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首先將自己的經(jīng)驗,悉數(shù)傳授給了李石匠。
對了,現(xiàn)在應該叫李鐵匠才對。
李師傅又親自挑選了幾名能干的年輕人,做他的徒弟。
大家一起沒日沒夜地在山洞中反復做著實驗。
李鐵匠心里憋著股勁。
他要早日煉出鋼來,為了皇上,為了三丫,也為了自己。
徐福現(xiàn)在也是成天待在山洞里,親自指導著工匠們的生產(chǎn)。
煉鋼除了原料的精純外,爐內的溫度和火候至關重要。
好在徐福發(fā)明了鼓風技術,便能很好地保障煉鋼的進程。
為了早日煉成鋼,徐?,F(xiàn)在是玩上命了。
他哪管自己是不是什么皇上??!
有時候工匠的操作有了偏差,徐福就擼起袖子自己干起來,嚇得匠人們不知如何是好了。
冰心和三丫看見皇上這么玩命,都心疼起徐福來,紛紛好言相勸。
“福哥,你可不能這么玩命??!”
“徐叔叔,你會把身體累壞的!”
徐福哪里能聽得進去啊!
二人只得在生活和飲食上加倍操心照料著徐福。
三丫現(xiàn)在心滿意足了。
她的徐叔叔當了皇上,自己如今成了皇上身邊的人。
除了皇后冰心,就只有自己離皇上最近了。
三丫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幸福。
三丫以前從媽媽講的故事里,對“皇帝”的認識與徐叔叔這個皇帝,完全不一樣。
故事里的皇帝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
而她眼前的皇帝卻一點沒有架子,完全和老百姓一模一樣。
“到底哪個皇帝才是真的呢?”
三丫當然更愿意相信現(xiàn)在的皇帝就是真皇帝。
因為徐叔叔當了這個皇帝,故事里的皇帝一定是娘親編造的。
在這樣大煉鋼鐵的日子里,勤勞善良的女人們也沒有閑著。
她們在為崇明島上夜以繼日建設著美麗家園的工匠們,趕制著各種的衣料和被褥。
布匹和棉花是早年從大陸上帶來的,漸漸的都會成為稀缺的東西。
婦女們已經(jīng)開始嘗試著用島上的植物,提煉出絲麻等物質。
這樣也好做成布匹,以彌補棉布的有限存量。
現(xiàn)在的一切需求,都要想辦法從身邊來解決才行。
絕對不可以坐吃山空,或者奢望天上掉餡餅之類的事情。?
春暖花開,滄海茫茫。
島上的生活雖然平靜無奇,但遠在天邊的漢朝大將韓信,卻不一樣。
他無時不在心底惦記著他的老對手蒙恬。
“蒙恬你在哪里?”
韓信雖然身處在繁華的長安城中,他的心卻始終在茫茫的大海中尋覓著。
他知道蒙恬就躲在某處島嶼上,也同樣在瞭望著大漢的國土。
韓信每天都希望收到齊地的軍情,有來自海上攻擊的消息。
那樣他就會隨時趕赴前線,與蒙恬再決雌雄!
韓信等不來蒙恬,便不止一次上書皇帝劉邦。
“皇帝陛下,為早日擊潰秦朝海上的殘余勢力,我朝需加緊組建海軍。”
“嚴格訓練軍士,并建造戰(zhàn)船,韓信愿親自奔赴海上作戰(zhàn)!”
韓信要主動出擊去尋找并擊潰蒙恬的隊伍。
為此,韓信還先后三次來齊地視察漢朝海軍的訓練情況。
他對海軍散漫慵懶的作風,十分不滿。
“這樣一支隊伍怎么能和蒙恬作戰(zhàn)呢?”
韓信大發(fā)雷霆,先后奏報朝廷,斬殺和撤職了多名將領。
要想出海作戰(zhàn),沒有像樣的戰(zhàn)船是無法想象的。
韓信舉漢朝全國之力,開始加緊研制更具戰(zhàn)斗力的新型戰(zhàn)船。
并調兵遣將,為徹底剿滅蒙恬,做著最后的準備。
與此同時,蒙恬也在心中對義軍及秦人的安全問題,忐忑不安。
“韓信絕不會讓我們就這樣一直流亡在海外的。”
“目前的風平浪靜,并不能掩蓋事實上的危機?!?p> “暫時的安寧,是漢軍還沒有具備海上作戰(zhàn)的能力,而表現(xiàn)出的假象?!?p> “時間會對漢軍越來越有利,而會對義軍越來越不利的?!?p> 為此,蒙恬專門上奏皇上徐福,對他詳盡地分析了當前以及未來的形勢。
希望得到徐福及全體秦人的高度重視。
徐福也深刻感受到了這種危機的存在。
他與蒙恬、翁仲等眾位將士深入探討當前大家面臨的處境,以及如何對付漢軍攻擊的策略。
趙明和關飛等部將一直信心滿滿,他們對秦人組建的海軍充滿著自信。
也難怪,二人自從組建海軍以來,已歷時十余年。
他們成天和大海及戰(zhàn)船打著交道,對大海的脾性也掌握了不少。
知道大海什么時候愛發(fā)脾氣,巨浪滔天,會在頃刻間吞噬整個世界。
又會在什么時候溫順纏綿起來,由著你在它的胸懷里肆意妄為。
戰(zhàn)船經(jīng)他們不斷地改良,已經(jīng)和過去簡單地只是改造一下漁船時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了。
趙明心里一直憋著一股勁,正等著漢軍來了,好好釋放一下呢。
這下他們心中戰(zhàn)斗的火焰一下子被點燃了,都開始躍躍欲試起來。
“將軍請下令吧!我等已經(jīng)等待多日了!”
趙明、關飛開始主動請纓。
蒙恬和翁仲更顯得沉穩(wěn)老練,他們不敢輕敵。
“部將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加緊操練,確保秦人和海島的長治久安。”
“切記不可操之過急!”
離尚清島五十幾外的海上哨所,現(xiàn)在又不斷加派了士兵,他們將營房搬到了海上的戰(zhàn)船上。
秦人發(fā)明了更加適合在海上居住的樓船,各種生活和戰(zhàn)時所需的物資一應俱全。
聰明的秦人早已以海為家,以船為屋了。
樓船共有三層,船艙是地下室,裝有各種物資和武器。
第二層是士兵日常生活和作戰(zhàn)的“辦公室”,每個房間都滿足不同功能的需要。
第三層是士兵的臥室,還有較高的瞭望塔,用于觀察敵情和海上氣候變化的情況。
這種樓船可以滿足戰(zhàn)時當戰(zhàn)艦用,平時當房屋用的雙重功能。
船上的風帆也經(jīng)過了很多次的改進,大大提高了樓船的動力。
這得益于秦人長期對海洋氣候變化的觀察和掌握情況。
趙明在大雪停歇后趕去哨所巡查和值守。
他是第一批被蒙恬派來海外的秦軍將士。
十幾年的海上經(jīng)歷,讓他習慣了寂寞和枯燥的生活。
剛開始他也會想家,想念家中的老母親和他的小兄弟。
趙明也是齊地人,他從小就生活在海邊。
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一次出海捕魚遇到了颶風,(其實就是臺風,古時的人還沒有認識到臺風。)
父親和同時出海的漁民們都沒有回來。
趙明很自然地承擔起照顧母親,并拉扯年幼的兄弟的責任。
他從小就下海摸魚,水性了得,自己可以潛水一個時辰而只換一次氣。
當時在齊地,也是不小的傳奇了。
“魚人”成為齊地百姓對趙明的一致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