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春陽夢短漸歸雁,往日挽、青蔥歲。幾度遲鐘聽暮鼓。繁華猶麗,尋常巷陌,嘗記隨風佳韻。
絮飛纖柳擾湖波,遠望青山路已遠。浩蕩東風幽谷落,悲目如熾,欲辯還休,強作半世瘋癲。——白昕茗作于江珪二十八年
·
江珪十三年,豐國境內持續(xù)三年的全國大瘟疫終于消退,豐國皇帝下罪己詔以昭天下,飛水郡離豐脈城較近,疫情卻不怎么嚴重,所以聽到瘟疫消退的消息之后,百姓們紛紛走出門來,呼吸一下闊別已久的輕松、健康的空氣。
孫祥寅一家本是從飛水郡城居住,后來為避疫情遷入人口稀少的丘陽縣,如今疫情停息,祥寅倒也不怎么想再遷回去,一來是麻煩,二來是在丘陽已經建立起不錯的人脈,加上自己業(yè)已小有名氣,住在飛水郡訪客頗多,難以靜下心來繪畫創(chuàng)作,三來是丘陽風土人情俱佳,住在這里更加令人感到舒適。
一年前受了毒打之后儒臣癱倒在床三個月之久,夫人責怪數次,就連雅文和家人也常在背后數落此事。祥寅自己也頗覺過分,從此也不再逼迫儒臣學習儒家經典,也不逼他讀書做官,一任他看習話本小說繡像,再不管他。
儒臣倒也有些收斂,開始自行看些孔、孟之學,加上祥寅為讓儒臣安分守己,特地請邱先生為他講那《二十四孝》與《岳飛傳》令他十分喜歡,因此也不再生是非。一年來孫宅上下一團和睦,無甚愁事,祥寅書畫得心應手,名聞三郡,家私也日漸殷實起來。
是年,雅文一十七歲出閣,嫁于飛水郡城內謝員外之子謝云昭。這謝云昭生性老實內向,直到十九歲才說上雅文為妻,祥寅愛他家寬和仁厚,更兼雅文見過一面后也說喜歡云昭,這門親事便這么定了。嫁女當天儒臣哭得撕心裂肺,此后在課業(yè)和吃飯之外的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房中看繡像話本,也不在院中戲耍,也不與鄰里孩子游玩,日益寡言內向起來。
臘月十五日,正值儒臣八歲生日,祥寅想起儒臣抓周時兩手抓了筆與矢,抓了三次都是這樣,當時驚異四座,都以為儒臣將來文武雙全必成大器,只有祥寅心里藏著僧人卜命一事不敢不信,因此總覺得這個孩子有怪異之處。
如今八歲,僧人的預言也兌現了一半,自從儒臣四歲記事開始,杵逆父意、不事經典都是家常便飯,愈發(fā)引得祥寅擔心起來,于是決定這天再給儒臣辦一次抓周,只讓夫人與儒臣在內室,吩咐夫人如果還是之前的兩樣要怎么打探他的想法,希望能通過抓周試探一下儒臣的志向所在。
夫人將印章、箭矢、毛筆、儒經、道經、佛經、琴弓、錢幣、墨汁、白紙、算盤一并放在內室地上,然后去偏房中叫來儒臣。
儒臣正看話本,被打斷了有些不高興,來到問道:“娘,什么事?”
夫人說:“兒啊,你從這地上選一件或兩件心愛的東西?!?p> “這是抓周嗎?可我都八歲了啊?!?p> “再抓一次,不礙事?!?p> 儒臣聽母親這么說,也不好再回,思索了一會后,從地上拿起了箭矢和毛筆。
夫人問:“你是喜歡這兩樣嗎?”
儒臣點點頭,說:“話本上說,‘大丈夫當擎劍執(zhí)弓,打報不平’。娘,將來我想學武?!?p> “那毛筆呢?”
儒臣得意地說:“我不要做有勇無謀的匹夫,我還要寫一手好文章,讓世人都驚異于我?!?p> 夫人按著祥寅教的話問道:“可文武難以雙全,你要怎么辦呢?”
“只要肯下功夫,便沒有做不到的事?!?p> “你說得到簡單,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習武的苦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了的,更何況要寫文章就得廣增見聞、博覽群書,你哪有這么多時間呢?”
“娘,我也不想做大英雄,更不想做大文豪,只是覺得這樣會很開心。所以我也不需要學那么多?!?p> “不學那么多,如果碰到比你厲害的盜賊要怎么辦呢?”
儒臣想了一會,低頭說不出話。即使有些早熟,儒臣也畢竟是個孩子,當著沒有考慮過這么多,只是喜歡任俠的生活罷了。
夫人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做人可不能貪多不求全吶?!?p> “可我喜歡?!?p> “要做行俠仗義的事,萬一你打不過賊人了,有個三長兩短,我和你爹就會老來無依,孤苦伶仃,你可想過?”
“這……”
“為人行事往往不能兩全,你選了這個,便顧不得那個。”
“……”
“你仔細想想娘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儒臣憋得小臉通紅,抬頭問道:“娘,有沒有既能行俠仗義,又能孝敬你和爹的辦法?”
夫人笑道:“如果有的話,世間就不會有那么多的苦難等著俠客們去救了?!?p> “但我還是想做俠客,懲兇除惡,自由快活?!?p> 夫人摸了摸儒臣的頭,說道:“兒啊,俠客未必要就一定要打打殺殺,未必就一定要做所有人的俠客?!?p> “俠客不就是要懲惡揚善嗎?”
“懲惡揚善分很多種啊,如果你孝敬我和你爹,街坊四鄰知道了,小孩效仿你,大人稱贊你,是不是我們家周圍的人都能學到‘孝敬父母’這一善行呢?”
“嗯……”
“再比如說,如果你長大以后看到姐姐被人欺負了,你去為她伸張正義,并不一定要去把欺負她的人打死,你也可以抓住那個人,把他帶到官府里去,他被正法了,你也是懲惡揚善呀,這樣還沒有什么危險,也不會因為殺人被官差追捕,比打倒他更強,你說對不對?”
“誰都不能欺負姐姐!”儒臣叫道。
夫人笑起來:“當然不能啦,所以你要快快長大,多學習知識,增長見聞、擴充心胸,做一個有才能、愿意見義勇為的人,才能在姐姐被欺負的時候站出來啊?!?p> 儒臣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娘,那我去看書了。”
“去吧。”
打發(fā)走了儒臣,夫人剛剛將地上的東西收好,祥寅便走進內室問道:“夫人,如何?”
“矢、筆。”
“你可問他其中原因了?”
“他說要學話本上大丈夫,擎劍執(zhí)弓打抱不平?!?p> “那毛筆呢?”
“他還要寫一手好文章。”
“你對他說什么了?”
“我說懲惡未必要打殺,事不能兩全?!?p> “說的是,他聽么?”
“應該是聽進去了?!?p> 祥寅點點頭,正要走時,夫人拉住他問道:“相公,若他堅持兼習文武,何如?”
沉吟良久,祥寅說道:“便讓他學。”
“習武之人亡于刀鉞,我怕他……”
祥寅長嘆一聲,說道:“命有緣法,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