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是見過了,南山觀的黃皮狗狐。
這鬼嘛,張自道也想瞧一瞧,是否如大多傳言一般猙獰可怖,亦或者是化作女子嫵媚傾城。
張自道說道,“有何不敢。”
二人出了百味樓,沿著街巷向城東走去。
不多時,二人來到王家所在的那條街巷。
這條街巷較為偏僻,兩側(cè)瓦舍混著黃泥墻,顯然不是富貴人家居住的地方。
又生著幾株老槐樹,枝葉繁茂。
名為槐蔭巷。
“宋家娘子,你背著包裹,這是要去哪里?”
“還不是王家給鬧的,人明明都已經(jīng)下葬了,隔天又像沒事人一樣出現(xiàn)在家里。官府也不敢管,只說人活著不犯事,便不歸他們管,只苦了我們這些周遭的人。我?guī)е⒆踊啬锛易《螘r間,我勸你也先去親戚家避一避?!?p> 巷口,住在槐蔭巷的兩個婦人撞了面,交談沒幾句,其中一挎著包裹的婦人,拉著年幼的孩子匆匆離去。
走進槐蔭巷,不少人家大門緊閉,都是逃到親戚家去了。
至于依舊還住在槐蔭巷的人家,并非是膽大無懼,只是實在沒親戚家能去。
由此看來,那王家鬧鬼多半不假。
來到王家大門前。
大門緊閉,只聽院內(nèi)不斷傳出‘咔咔’的斧頭劈砍東西的聲音。
張自道上前推門,沒料到吱呀一聲,陳舊的木門應(yīng)聲被推了開來。
有些簡陋的院子,被打理的很是干凈。
劈好的木柴整齊的碼放在墻邊,且木柴不少,尋常人家起碼能用上兩三月。
一個穿著粗布汗衫的年輕男子,坐在一木樁上,仍正在埋頭劈柴。
年輕男子身側(cè),一位年輕婦人面色復(fù)雜的看著男子,臉上滿是疲憊。忽聽屋內(nèi)有嬰兒啼哭聲,年輕男子抬頭,目光呆滯的望著年輕婦人。
年輕婦人折身回屋。
嬰兒哭聲漸小。
年輕男子又開始劈起柴來。
年輕男子是鬼?
張自道心中泛起嘀咕。
年輕男子顯露出來的膚色灰白,見不到血色。
李幾道士臉上也閃過一絲異色,他解釋說道,“他這是死后執(zhí)怨太深導(dǎo)致陰魂不散,又貪戀人間不肯離去,陰魂重新?lián)淙塍w內(nèi)。只是身體皮囊早已損壞,再承載不得魂魄。卻落得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p> 張自道也有一絲詫異之色,說道,“竟是如此。”
年輕男子恍若沒看見二人。
那去屋內(nèi)的年輕婦人,哄睡了嬰兒后,走出屋門就看到兩個道士立在院子中。
女子心中苦澀,“道長?!?p> 年輕男子身前是一書生,只可惜書讀了多年連個秀才都未考上,平日里只是幫人寫一寫書信等賺取幾枚銅錢。家里的雜物,只靠著年輕婦人。
半月前一場大病,書生不久一命嗚呼。只是不知為何,下葬后第三日,本已經(jīng)死去的書生又出現(xiàn)在家里。
燒水劈柴,平整院落,修補房屋,無一不做。
“你想如何處置?”
李幾道士望向年輕婦人。道士游方天下,碰見不少鬼物,大多是害人之輩,被一一誅滅了。
只是如今的情況,有些特殊。
李幾道士不免有些為難。
見年輕婦人不答,只是神色近乎哀求的看著他。
李幾道士嘆了一聲,有了主意。走到年輕男子身邊。
張自道望了眼李幾道士,不知道這道士在打什么主意。
只見李幾道士一手持符箓,口中卻是高聲念誦:
“十方諸天尊,其數(shù)如沙塵,化形十方界,普濟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聲救罪人……”
正在劈柴的年輕男子有了反應(yīng),呆滯的神色生出些猙獰來,起身撲向道士。李幾道士早有預(yù)料,一拍符箓,制住了年輕男子。
只消片刻,卻見一虛幻影子從年輕男子身體中剝離出來。
卻是書生打扮。
年輕男子鬼魂癡望了年輕婦人一眼,對李幾道士跪下磕起頭來。
正所謂人鬼殊途,鬼魂念及親人不肯離去,卻不知森森鬼氣只會蝕人陽氣,久而久之,生人必受其害。
年輕男子鬼魂情況特殊,成鬼后又附著到身軀上,靈智喪失諸多,只憑一腔執(zhí)念行事。時間一久,執(zhí)念消失或加重,年輕男子多半會成為靈智皆失,只知嗜血的僵尸。
李幾道士本可輕易誅滅他,卻只是選擇了超度。
念誦完畢,年輕男子鬼魂轉(zhuǎn)世入了地府。
推辭了年輕婦人的答謝之物。
兩個道士卻是瞧見一物。倒在地上的年輕男子尸體,緊握的手掌攤開,露出一枚生了銹跡的銅錢來。
張自道撿起銅錢,也是‘太和’銅錢。
不過二人此時也不好說此事,告別了年輕婦人便走出門去。
至于年輕男子如何再次安葬,就不是兩個道士要操心的事情。
出了門,李幾道士再也忍不住,一臉疑惑,還有擔憂,說道,“怎么回事?”
張自道搖了搖頭,他也不知,想到那本書冊上的紅嫁衣,張自道說道,“你說招致劉田逃出城的那個鬼,會不會并非是猜測的‘老鬼’?而是恰巧有‘太和’銅錢的尋常鬼魂。”
李幾道士也是不太肯定,只是說道,“那枚‘太和’銅錢上面鬼氣甚多,而這枚‘太和’銅錢,幾乎沒有什么鬼氣,卻是為何?”
張自道苦笑道,“你問我,我又去問誰?!?p> “哎,早知如此,就該盤問一番那王姓男子?!?p> 李幾道士嘆道,“不過事已至此,若想解開謎團,只能等劉田歸城,看一看究竟是何鬼物在他身上放下‘太和’銅錢。”
回到‘百味樓’時,已經(jīng)快中午了。
許是因為是吃飯的時間,百味樓中食客比二個道士剛來時多了些,不過也空著許多的桌子。
來到后堂,回到暫住的屋內(nèi)。
張自道想著嫁衣女子畫像的事情,見李幾道士沉思不語,他開口說道,“我出去一下?!?p> 來到前堂百味樓,張自道找來酒保,問道,“你可曾聽聞過,二百年前,在柯縣有無死去的新娘?”
酒保說道,“道爺卻是那小的打趣了,二百年前的事情,小的怎么會知道?!?p> 張自道又問道,“應(yīng)該是發(fā)生在‘太和’年間的事情,你可曾聽過一些老輩傳下來的故事。”
酒保搖頭,“道爺,小的還得去給客人上菜。實在是不知道你想問的事情,也不曾聽過‘太和’這倆字。”
讓酒保離去。
又問了幾人,都說不曾聽聞過類似傳說。
張自道打算回屋,思量著是否告訴李幾道士畫冊上紅嫁衣的事情。只是黑白封皮書籍來歷古怪,張自道不愿示人,又不知該如何解釋紅嫁衣畫像之事,不由一時覺得頭大。
就在這時,一個正在吃飯的富家老翁,喊住了張自道,說道,“道長,老朽倒是聽過一個關(guān)于‘太和’年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