船,這租船的開支,才有著落。若是耽誤太久,怕是就要往里賠錢了?!彼m這樣說著,卻已經(jīng)將船向北面的三潭印月島而去。
幾個(gè)人原以為船夫撐的是自家的船,沒想到他是租來的,聽這話語,生活也著實(shí)不易,心下有些不忍。蘇夢棠向后穿過青篷遮蔽下的船艙,來到船尾,從荷包里面掏出一錠金子,放在了老船夫手上,和顏悅色道:“老人家,您看今天晚上,您的這艘船,我們包下來行不行?”
老船夫松開一只握槳的手,接過那金錠子,在月光下瞇起眼睛仔細(xì)瞧了瞧,驚訝地說道:“金子?這……”“您只管收下,老人家。天快入冬了,湖上太冷,若是哪天雪大風(fēng)急,您沒法出來劃船載客,這點(diǎn)錢能貼補(bǔ)一下租金和家中用度?!?p> 蘇夢棠的一番話,讓老漁夫深受感動(dòng),他低頭揉了揉眼,只喃喃說道:“多謝了。”蘇夢棠知道他或許是家中有什么難處,剛想勸慰幾句,卻見老船夫抬起頭朗然道:“今晚上,幾位哥兒姐兒無論想去哪,咱就劃著船去哪,老朽年少時(shí)便住西湖邊上,莫說這外西湖小瀛洲百頃湖塘,就是西里湖、北里湖、岳湖、小南湖,也沒有老朽去不到的地方?!?p> 張?jiān)迫A聽到蘇夢棠和老人的談話,也走過來道:“敢問老人家,夜游西湖,可有什么清幽獨(dú)絕、值得觀賞的去處?”老人一面劃船一面笑道:“老朽見幾位帶著個(gè)娃娃,去那邊小南湖的紅魚池正好,那里的燈火亮堂,池里蓄滿了金鱗紅鯉,旁邊有賣魚餌的,頑上一晚,小娃娃豈不盡興?”
秋秋沒有作聲,不料蘇夢棠卻十分感興趣,幾個(gè)人一番商議,決定由趙清州先帶著秋秋上“三潭印月島”旁的“望月亭”,船夫帶著云華與蘇夢棠去紅魚池,再回到島上接上清州、秋秋,眾人去湖心島與看戲的八個(gè)人匯合。
秋秋便跟著趙清州先上了島?!叭队≡聧u雖是小瀛洲最大的島,卻不如湖心島顯得熱鬧,幾家并排商鋪后面,便是一座小小的山丘,山頂有一個(gè)八角的小亭子,稱作望月亭。趙清州在商鋪里買了一串馬蹄糖給秋秋,便背起她,向著山上走去。
他忽然想起剛來臨安的時(shí)候,有一次小長帆跟著他去一戶人家借書,回來已經(jīng)月上中天,小長帆困得邊走邊打瞌睡,他便背起他,走了一段山路。現(xiàn)在想起來,有種恍若隔世之感,趙清州低沉的嘆了一口氣,不讓自己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他聽見背上的秋秋也嘆了一口氣,便問道:“小秋在想什么?”秋秋咔嚓一聲咬了一口馬蹄糖道:“趙伯父,我在想,此刻西湖的鶯歌燕舞,終究是建立在承平日久的基礎(chǔ)上,若是有朝一日國事動(dòng)蕩,生靈涂炭,西湖恐怕就要成為臨安百姓的傷心地了?!?p> 趙清州忽覺脊背發(fā)涼,自己背著的這個(gè)八歲女童,為何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