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著大隊牛羊群,隊伍比去的時候還慢,一直用了五天的時間,才遙遙看到了玉門關的影子。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馬周感慨的看著遠處巍峨的長城道:“韓校尉以詩名志,一心報國,我等當不負所托。”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沒想著這個小子還有這般氣魄?!币慌砸呀泴㈨毎l(fā)修剪整齊的衛(wèi)湯有些驚奇,那個一幅武夫裝扮的小子,竟是有這樣的文采與豪情。
大隊還沒到關下,來往斥候已經將消息傳達,大將軍李靖親自策馬來迎。
李靖不是來歡迎商隊歸來的,他是迎接華夏子民重回中原。當然,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次商隊帶來了這么多的牛羊馬匹,實在是解了大唐的燃眉之急。
原來,就在韓嘯他們的商隊出關不久,長安城傳來消息——黃河決堤了。
河南下游,此時一片澤國。
按說,大唐該拍手稱快才是,畢竟被淹掉的,是王仁則的地盤。
可是這一次整個長安城的風向卻是變了。
韓嘯一直鼓吹的“華夏”民族主義在大唐境內蔓延。包括李淵在內的所有人,聽到黃河決堤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百姓怎樣了。
而消息傳來的當天,長安城便有不少書生連夜趕往災區(qū)。
第二天,已經有不少世家和商戶組織救援隊出發(fā)。
而當天的朝會,一致討論的不是出兵,而是怎么救援。
指望王仁則自己,這些災民肯定沒有活路,可是大唐要去救援,也不容易。因為災區(qū)在王鄭腹地,派大軍送糧草物資過去只能是肉包子打狗,全送了王仁則。
但救是一定要救的,就是看怎么救。
最終討論的結果是:出兵。
是的,秦王李世民率領大軍直插河南,占領這片災區(qū)。后方的太子,組織全國百姓安排物資救援。
相信王仁則也不會為了這些拖累和大唐過不去的。
但是,中間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突厥。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可不會管中原人的死活的,恨不得中原人死光了才好呢!
據最新情報,突厥頡利可汗已經發(fā)出召集令,征召草原部落南下攻唐。
此時大唐的重兵駐扎到河南,國中空虛,怎么撐過去,成了難題。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當李淵拿出韓嘯的話砸在大興宮的金殿中的時候,群臣都無話可說。
最終,秦王率二十萬大軍出征王鄭,太子督辦物資,而皇帝李淵則坐鎮(zhèn)長安城,一旦邊境有變,則御駕親征。
可是大唐沒有兵了。
也不是沒有兵了,而是養(yǎng)不起更多的兵。
便是將各地戍衛(wèi)都聚集起來,也湊不出另外的二十萬大軍來。再編練新軍,便是真將大興宮賣了也不夠。
就在李淵一夜急白了頭發(fā)的時候,那位剛剛被提拔為長安城司馬的許敬宗上書——全民皆兵,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
這個論調讓李淵很好奇,但是招來了許敬宗卻問不出什么所以然。因為那個條疏根本不是他寫的,而是他的女兒許詩琪所寫。
當男裝入宮的許詩琪站在李淵面前的時候,李淵也是心頭一震。好在皇帝還有些涵養(yǎng),此時也不是有其他心思的時候。
當著朝中大臣的面,許詩琪將她的一套理論說了出來。
其實也不算稀奇,就是將那些民夫武裝起來,暫時充門面而已。
最重要的是此時大唐有鐵,簡單裝備的話,便是百萬大軍也能快速列裝。
但是這又與當初制定的精兵策略相違背了。
而那條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法子,其實也是飲鴆止渴。
召集所有世家、行商,將羊毛編織的法子遍傳天下,然后讓他們去找突厥搶羊毛。
相信在這般利益面前,他們這些家伙一定會不顧一切的撲倒草原上去,將草原榨干。
可是這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旦這些世家擁有了強大的力量,再想約束,就難了。
大殿之中,一片沉寂。
“諸位大人,陛下,其實,還有一個法子。”
許詩琪有些猶豫,當初韓嘯說的這個法子,在她看來,實在是太無恥了。
“哦?快說來聽聽。”
裴寂等老臣都趕緊催促。
略一猶豫,許詩琪還是咬牙道:“借錢養(yǎng)兵。”
眾臣一愣,然后又是色變,借錢這種事,國家穩(wěn)定的時候還好。當國家動亂之時,要想借到錢來,可是要耗費無數。
“像之前的糧票一樣,向全天下百姓借錢?!?p> “可是,糧票是借錢給百姓興修水利,東西都是看的見的。這借錢打仗,拿什么讓百姓相信?仗打贏了則罷,要是輸了一兩場,那豈不是要天下沸反?”
這個法子一提出,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
但是卻讓李淵心頭一亮。
“朕來借!”
“拿朕的大興宮、御花園做抵押?!?p> 他怕什么?真的沒錢,賴賬就是。
還有人敢拆了他的皇宮不成?
就這樣,長安城定下了所謂的借錢養(yǎng)兵計劃。
而這個計劃需要一個引子,剛好,韓嘯把這個引子送來了。
數萬頭牛羊鋪天蓋地的往長安城趕去,遠遠帶起的煙塵讓百姓以為是突厥來犯。
直到近了才發(fā)現,竟是這么多的牛羊被趕到了長安城外。
這是怎么回事?
馬周這個書生此時的作用功不可沒。
什么突厥就是人傻錢多,韓校尉就用幾車茶磚就換了這么多的牛羊過來。
草原上遍地都是牛羊啊,他們放牧放不過來,就隨便散養(yǎng),野狼都吃的走不動路了。
這已經勾起了百姓們的財富夢想了。
這時候,衛(wèi)湯他們又現身說法,他們這些被突厥擄去的中原人慘啊,根本就像畜生一樣被突厥對待啊。
還有多少中原漢人,還被突厥奴役著呢,他們可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如果說這種哭訴成功挑起了百姓的憤怒的話,那門,馬周帶回的戰(zhàn)功簿就是燃起熊熊大火的火星。
城外胡家莊的胡大全,一人戰(zhàn)功十二級,賞錢一百二十貫。
胡大全人呢?
隨著韓校尉繼續(xù)撈軍功去了。
韓校尉呢?
他干嘛去草原?
一車車的羊毛被翻出來,一件件半路編織好的毛衣被拿出來。
韓校尉偷偷的去突厥人那里發(fā)財去了!
一場去草原搶羊毛的浩大運動,就此展開。
大唐神奇的兩線作戰(zhàn),兩線進攻模式,一直被后世傳頌,但是沒有人敢說,當時那些大唐的百姓和世家,是被財富迷住了雙眼。
半個月,一百萬攜帶了西山冶煉廠配發(fā)的簡單裝備的大軍,就這樣如黃蜂一般,踏上了草原薅羊毛的征程。
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征服行動。
當然,它的始作俑者現在正在草原腹地享受著上賓待遇,都有些樂不思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