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土法釣魚
張于追上秦思雅,然后兩人一起和于國玫,還有一群小孩,準備去捕魚。
其實說是捕魚,但是用釣更合適一點。她們不是準備下河捕魚,而是那些小孩用罐頭瓶,瓶口綁上繩子,然后里面放上米粒稻糠啥的誘餌,然后放到池塘里釣小魚。
這種游戲張于小時候也玩過,基本上釣不上來大魚,都是麥穗、大眼燈、黃路燈一類的小魚。(這些學名叫什么老張不知道,都是當?shù)氐耐撩帧#?p> 運氣好的話,也許會有小泥鰍和嘎牙子,但是一般很少釣到。也有釣到小蝦米的時候,但是這個季節(jié)夠嗆能有。
張于小時候玩過,不覺得這個游戲有啥有趣的地方,但是秦思雅沒有玩過。就連普通的用魚鉤魚竿釣魚她都沒玩過,所以一聽小孩們提起,她就特別感興趣。
三大人,領(lǐng)著一幫孩子,浩浩蕩蕩的殺下村西頭的大池塘。
到這里后,這些小孩幾乎每人一個罐頭瓶,有的小孩還有兩個。秦思雅看著眼饞,用一塊錢和一個小男孩換了一個罐頭瓶。
“你們哥倆兒就等著吧,看我怎么釣上大魚來,到時候給你們做魚湯喝!”秦思雅信心滿滿,也學著人家把罐頭瓶下到水里,然后就眼睛盯著水面上的繩子看。
但是張于覺得特別尷尬,因為他知道,秦思雅根本就釣不上了大魚。其實看她下瓶子的地方,就是連小魚,她都估計夠嗆能釣上。
釣魚是個技術(shù)活!不是誰拿個魚竿都能釣上魚來的!
那么,為什么呢?
太深的東西咱們這里不說,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百度。咱們單說這個選魚窩,也就是下鉤子的地方,這里面講究那是大了去了!
什么草窩、水窩、風窩的,還有根據(jù)水質(zhì)、溫度、風向、水草、時間等選地方,要真認真說起來,說一天也說不完。
就說秦思雅下瓶子的地方,大早上起來的時間,迎著光,居然下在淺灘上。不說有魚沒魚,就是魚來了,都不會進去吃食。因為拿光一晃,那瓶子亮的嚇人,早把魚嚇跑了。
但是張于知道秦思雅的性格,他現(xiàn)在不能上去說,要等她碰壁了,釣不上來魚的時候,才能告訴竅門。
果然,過去了二十幾分鐘,小孩們紛紛都有收獲,最少的人都釣了三條麥穗了。可是秦思雅連個毛都沒有釣到,半天光在那起空瓶玩了。
“小魚,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魚都不到我這里來???”秦思雅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有問題,所以就開始找張于。
俗話說的好,有困難找老……男朋友!
“給我吧!你歇會,和小玫嘮嘮嗑!”張于上前把桿子接過來,然后提著瓶子到一個有水草的地方。
這里水草并不多,而且水也不算深,正式小魚喜歡呆的地方。所以張于就在這里把罐頭瓶下到水里,然后坐等小魚入瓶!
時間不長,大概十分鐘,張于把瓶子起出來,就看到里面的水已經(jīng)混了。這就證明,里面的小魚多,正拼命的想往外跑呢。
秦思雅和于國玫聊天的時候,心思也不全在聊天上,總是拿眼角瞟張于這里。她看到張于起瓶子,就啊了一聲,然后飛快的跑過來。
“我看看,我看看,里面有魚嗎?”秦思雅不等張于把罐頭瓶放到地上,就直接抱在手里,眼睛往里面看。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里面好多小魚!”秦思雅不舍的把罐頭瓶放地上,而是雙手捧著,跑到張于身前,歡樂的對張于說。
“呵呵,我瞅瞅,都有啥?”張于也被她感染到了,所以也笑呵呵的,從秦思雅手里接過罐頭瓶,仔細查看起來。
罐頭瓶里的魚大概有個十多條,而且品種還挺齊全,基本上,這個池塘里有的小魚,它都給裝里面了。
“這個帶小黃條紋是啥魚???真好看!”秦思雅站在一旁,指著黃路燈問道。
“這是黃路燈,學名叫啥我不知道,這里人都這么叫。這個是大眼燈,這個是麥穗。這個小鯽魚,這是好像叫白條……這個你肯定知道吧?”
“這個是泥鰍,我認識!”
張于一條一條的給她指出來,然后最后他還發(fā)現(xiàn),瓶子最底下,還有條非常小的泥鰍崽子。
“小魚哥,小雅姐,咱們回去吧,一會家里該忙了,咱們回去幫幫忙,要不然該挨罵了?!边@時候于國玫走過來,提出要回家去。
雖然看那意思,秦思雅明顯沒玩夠,但是她卻什么也沒說,而是老老實實的跟著往回走。
張于把罐頭瓶里的水到處去一半,然后提著瓶子,裝著小魚往回走。因為秦思雅說了,這些魚她要那回去養(yǎng)著,因為這是她第一次釣到的魚。
張于肯定不會反對,但是他知道,這小魚那回去,估計兩天半就會全死光。他小時候也養(yǎng)過這些小魚,但是這些魚一離開池塘的水,就很難活的久。所以想要養(yǎng)活這些魚,就要每天給它們換水,還要換池塘里面的水。
但是秦思雅既然喜歡,張于就順著她,等魚死了,她該知道了,不是什么都能當寵物養(yǎng)的!
幾人回到家里的時候,客人們已經(jīng)來的差不多了。都或坐或站的,在一起三三兩兩的聊的。
有那些家里活多,比較忙的,那就只能等到吃飯的時候再來了。
因為有鼓樂班子,所以還來很多聽喇叭,看熱鬧的人。他們都圍在鼓樂班子搭的舞臺前,大家手里都抓著把瓜子,一邊吃瓜子,一邊聽喇叭。而這個瓜子,都是主家,也就是張于姥爺家里準備的。
這里頭有個講究,叫做來客不空手,喜氣人人有!也就是過大壽嘛,這是大喜事,讓來的人都沾沾喜氣,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祝福。
其實這個老規(guī)矩,也是有道理的。一般來說,誰家也不可能和全村的人關(guān)系都好。所以遇到這些紅白喜事,總要有人幫忙,那就是要東家出點血,意思一下。
這些規(guī)矩,能讓一家子的人品提升不少,大家伙說一句不小氣,說兩句好話,總比小氣吧啦的讓人背后指脊梁骨強!
正當張于把東西放好,找了個大點的玻璃瓶把小魚裝好后,就聽到外面鼓樂班主老吳開腔說話。
“今天是余家老爺子高壽,是大喜的日子!咱們吳家班被請過來,給老爺子祝壽,咱們就要賣把子力氣。咱們先是吹喇叭,然后等下午和晚上的時候,有大秧歌和新歌舞,希望到時候大家捧場!好,廢話不多說,老吳賣賣力氣,大家請聽這首《鳥雀爭春》!”
老吳講完后,直接抄起桌子上的喇叭,一口氣來了個長調(diào),直接不換氣兩分鐘!
“好……”
“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