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鄭國在秦國大修水利工程的時候,其他六國的士人紛紛投奔秦國。
他們看到韓國細作鄭國被秦國識破身份后,不但沒有被處死,還委以重任,在秦國當(dāng)了管水務(wù)的大官,真的修建起了水利工程。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秦國重視人才??!
為了人才不拘一格,即便是敵國的細作依然可以得到重用。
六國士人對秦國早就心向往之,有識之士早有知道,這天下早晚是秦國的,其他六國都在一天一天的腐爛下去,唯獨秦國在蒸蒸日上。
原先他們只是擔(dān)心秦國的嚴法酷刑,現(xiàn)在看來,秦法雖嚴,但也不能胡亂施加與人,只要做個守法公民就好了。
沒有了這層顧慮,六國的人才紛紛投奔秦國,做起了秦國的客卿,有的甚至在秦國擔(dān)任了官吏。
大量的六國士人聚集在秦國,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安,他們擔(dān)心這些人都是細作,并非真心投奔秦國,而是圖謀不軌,來竊取情報,為他國牟利的。
于是有人建議上奏秦王,下令驅(qū)逐這些外國客卿。
李斯一聽著急了,因為他也屬于楚國來的客卿,一旦秦王聽了那些大臣的建議,開始驅(qū)逐六國客卿,他也是被驅(qū)逐的對象!
李斯這個人是窮怕了的,雖然早年跟著老師荀況在楚國當(dāng)郡小吏,但荀況投奔楚國的春申君才當(dāng)了個蘭陵縣令,屬于大材小用,本身就不得志,所以李斯也沒撈到好處,依然是個窮鬼。
他覺得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讀書人不愛名利那都是假的!
就像他的老師荀況,完全是帝王之才,窩窩囊囊一輩子,給個蘭陵縣令還干的有滋有味,強自裝出一副圣人不愛名利的樣子。
他發(fā)誓不能像老師一樣,滿腹才華卻無所作為,這次到秦國來就是憋大招干大事兒的。
沒想到好不容易在秦國扎下根,又面臨著被驅(qū)逐的危險。
他見秦國大臣對六國客卿議論很大,驅(qū)逐六國客卿已經(jīng)成了必然之事,只待上奏朝廷,秦王一聲令下了。
李斯很清楚,一旦離開秦國,他將無用武之地,六國之君都是亡國之君,他自然不會去做那亡國之臣。
況且那些昏聵的六國之君,能不能認識他這匹千里馬還是兩回事兒,老師荀況那可是治國大才,不是被春申君當(dāng)驢用了嗎?
只有留在秦國,才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一旦被驅(qū)逐出秦國,那就前程渺茫,可能還不如他的老師荀況。
對名利的渴望,促使李斯準備奮力一搏,連夜給秦王趙政寫了一份萬言書。
這封萬言書后來成了歷史名作,書名叫《諫逐客書》。
……
果然,第二日上朝的時候,大臣們紛紛參議秦王,諫議秦王趙政立即下令,驅(qū)逐六國客卿。
領(lǐng)頭的是大將軍蒙驁,在秦昭王時期,他就長期對外作戰(zhàn),到了秦異人時期他依然奉命征戰(zhàn)六國,后來趙政繼位,呂不韋攝政,他還是大將軍對外作戰(zhàn)。
在作戰(zhàn)期間深受各國細作之苦,尤其是趙國的晉陽,被他攻陷之后,晉陽郡守點頭哈腰的向他稱臣。
蒙驁心想既然你投降了,那你還當(dāng)郡守吧,沒想到魏無忌率領(lǐng)五國合縱,蒙驁寡不敵眾吃了敗仗,被趕進了函谷關(guān)內(nèi)。
歸順了兩年的晉陽馬上就反水了,驅(qū)逐秦國的官吏,襲擊留守的秦軍,讓蒙驁深為痛恨。
他鏗鏘有力的大聲道:“君上,臣常年征戰(zhàn)六國,深知奸細狡猾,反復(fù)無常言而無信,這些六國客卿雖然投奔秦國,但恐有不軌之心,應(yīng)盡數(shù)驅(qū)逐,以免生變!”
趙政還沒有作出決定,呂不韋就點了點頭說:“六國客卿難免混有奸細,確實讓人防不勝防,既然大家都諫議驅(qū)逐六國客卿,君上,那就驅(qū)逐了事,一勞永逸?。 ?p> 呂不韋嫌費事,既然這些奸細不好防范,干脆驅(qū)逐了事,典型的懶政思維。
陳子安覺得有些不妥,姑且不論這群客卿里有沒有間諜,若是不問青紅皂白,一律驅(qū)逐,以后誰還敢投奔秦國?
況且投奔秦國的六國客卿大多是懷才不遇的士人,也都是有識之士,對秦國抱了極大的希望,若是全部驅(qū)逐了,不但寒了天下士子的心,秦國也就等于關(guān)上了人才的大門,對秦國爭奪人才極為不利!
他正準備持反對意見,忽聽一人大聲喊道:“君上,使不得啊,萬萬使不得啊……”
陳子安抬頭一看,發(fā)現(xiàn)正是李斯,他臉色灰白,頭頂萬言帛書,帛書里字字透出血跡,顯然是蘸血而作!
“呃,為何使不得?”
趙政看了李斯一眼,心想諸位大臣都說客卿里混有奸細,不驅(qū)逐他們,難道還留著過年嗎?
“君上,我大秦先圣秦穆公求賢若渴,不分天南地北,從西方的戎族請來由余,從楚國請來百里奚,迎接宋國來的塞叔,重用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后來正是這五人幫秦穆公兼并了二十國。
先圣穆公重用魏國的商鞅,變革新法,移風(fēng)易俗國富民強,打敗楚魏兩國,擴疆千里,秦國從此強大起來。
秦惠王重用魏國的張儀,拆散了六國合縱抗秦,秦昭王重用魏國的范睢,消弱了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quán),這四代君王都重用六國客卿,才有今日之強秦?。?p> 若是四代先王也驅(qū)逐六國客卿,秦國還有今日之強大嗎?”
陳子安不僅暗暗佩服,李斯官職不大,居然敢單槍匹馬,逆勢而為,的確也算是一個人物!
“這……”
趙政也覺得李斯說的有道理,可是大臣們都建議驅(qū)逐六國客卿,讓他一時難以決斷。
陳子安覺得該自己說話了,立即上前兩步道:“君上,驅(qū)逐六國客卿確實不妥,如今戰(zhàn)塵紛起,天下未定,正是爭奪人才的大好時機,正如李斯所說,秦國歷代先王不拘一格重用六國人才,才造就今日之強秦!
即便是這些客卿里藏有個別奸細又有何妨,量他也掀不起大浪來,若是不問青紅皂白,全部驅(qū)逐六國客卿,君上就等于關(guān)上求取賢才的大門,還望君上慎思!”
李斯一聽,不由得向陳思安看了一眼,面露感激之色,他本以為今天是孤軍奮戰(zhàn),沒想到居然有人支持他。
有了陳子安這句話,趙政心里有了定論,立即作出了決斷:“好,李斯,陳子安的諫議甚好,寡人不但不驅(qū)逐六國客卿,還會重用他們!
李斯,你諫議有功,寡人封你為廷尉,掌管我大秦刑獄!”
“謝君上,李斯將盡心竭力,恪盡職守,為大秦效力!”
李斯大喜過望,連忙向趙政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