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既證筑基,接下來自然應該是著手于練精化炁與練炁化神的功夫,亦即是大小周天。
何謂大小周天?
小周天者,練精化炁之功夫,原指地球自轉一周,地球自西而東自轉,則有太陽東升西落之象,故有白天黑夜之分。小周天又被稱為子午周天,是有為之法。
呂祖曰:“水火不交,安得黃芽?既無黃芽,安得大藥?”
何謂黃芽?
黃芽者,元精是也。水火既濟則是鉛汞相合,又名坎離之交。鉛汞相合即是炁液相戀,炁液相戀則口中生津,津中晶瑩之白沫,即是元精,亦稱小藥。
既得元精,自然應該加以煉化,使之復歸于先天之炁。既已復歸于先天之炁,則應該繼續(xù)錘煉,使之能夠凝結一團,用時如匹如練,如鉆如錘,一舉撞開玄關,為下一步練炁化神做出準備。
既然先天之炁凝結一團,則謂之丹,何謂丹者?小還丹是也。故小周天又稱玉液小還丹。
既已知其中之原理,又該如何下手去做?
人身之中,有十二正經,又有奇經八脈。若將真炁散于全身,無疑于以面破面,難上加難。故而應將真炁聚于一條主干道之上作為基礎,凝練非常,用之隨心,是為以點破面。又因下一步練炁化神中所練之神,乃泥丸之識神也。故取任督兩脈為基要,將真炁聚集,復行于任督加以凝實,彼時元精,元炁,元神三者聚于泥丸宮中,則為三花聚頂。日久則自然成團。
故曰:“本來真性喚金丹,四假為爐煉作團。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袞出入仙壇”
張三豐《道言淺說》中又曰:“大凡打坐,須將神抱住氣,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臟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于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游于泥九,旋復降下繹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矣”。
此即小周天之練法也。
那么什么又是大周天呢?
大周天者,練炁化神之功夫,原指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周。因地球繞太陽旋轉全憑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故而是無為之法,又被稱為卯酉周天與金液大還丹。
何謂練炁化神?所練何炁?所化何神?
因小周天中,真炁沿督脈上行直達泥丸,已初步溫養(yǎng)泥丸中之識神,元神又與識神相交,自身之真炁中亦帶有些許識神。當真炁凝練撞開玄關之后,則天地之真炁隨玄關之開合而入人身,此外來天地之真炁則稱大藥,有脫胎換骨之作用。
故此大周天中,所練之炁,天地之真炁也。所練之神,泥丸之識神也。是真炁,元神,識神三者之交合,其中天地之真炁,乃為真鉛,又曰真陽。泥丸之識神,乃為真汞,又名真陰。真陰真陽之相交則謂乾坤之交。真炁得以壯大則成圣胎,泥丸之識神得以壯大則成陰神,元神得以壯大則成陽神。是故先結圣胎,后生陰神,最終元神,元炁與識神三者徹底融合,則成就擁有自我意識之陽神,從此超脫天地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陳風既已知曉大小周天之基要,又日行補虧復健之法鞏固己身。便開始著手修習小周天之功法。
修煉之初,陳風參照書中所寫靜待一陽初生,活子時之到來。
何謂活子時?
子時者,夜間11點到1點是為子時,腎炁上升謂之一陽初生,一陽初生便在子時。
而活者,靈活也。即是不在子時,亦有氣機發(fā)動,陽生之象,故曰活子時。
書中大抵寫道,當活子時到來之際,通常伴隨著外腎無欲而起。當其時,則應搐外腎,再輻以他法,將外腎之精引至會陰,在經會陰至尾閭,過夾脊到玉枕,引入泥丸,再引泥丸之精下至絳宮,復引元精所化之真炁至下田,則為一小周天之功夫。
陳風初時不疑有他,便按此法練習。
只是不過數(shù)日功夫,陳風便覺其中有恙。只因書中所寫,采外腎之精時,不可過早亦不可過晚,過早則藥嫩,過晚則藥老,只待欲噴未噴之時采取,方為正子時。
但是依陳風幾日行功之經驗看來,他每每靜坐,待思慮漸消,神光下照,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只覺腹中漸熱,是周身之元精聚集一處。待腹中熱極難耐,陳風亦未見外腎之勃舉,復又等待,只是不過片刻功夫,腹中之熱力已然消散,外腎仍未勃舉。
或外腎已然勃舉,而腹中并無強烈之熱感。幾次下來,陳風甚感迷茫,已不知當采還是不當采。
直到他又看到一本書中如此寫道:“當靜極之時,正有動象,于恍惚杳冥之中,覺丹田氣動,即為活子時。此時之元精則為小藥。”
他又回想起自己初中暑假時并未筑基,也未練炁,只是練拳則有外腎勃舉之象,故而所謂外腎之勃舉,不過體內炁足而應天地之變化也,實非活子時之機要。若外腎勃舉便行采藥,則清晨之晨勃,亦是無欲而起,為何不采?書中解釋乃是因過一夜,腹中糞溺中穢濁之氣,隨之而行,帶入督脈,上升泥丸,至清陽至高之處,日采日積,能致人昏昧。
如此解釋,實為不智,腹中污穢之氣,只要進食,便已有之,何分早晚?除非辟谷不食,方能禁絕腹中污穢之氣。然此時之修士,尚未達到自然辟谷之境界,強行辟谷又對身體有大害處。
書中又寫當于欲噴未噴之時采取,陳風自知濁精者,元精之所化也。若已筑基功就,則體內一身盡是元精,已無濁精,既無濁精,元精又豈會輕易噴射?故而所噴之精則為濁精,既有濁精,則是筑基功夫未就,強行修習小周天之功法也。若世人采外腎之精加以煉化,則所采之精在于元精與濁精之間,反倒落入下乘。
經此分析,陳風方才得知原來腹中一熱才是一陽初生,氣機發(fā)動,活子時之到來也,未到極熱則是藥嫩,熱力已散則是藥老,熱極難耐,將散未散,方是子正。
既已知活子時之明證,陳風則開始用功練習起來。
他又以雙盤之法上了座,手結子午連環(huán)訣。將識神微收,漸入佳境,則使神光下照。不大一會兒功夫,只覺腹中熱力已生,則靜靜等待,直到腹中極熱難耐,知是元精已然煉化成炁,方以意引之,過陰蹺而達尾閭。
雖然先前行補虧復健之法已引炁從尾閭到過下田,但此時,從下田而過尾閭,陳風只覺得更加艱難,想起丹經中所言三車之力,不由得加重意念,以武火猛摧,不知過了多久以后,一陣刺痛之后,只覺一片通透,方覺真炁已到尾閭,如芒在背,至此尾閭一關則過。
尾閭一關已過,接下來便是夾脊關。尾閭,夾脊與玉枕合稱三關。故有采藥過三關之稱。
陳風復引真炁以文火之力沿督脈上行,只覺方行不久,便已無法向上一步。知是后勁不足,一時間竟無法沖破夾脊到達玉枕。又覺心有不甘,只見陳風兩肩稍稍后扇,頭頸微微后仰,行那肘后飛金晶之法,果然使得真炁又稍進一步,只是稍進一步之后,便再也沒有上升之動力了。
既然如此,陳風只得作罷。他又調整呼吸使之慢慢變得若有若無,綿綿若存起來,然后將意念微微觀照真炁所停之處,行沐浴之法。若陳風將這股真炁停于此處而不顧,只待明日復行小周天之功法又引后續(xù)之真炁上行至此,則為死沐浴之法也。
只是陳風卻并沒有這樣做,他等了片刻之后,又引督脈之真炁,緩緩下行,經尾閭又回下田之中,復行無為之法,這才收功起身。此即是活沐浴之法,只因若行死沐浴之法,雖然第二日亦可得到后繼真炁之補充,但是停于督脈之真炁卻不免散于周身,有所損失。
陳風夜行此法,又過數(shù)日,只覺督脈之真炁已漸漸升至靈臺穴。他將真炁微微停住,又用意念關照,稍待片刻,復行活沐浴之法,將督脈之真炁收歸下田。
待收工之后,陳風心中不免有些喜悅。因為他知道,只要依行此法,勤修不輟,終有一日,真炁便可以突破夾脊而至玉枕,到時他只需將真炁由玉枕緩緩引入泥丸,微微溫養(yǎng)泥丸中之識神,再將帶有識神之真炁沿前額下行,至鵲橋之時,真炁生液,口中則有津,因此時津液之中含有識神之真陰,則為玉液矣。將此玉液連帶真炁降至中田,再以勒陽關之法將真炁復又收入下田,此即玉液還丹之法。則小周天之法徹底成矣,河車之路從此通也。
自此以后,只要自己每日搬運河車,則小還丹自然成矣,靜待時機,更可以撞開玄關,進入大周天之境界。
只是,此時的陳風雖然高興,但他卻忘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時值六月,高考馬上便要開始了。而高考的到來,則意味著他的學校生涯終于也要結束了!