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潞州西門外。
天氣大好,晴空如洗,萬里無云。
呼萬象一如昨日妝束,騎在白獅上,手持鐵笛,身后立著五名萬毒門弟子。
城頭上的江湖人早等的心焦,有些按捺不住了。
刺史李嗣真道:“各位稍安勿躁,且看他有何話說?!?p> 李嗣真朗聲道:“獸王,本史有言相問,你三人到此為難我潞州百姓,是奉了誰的差遣?”
呼萬象道:“李刺史休要問了,縱我說出此人姓名,只怕你也惹不起。速速派人下城迎戰(zhàn)吧,若勝得我,可保你全城百姓;若是敗于我手,我必屠城,斬草除根,一人不留,破城為墟,絕無虛言?!?p> 李嗣真道:“哪位可下城迎戰(zhàn)此人?”
話未畢,早有兩人躍下城頭。
眾人視之,乃兩個青年,二十四五歲,獵戶打扮,一人使叉,一人使斧,最奇的是兩人相貌無二,顯是鸞生兄弟。
內(nèi)中有見多識廣之人,道:“這兄弟二人乃徽州打虎門高手,一母同胞所生。那使叉的是哥哥唐必勝,江湖人稱'飛天神叉';那使斧的是弟弟唐不敗,有個外號叫做'奪命靈斧',平日里幫人殺虎斃獅,驅(qū)狼斬豹為生,倒有些手段。”
李刺史聽了,點點頭。
唐必勝道:“姓呼的,把你的畜生兄弟們放出來吧,我這鋼叉許久未用,快要生銹了?!?p> 唐不敗附和道:“就是就是。我這斧頭天天砍柴,太過大材小用,也是許久未喝獸血了?!?p> 呼萬象道:“你兄弟二人既一心求死,那我便成全你們了。”
說時,口中念動《召獸訣》道:“世上萬獸出深山,虎兄豹弟來相見。森林之中隱猛獸,獅王狼群來相見??谒鹤阕グ褦硞?,呼朋引類助吾也!至!”
此咒一出,果真了得,不知從何處冒出恁多獅虎豹狼,更有無數(shù)老鼠爬上城墻。
唐氏雙兄揮叉持斧斬獅屠虎,滅豹殺狼。城樓上諸人揮劍砍鼠不止。
唐氏雙俠技不凡,叉刺斧劈伏獸也。叉出如風刺雄獅,精斧當頭破虎腹。拳擊豹,腳踢狼,必勝不敗逞英豪。
約莫打斗了一個時辰,已有數(shù)十猛獸命喪二人之手,被二人置于城門前,堆成了一座“獸山”。
時辰一長,二人氣力漸弱,使叉出斧之時漸緩,不如先前那般凌厲。
唐氏兄弟額頭汗流不止,身上有幾處被獅虎利爪所傷,衣破血流,漸呈不支之態(tài)。
面前猛獸不知從何處而來,獅虎豹數(shù)量有限,狼群卻源源不絕奔涌而來。
駱月道:“哥哥,這兄弟倆支撐不住了,再等一會兒怕命喪獅吻虎口之下,我們快去救他們吧。”
駱木點頭。兄妹二人自城頭躍至城下獸群之中:駱木仗劍斬獅劈虎,駱月?lián)]掌擊豹殺狼。木月兄妹各施其技,獅虎豹狼命歸閻王。
四人又殺了不少猛獸。直殺的:劍染獅血赤紅色,女俠斃虎手發(fā)酸,飛叉刺豹折了彎,斧劈狼群刃口卷。
殺之不盡,屠之不絕,兵刃不利,人已力竭,該當怎辦?
駱木喊道:“月兒,唐家兄弟,快快躍上城頭,讓我來對付它們?!?p> 駱月道:“哥哥小心”,和唐必勝唐不敗凌空躍上城頭。
駱木將軒轅劍祭于半空,念動《地空咒》道:“潞州城下土松松,地裂縫崩土空空。十丈深來百丈寬,萬千猛獸落其中。開!”
咒畢,轟隆一聲巨響,地陷土落,現(xiàn)出一個深十丈長寬約二十丈的巨坑來。
獅虎豹狼諸獸落入坑中,嘶吼不止。
李嗣真命弓箭手朝坑中一通猛射,登時虎狼斃命,獅豹嗚呼,空氣中彌漫著腥血味,慘矣!
呼萬象騰空而起,騎獅持笛向駱木當頭擊落。
駱木躍空而起,舉劍相迎。
劍笛相交,發(fā)出哐啷聲響,迸出幾星火花。
駱木落至城頭,手拈劍指口誦咒,驅(qū)動軒轅劍與呼萬象相斗。
軒轅劍如有人操縱一般,狠劈猛砍,怒斬狂削,迫的呼萬象幾無招架之力。
驀地,軒轅劍墜至白獅身下,照準獅腹狠地一劃。
白獅哀號不止,腹破腸流,落地而死。
呼萬象大怒,將鐵笛橫在唇邊狂吹起來,笛聲悠揚動聽,倒也入耳。
吹畢,呼萬象將鐵笛甩出,擲于半空。
鐵笛一端照定城頭,噴出無數(shù)細如牛毛的銀針來。
城頭上慘叫聲起,不少人身中銀針,所幸針上無毒,用磁石吸出即可。
呼萬象所使這招,名叫“鐵笛飛針”,每于危難之際使出,可致敵受傷,屢試不爽。
木月兄妹大怒,一個挽弓射他喉,一個揮劍砍他腳。
箭至喉一尺三寸,刀離腳七寸二分,眼看呼萬象便要喉中箭,腳被砍,哭爹喊娘上西天,命欲不保也!
忽地,天空中垂下一條繩索,纏在呼萬象右腕上,將他拉起。
這是何物?傳說中的神仙索?
木月二人望去,只見空中鳥聲不絕于耳,數(shù)百只飛鳥簇擁于一處,狀如蒲團,上面端坐一位年輕公子,揮扇持索,將呼萬象拉了上來。
那公子笑道:“向聞木月兄妹斬妖無敵,伏魔圣斗,今日一見果不虛傳。今日我救呼兄去,他日必再相逢也。去!”
話音一落,眾鳥簇擁,載他二人飛去遠方。
木月落至城頭,詢問眾人道:“這是何人?”
內(nèi)有一老者道:“此人名叫林驚風,乃武林中新近崛起的人物,精通鳥語,能御百鳥乘風而行,據(jù)說是河北滄州人氏,喚做百鳥公子?!?p> 駱木嘆道:“他跟呼萬象聚于一處,一個能召百獸,一個能御群鳥,威力當真不容小覷?!?p> 李嗣真道:“此次能降伏三魔,全伏駱少俠兄妹二人。還請到府中一聚,薄飲幾杯。”
說罷,不由分說將駱家兄妹和眾武林人士拉至刺史府中,設宴備酒,開懷暢飲。
酒酣耳熱之際,李刺史命人奉上黃金三千兩和潞綢一千五百匹,以做賞金賜與木月兄妹。
駱木拒不肯受,道:“李大人清廉之名,晚輩早有耳聞。如今這些財物,定是集全城民眾之力所籌,我若受之,豈不有愧?吞食民脂民膏,罪莫大焉!”
李嗣真道:“少俠乃真英雄也!但這些財物,決非潞州百姓所籌,乃是城中幾大富戶慷慨解囊所贈,以作伏魔之資?!?p> 駱木道:“此次伏魔,非止我兄妹二人之力,云山上人失之一臂,旭陽真人和唐家兄弟也九死一生,該當有他們一份才對?!?p> 李嗣真道:“既如此,令兄妹可取一份,余下兩份贈與云山上人、旭陽真人、唐家兄弟,如何?”
如此一來,木月兄妹不便推卻,受了一份。
酒飽宴畢,眾人在刺史府歇下。
第二日一早,各江湖人拜別李刺史而去。
木月兄妹一路向北,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