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云村,老石鐵匠鋪內(nèi)。
按照和林奈的約定,除了周一他必須坐在農(nóng)具廠的辦公室里,其他時間都由他自由安排,而石墨呆的最多的,依舊還是自家的鐵匠鋪。
即使他已經(jīng)統(tǒng)治了大半個遷望縣的農(nóng)具市場,身家在整個遷望縣都已經(jīng)算是不差,但石墨卻依舊沒有放棄整天蹲在自家的鐵匠鋪,每天跟鍛造錘為伍的生活。
之前是為了生活,需要他不停拿起鍛造錘讓全家人活下去。
而現(xiàn)在石墨已經(jīng)不需要為生活擔憂,他依舊拿著鍛造錘的原因,自然就是為了走到更高的位置,鍛造出更多驚天動地的東西。
畢竟,沒有人會希望一輩子只和普通農(nóng)具打交道。
石墨身為一個年輕人,何況之前曾經(jīng)去過冶金學院學習過,讓他更加明白將來自己所要走的路。
科技,改變生活。
無論多么強大的農(nóng)具,但總有一天會被科技所取代。
雖然石墨不懂研究什么科技,但他擁有堪稱黑科技中巔峰的煉器傳承,里面所有的一切都是超乎常理想象的東西,這才是石墨將來要走的路子。
農(nóng)具廠,終究只是石墨的一塊跳板。
一塊帶著他直接躍入大世界潮流中的跳板,甚至將來必須要更新?lián)Q代的跳板。
石記農(nóng)具廠,只是一個開始而已,絕對不是終點。
但可笑的是,在石墨眼里不太重要的農(nóng)具,現(xiàn)在卻有不少人眼紅,至少劉鴻才為的就是石墨的農(nóng)具廠。所以,即使是石墨不太重視石記農(nóng)具廠,但并不代表他會就這么任憑別人算。
之前建立農(nóng)具廠的生產(chǎn)線,讓石墨看到了偽科技和自己煉器傳承的結合,別人或許還在驚嘆于石記農(nóng)具的威力,但很少有人知道,石墨的重心早已經(jīng)不在普通農(nóng)具方面。
“哐……哐……哐……”
一陣陣打鐵聲不斷在小小的鐵匠鋪中響起,石墨光著膀子,任憑汗水流淌過全身,但他的臉上卻始終帶著笑意。
終于,當最后一個零件敲打完成之后,石墨眸間閃過幾分光彩:
“成了!”
沒有金光萬丈,更沒有什么玄妙力量出現(xiàn),就好像只是打造了一個普通的螺絲釘而已,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卻讓少年的眼睛明亮無比。
看了一眼小心翼翼擺放在墻角的各個零件,石墨坐在地上喘了口氣:
“這次又進行了改良,應該能夠成型了!”
從旁邊拿出了一張有些潦草的草圖,石墨開始裝卸起來。
這張草圖是他自己畫的,通過研究一些相關機械構造,并且結合自身現(xiàn)有力量進行設計出來的。
這就是石墨的成果,能夠讓他不畏懼縣農(nóng)具廠的材料壟斷,甚至不畏懼劉鴻才背叛的主要原因。這是一個采礦設備!
石墨在工業(yè)機械方面,不僅僅有煉器傳承的加持,他本身也有相應的天賦。至少這張草圖上面的某些構思,雖然算不上跨時代,但也絕對足夠令專業(yè)人士稱道。
當今采礦行業(yè),采用最多的,是半機械化半人工的手段,建立自動控制系統(tǒng),利用現(xiàn)代實驗設備、檢測技術和電子計算機,并且依靠人工進行一些細節(jié)的開采和把控。
當然,還有一些國外頂尖科技國家,已經(jīng)運用自動機器人進行開。
不過機器人這種手段受限眾多,畢竟地底礦洞有諸多不可控因素,而采礦機器人雖然便捷,但生產(chǎn)力低下,操控性能不強,造價昂貴,導致只能夠開采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礦石。
石墨現(xiàn)在的能力自然也無法克服這些東西,但卻足夠給石墨一些啟發(fā),讓根據(jù)環(huán)境打造出短期內(nèi)適合自己使用的設備。
畢竟是自己打造的東西,拼接起來自然快速。
很快,一個小翻斗車的東西出現(xiàn)在眼前。
翻斗車并不算大,和尋常工業(yè)礦車差不多,但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翻斗車里面附加了幾個采礦鉆頭,還有兩個探頭一樣的伸縮臂。
做工并不美觀,甚至有些簡陋。
但效果,卻絕對強悍。
工作流程很簡單,礦洞里面鋪設鏈接起來的軌道,讓翻斗車進入,它將會自主鑿山開石,并且由探頭分揀其中礦材含量最多的礦石,丟入翻斗車之中,當裝滿之后將會自動返回。
當然,礦洞本身就極其復雜,這輛自動采礦設備,同樣有短時間內(nèi)難以解決的問題。
第一點:礦洞構造和開采路線,需要專業(yè)人士規(guī)劃。畢竟礦洞里面的情況難以預料,并不是這臺機器能夠自動把控的。
第二點:采礦設備能源是通過地下軌道聯(lián)通,但一邊開采一邊鋪設軌道將會變的更加困難,耗時耗力。
第三點:一旦礦洞出現(xiàn)坍塌或緊急情況,設備無任何應急措施。
第四點:采礦設備的觸手雖然加裝了陣紋力量,以及物質感知設備,但還是難以避免浪費大量材料,甚至可能分辨功能會有影響。
每一條礦洞,所需要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且在礦洞里面遭遇的情況也沒人能夠說得清楚,其中有毒物質、特殊氣體、廢水廢渣……等等都是問題。
對于第一點,暫時無解,雖然網(wǎng)上能夠查到很多知識,但石墨顯然不可能全部學會。但好在,他這套設備只是緊急設僅只是使用一段時間就會放棄。
劉鴻才出手,到時候礦材肯定會受到限制,只要石墨撐過去,自然就不需要自己繼續(xù)開采,也不用多長遠的規(guī)劃。
石記招牌打出去,大把專業(yè)礦材公司任自己挑選,他沒必要摻和。
第二點:暫時無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設立軌道,但能源問題就是最大的難題,雖然有陣紋幫助,但不可能憑空出現(xiàn)能源,而且被人看到必然驚世駭俗。
所以,石墨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他在采礦設備上增加重力感知裝置,然后在設備里面增加了幾段軌道,礦車不滿,前面無路,將會由觸手拿出自動鋪設,完全可以無人力操作。
第三點:暫時無解,不過開采不深,只要暫時救急,倒也不怕。而且設備浪費了對石墨沒太大的損失。
第四點:可以解決,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其如此,不如直接采用人力分揀,到時候設備運輸出來的礦材,一幫工人會負責進行分揀和運輸。
說白了,這是一個有著很多問題的采礦設備。
但即使如此,石墨的想法和技術,也絕對超越了現(xiàn)階段太多,雖然不可能普及使用,但卻絕對有借鑒價值。
其實按照石墨的想法,是打造一個多功能全自動的開采專家,甚至利用編程方式,將大量采礦專業(yè)技術導入進去,路線規(guī)劃以及礦洞安全都能夠被設備掌控,并且憑借煉器的無堅不摧,即使是礦洞坍塌也能夠沖出來。
但事實上,現(xiàn)在的石墨還沒這種能力。
因素有很多,最大的一個就是能源問題,石墨暫時還沒有解決辦法。
當然,這個設備未來肯定會成為石墨的規(guī)劃之一,他將會不斷完善,并且將其變得越發(fā)完美。
雖然只是短時間使用的設備,但石墨也將其定下了。
他相信,憑借自己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以及挖掘煉器傳承里面的東西,他將會不斷完善,甚至能夠創(chuàng)造出類似于變形金剛那樣的東西出來。
不過那些暫時還有些遙遠,只是一個計劃而已,至少目前這采礦人一代,只能用來暫時應急。
有了采礦機器人,自然也需要礦山。
正巧,石記農(nóng)具廠所在的這座山,就擁有少量的鐵礦。
因為鐵含量并不算高,也沒人在意這東西,但對于只想要暫時應急的石墨來說,卻足夠了。何況就算是廢礦他都能夠變廢為寶,更別說正兒八經(jīng)有鐵含量的礦材了。
當初石墨獲得使用權的時候,同樣包括了采礦權。
也就是說,在石記農(nóng)具廠遭遇材料危機的時候,石墨能夠第一時間拿這東西出來應急。
采礦,不是一臺機器就能做到的。
石記每天所需要的礦材都是一個龐大的數(shù)量,現(xiàn)在劉鴻才暫時不會暴露,甚至會各種表忠心,石墨自然會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多儲備一些礦材,而且還會再增加幾臺采礦人一代。
他不確定材料斷裂將會維持多久,必須要盡可能的多做準備。
轉眼之間,又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石墨依舊還在鐵匠鋪中搗鼓。
這一天,大指揮官停在了鐵匠鋪的門口,林奈跳下車子,匆匆跑了進來,臉上帶著幾分喜意:
“快,換換衣服跟我回農(nóng)具廠!”
石墨一愣,擦了擦身上的汗水,奇怪的看著林奈:
“怎么了,林奈姐?”
林奈臉上帶著笑意,看上去就跟有什么天大的好事降臨了。
石記農(nóng)具廠的廠區(qū)內(nèi),一輛遷望縣電視臺的車子已經(jīng)??吭谠褐?,攝影師已經(jīng)拉起了攝像頭開始四處拍攝起來。
這些畫面自然不是直播出去,而是存在機器里面,以備節(jié)目播出之后開始穿插使用。
這是一檔記錄名人名事的節(jié)目,節(jié)目名《遷望人影》,主要講述的就是一些遷望縣本地企業(yè)和成功人物,算是一套獨具特色的當?shù)毓?jié)目,雖然傳播量不大,但在整個遷望縣卻很受歡迎。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國家還是市區(qū),亦或者是縣區(qū),都在大力打造這種類型的節(jié)目,提升民族凝聚力,算是給民眾灌注雞湯,其中或許也參雜了上層政績的問題,這里暫且不表。
石墨作為一個當?shù)剞r(nóng)具廠老板,對于這個農(nóng)業(yè)為主的遷望縣自然也算是一方人物,事實上對于石墨的采訪之前就已經(jīng)在溝通之中。
電視臺采訪私企,對于品牌和企業(yè)的傳播也是極大的,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得到快速的提升。
石記農(nóng)具廠的廠區(qū),不少工人正在忙碌著。記者自然也不會閑著,趁著這個時間段,拉過兩名工人開始采訪起來。
記者:“你好,我是《遷望人影》的記者瀟瀟,能跟我說說你平常工作的事情嗎?”
被采訪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農(nóng)家漢子,貿(mào)然面對攝像機,似乎有些靦腆和害羞,臉都漲紅了,結結巴巴的道:“其……其實也沒啥事……就……就是……搬搬貨啦?!?p> 記者很有禮貌的笑了笑:“很高興你的回答?!?p> 簡單的一句話,浪費了半晌時間,結果毫無養(yǎng)分,記者毫不猶豫的換了一個相對年輕的小伙子進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