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龍奇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不過鳳姑娘以前從未離開他超過一月以上的時日,這次一定也是想要好好的聚聚。
君玉繼續(xù)匯報道:“總舵主,西雁使團就落腳于城西的使館,皇上命禮部的張大人親自陪同招待,目前,還沒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p> 提及西雁使團,寒翊云不由神色凝重,認真回道:“好,你繼續(xù)派人密切關注他們的動靜,還要及時向我匯報他們的一舉一動?!?p> 從西雁皇帝指派凌王南宮拓前來大明求親開始,寒翊云就一直有一種深切的直覺,他們的目的必然不止于此,更何況最后的和親對象從鎮(zhèn)國公主變成了新封的靖陽公主,再加之大明黨爭也愈演愈烈,太子面臨廢黜邊緣,榮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必然乘勝追擊,不會給太子一絲喘氣的機會。
榮王此時求勝心切,倘若讓他趁機與西雁使團勾結起來,大明必將再入危局,要想化解這場無形的爭斗,他到現(xiàn)在也沒有真正的萬全之策。
寒翊云思索之際,君玉又低聲道:“還有一件事……”
他微微側過頭,看著君玉如此支支吾吾的模樣,不由疑問道:“何事?”
“伏州……夏舵主,他已經(jīng)到京城了……”
長臨城西街角,那一座諾大的別院,就是大明開國時重新修繕過的使館,雖然談不上奢華氣派,但在城西這一片寬廣的宅院里,也算是出奇的別致。
西雁迎親使團一行,全都住在這座使館里面。
一眼望去,周圍十分寧靜,看不出任何的異樣,但是實際上在這四周都布滿了四方的耳目。
畢竟里面住的都是異國人,雖然西雁派來護衛(wèi)使團的重兵都在大明境外等候,但是一些近衛(wèi)親兵還是跟著使團入了城,住進了城西的這座使館里,并且正門和幾個側門都安排了西雁的皇家親兵駐守,等閑人只怕也難以悄聲入內(nèi)刺探情報,所以這四周就布滿了耳目,只能在這座別院外面監(jiān)視。
此次帶隊前來的西雁使節(jié),依然是西雁十三皇子凌王南宮拓,為表和親的誠意,同時也讓西雁大皇子南宮逸親自前來迎親。
素來有傳,西雁的這位大皇子南宮逸,及冠之時受封為應郡王,如今也已經(jīng)有了親王之身,乃是雁帝原配發(fā)妻之子,只可惜在他九歲時,皇后就已經(jīng)重病故去,他有著嫡出的名分,本來這儲君之位唾手可得,然而在他母后病故之后,屢遭風波,以致于雁帝將他徹底在儲君的名單中剔除了。
寒翊云很清楚雁帝的野心,他一直圖謀吞并大明富庶的沃土,以此來壯大西雁的國力。
只是西雁與大明完全相反,明帝崇尚以武立國,麾下坐擁百萬雄師,而雁帝則是崇尚以文治國,兵力不夠強大,為此他特地效仿明初之時由大明蘇丞相所提出的恩科,開設五年一度的科舉,采用科考制做到一視同仁的選拔人才,致使天下寒門學子前赴后繼地趕往西雁,只為考取功名,一朝入仕、光宗耀祖。
然而,遠播四海的天下第一學府,卻是大明云山之巔的青云齋,因此民間才有了“學于南明,用于西雁”的微詞,這也是為什么西雁兵力雖弱,卻依然能在兩大強國的虎視眈眈之下倔強生存的原因。
自古文人多風流,雁帝此人也是出了名的風流成性,后宮佳麗三千,子嗣繁多,光是已經(jīng)成年及冠的皇子,就有將近三十多位,而皇后這個位子也是如同兒戲般的幾經(jīng)廢立,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雁帝為人心思深沉,單是立儲這一事就非常謹慎,所以至今西雁的太子之位都是空懸著的。
倘若說大明有太子黨和榮王黨的鷸蚌相爭,那么西雁就更為復雜,已經(jīng)不僅僅是兩方勢力的斗爭。
城西使館里臨近小湖的那一間廂房,就是西雁應王南宮逸的暫居所,而對面就是凌王南宮拓的廂房,相隔甚近,兩人平素其實毫無交集,這次出使,也是雁帝下的命令。
南宮拓是西雁皇室里排行第十三位的皇子,雖無嫡出名分,但卻是目前最有希望登上西雁儲君之位的皇子。
雁帝有很多頭疼的大事,都是靠他這個博學多才的兒子來出策解決的。
只是南宮拓至今未受明旨封儲,其緣由就是因為雁帝自己的一些心思。
雁帝的野心是想吞并大明,卻一直苦無良策,便想著施壓于這些有野心想當太子的兒子身上,這件事雖無出明旨,但在西雁皇宮里,大家都已經(jīng)心照不宣。
西雁此次出使名為和親,真意卻是西雁黨爭勢力的角斗,毫無疑問,這是雁帝出的一道試煉題。
雁帝所覬覦的是大明南越東枝、西連景山的那一整片沃土,想要實現(xiàn)這個野心,第一步就是要先取到大明西南防線的軍事部署圖。
要在這樣嚴密的監(jiān)視下,神不知鬼不覺的竊走如此重要的情報,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有一點對雁帝的計劃非常有益,那便是日前南明皇宮的一樁大案,讓這位入主兵部多年的尚書大人鋃鐺入獄,而至今兵部尚書的位置仍然空懸,兵部無人坐鎮(zhèn)主事,他們自然就有了趁虛而入的機會。
這就是雁帝遣使前來和親的真正原因,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于是他便借大明榮王送的東風,巧妙的布下了這個局中局。
南宮拓雖然心中有數(shù),但是若想要真正付諸行動,卻并不簡單,想起來永遠會比做起來要容易得多。
西雁迎親使團入京未過三日,明帝便下了一道恩旨,要在皇宮里大宴使團。
南宮拓這兩日雖有嘗試自由地出入使館,但暗里卻是被人盯得密不透風,只要他一出使館,就根本沒有一絲一毫隱秘的空間可言。
南宮逸恰恰相反,這位西雁的應王殿下,相傳他貪風戀月、蠢鈍如豬,不然何至于嫡長子的身份,卻始終拿不到一個儲君之位,所以各方勢力也就沒有太過在意于他。
應王也甚少出門,終日就待在使館里吟風弄月,似乎入宮赴宴也全是出于禮節(jié),否則他倒更寧愿待在使館里醉生夢死。
此次皇宮之宴,比起上次,有過之而無不及。
西雁的兩位皇子親來和親,明帝也不免稍重視起來,若此次西雁是真心前來和親,他也不介意與西雁暫時結盟,邊境也能少起一些狼煙戰(zhàn)火,畢竟他如今已經(jīng)年邁,不再像年少時那般有著歷經(jīng)千錘百煉的雄心壯志。
現(xiàn)在的他,只想好好再續(xù)前塵未了之緣,而其他的事情,他愿意交給他的子子孫孫去完成。
宮廷大宴,極盡奢華,滿目張燈結彩,花繁枝茂,飄香四溢。
大明第一神廚庖三刀,眾目睽睽,親自掌刀,其刀功精彩,所烹也盡皆人間美味,眾人時時拍手稱贊。
場內(nèi)有美肴,亦有美人,曼妙身姿,傾城作舞,這才是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南宮拓并不喜此等煙火味過濃的宴席,只是在慢悠悠地飲著酒、陪著笑,反而南宮逸十分欣喜,像是沉浸在了這風花雪月的情境里。
寒翊云并未參會,自前次皇庭之案過后,兩名禁軍校尉被查下獄,累及禁軍大量換血,未有及時填充,人手有些不足,皇帝便賜了他協(xié)防宮城之權,還特地從巡城軍中抽調(diào)了一千精兵入宮,歸他節(jié)制。
此次大宴,他總是感覺心有不安,就一直帶領精兵在周邊巡防。
宴會已是酒過三巡,但眾使依然興致正濃,聲色不絕。
奢靡的宴會掩蓋住了潛在的危機,大宴上的人卻絲毫沒有察覺到,一群黑影正于暗夜中群涌來襲。
不過這些黑影的目標,并不是宴會上的人,而是直指兵部的機要文書。
朝廷尚書省門下六部均設在皇城之內(nèi),自正陽門前行五里處左轉入道,便有一條清晰可見的青石大路,直達六部辦事之所。
由于這場大型宮宴的氛圍渲染,在六部內(nèi)值守的侍衛(wèi)較平常而言更為松懈,再加上兵部尚書的缺位,無人統(tǒng)轄,此處便若一盤散沙,寂靜無聲。
除了在這里正常巡防的侍衛(wèi),就只剩下寒翊云早已布置在這周圍的暗哨了。
寒翊云幼時曾聽父親說過,雁帝曾秘設夜衛(wèi)府,擅養(yǎng)夜衛(wèi)探,而這些高階的夜衛(wèi)探更能在黑夜里穿梭自如、不現(xiàn)蹤影,已達出神入化之境,可于無聲中竊取情報。
外間傳言,這西雁夜衛(wèi)府的統(tǒng)領,便是早已退隱江湖的無影行者周佛。
想當年,夾在西雁與大明之間艱難生存的一個小國,就是在夜衛(wèi)探的一次竊襲之后,丟失了重要的布防圖,在一夜之間兵敗滅國,最終為西雁所吞并,所以寒翊云對此也十分的在意。
西有雁國垂涎三尺,北有魏國虎視眈眈,東有絳族策馬屢犯,作為一個居中之國,雖然富庶繁華,但是卻并不會好過太多,而且近日大明朝堂上一位位人才的流失、變動,更致國策難推,軍政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