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命運使然
從此,荊軻開始了在燕國的生活。
田光確實很看重他,他日常生活所需被照顧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而且也未對荊軻提出過任何要求。
讓他遺憾的是,他送給荊軻如花似玉的及笄之女,就在當(dāng)時便被退回。
世人戀色!
田光是一個處士,怎會不懂這個道理。在抱著遺憾的同時,他也感到欣慰,他知道這人值得托付。
荊軻也佩服田光,因為這么長時間過去了,他依然默默補給著自己。時常在閑暇之時,也會來約著荊軻暢談。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治國安民,荊軻才知道這田門主還是有些本事。
尤其他對燕國及其其他國家的形勢有著獨到的了解,趁著當(dāng)下秦軍虎視眈眈別國,燕國當(dāng)韜光養(yǎng)晦,迅速發(fā)展自己。
燕國應(yīng)汲起別國經(jīng)驗,尤其可以效仿魏武卒、趙重騎及秦銳士的訓(xùn)練之法,有個三年五年,不說有大成,屆時也是有點資本。
他知道這很難,燕國當(dāng)前國力太弱,只能徐徐圖進。
只要有了強兵,再尋個好將領(lǐng),再有謀士,那燕國就無憂了。
他相信燕子丹一定是在這么做的。
荊軻笑,笑得有點悲....
差點沒告訴他,你想多了,他只是想刺殺嬴政而已。
讓荊軻佩服的是他的氣度,他對救下燕子丹的事情,好似沒放心上,就如過眼云煙一般,不曾聽他再次提起過。
燕子丹確實不厚道。
荊軻對歷史是不甚了解,但起碼這種救離之恩,作為一國太子也當(dāng)報答下,就這樣不聞不問的,太沒風(fēng)范了,這也難怪最終燕國會被滅。
而自己卻是這一次最主要的導(dǎo)火索。
想著這些,荊軻便是噓噓不已。
時間就這樣悄悄地過著,他與高漸離及狗屠夫沒事就喝喝酒。喝得興起,就擊擊筑,吟吟詞,再有甚者,干脆就上街像個瘋子一般,耍起酒瘋。
惹得過路之客多來白眼,暗起數(shù)落,不過荊軻不在意。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已是去日不多,何須顧忌他人感受,能盡歡當(dāng)盡歡....
見著荊軻肆意的狂瘋,高漸離亦是學(xué)著放縱,沉浸多年的壓抑終于得到了宣泄。他笑著笑著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
弱小本來就是一種痛苦,不論人還是國家,所有的情感都要隱藏,所有的言語要提防錯口。其實荊軻知道很多人都是外強中干,滿心脆弱,就如高漸離一樣,卻又要裝著活得一本正經(jīng)。
荊軻可以理解,兩人心境不同,做法卻相同,所以大街上時常會出現(xiàn)一條大跌眼睛的風(fēng)景線。
時間就這樣悄悄地過著,一年、兩年........
六國的局勢悄然地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秦軍攻破韓國國都,俘虜韓王安,占領(lǐng)韓國全境,此時韓國已經(jīng)滅亡,而秦軍又將矛頭指向了趙國,一場血的戰(zhàn)爭又在燃起。
荊軻只在意自己的宿命,對外界的事情依然不聞不問,然而太子丹就不一樣了,他從秦國逃回就沒輕松過。
日日坐如針氈,夜夜思不成寐,他知道秦王的野心就是要吞并六國,一直苦無對策。便是請教老師鞠武,鞠武僅僅說了強秦不可輕視,不要觸怒之話。
太子丹知道一昧忍讓絕對不可行,可燕國羸弱,根本無法抵抗秦軍,他便是催促老師想個周全辦法,鞠武應(yīng)下后退去。
過了段時間,秦國將軍樊於期兵敗于趙國名將李牧,逃亡燕國,得到燕子丹的收留。鞠武得知消息,慌忙去勸阻流放他。
然而對于燕國近乎于無將可用,太子丹不舍,便是拒絕。此時就連鞠武提出的合圍戰(zhàn)略,也招到了太子丹的反對。
曠日持久,他耗不起。
見著如此,太子丹還要讓他想出更好辦法,鞠武無策,只能推薦了田光。
“田光是誰?”聽著老師說他的才華,太子丹忙問。
“就是上次接你回國的人啊,你沒有抽空去見過他們?”鞠武說。
太子丹微微一愣,臉上有些麻,惶然地說,“我一心國事,一回國到把這事給忘干凈了。希望老師能給介紹下,可以嗎?”
鞠武領(lǐng)命而去。
在田宅,鞠武見到了田光,如實講述了燕子丹的想法,以及被他拒絕的策略。他心中已無對策,不得不求到田光。
“太子是想做什么?”田光懵了。
“還請先生憐著燕國將起之難,給想個辦法,或者好好勸勸太子,這事下猛藥,定然會鑄成大錯啊?!本衔湔f。
“這種國事恐不怕已不是我能左右了。”田光似乎有些明白,惆悵了神情。
“太子正為此事著急,我已向他推薦了你,還請?zhí)锾幨咳ヒ娨娞影伞!本衔湔f。
無可奈何,田光只能領(lǐng)命,來到了太子府。
有著往日救離之恩,又是鞠武推薦的高人,太子丹非常禮貌地接見了他,田光也不客套,從容坐下。
隨后,就如當(dāng)朝太傅鞠武所說,燕子丹已是急火攻心,說出秦燕不兩立,讓其給出方法。田光淺思一陣,便以年老推脫,將他好友荊軻推薦給他。
燕子丹心中略有不喜,見此事一推再推,又無其他辦法,只能奈著性子說:“這事就勞煩先生給牽個頭了?!?p> 田光欣然應(yīng)下,起身離去。
至門口,太子丹告誡他,此事機要,不可泄露。
田光怎能不明此意,再次笑著應(yīng)下。
.......
...
荊軻仍和高漸離在一起把酒言歡,又想醉得盡興。他全然不知,他的命運,就在此時已在悄然改變。
他接受荊軻刺秦的命運,然而事實并沒有那么簡單,這事并沒完全按著他對歷史僅有的認知而進行。
因為他們屋外突來進來了兩個人。
上官蓉與宛諾!
看著他們兩人,荊軻停住了即將倒入口中的酒水,輕輕放下酒壇,神情愕然了。
高漸離見著荊軻模樣,亦是放下了酒壇,愣住了。
這兩人?
他不認識,但見著他們那酸楚的模樣,他心中大概明了了。他默默地拉過蒲團,楞楞地看著她們,就連喚叫她們?nèi)胱?,也不知如何啟口?p> “五年了!”
上官蓉的眼圈紅了,喃喃而語,“我找了你整整五年了.........”
PS:戰(zhàn)國刺客是以正史荊軻刺秦為基礎(chǔ)進行全面改寫。此處鞠武、田光與太子丹的大量內(nèi)情,對本書僅是過渡作用,所以進行了壓縮,如有不明可參考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